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过渡的发展认识过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动手操作活动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教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才能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呢?  相似文献   

2.
“生态数学”是一种“成长”的数学,是在数学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每一个儿童个体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相互影响、自能发展、自我发育的生命化过程,是致力于儿童数学素养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生态数学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数学实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猜想、发现、验证所学习的内容;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中一个重要元素,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以苏科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运动"为例,创设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使学生经历体验和数学化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操作",包括外在的活动操作与内在的智力操作.在数学概念导入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经历复杂而丰富的认知过程,获得数学概念的丰富表象,促进对数学概念的表征.本文阐述数学概念导入教学中"操作"的设计:在"直线、射线、线段"概念导入教学中实施动手动脑式的"操作";在"相交线"概念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式的"操作";在概率定义的导入教学中实施分组实验活动式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实验指的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试验或思维活动,是探索性学习和教学的形式.在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成为常见的教学形式.近几年,笔者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对如何开展“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活动,做了以下尝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所谓"数学实验",是指根据研究目标,创设或改变某种数学情景,在某种条件下,通过思考和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这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在计算机和软件的帮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推理能力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它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良好的推理能力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操作,课程标准将"做"数学确定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以"做"数学为基石,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猜想验证活动、数学实验活动、手工活动等,来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儿童日常数学经验是儿童正式数学能力获得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生活化理解的日益加深,儿童日常数学经验的获得问题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日渐增多,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什么是日常数学、儿童日常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影响儿童日常数学能力获得的因素.本文拟从上述三方面对国内目前的研究进行小结和梳理.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有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性活动,又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性课题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既有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数学实验,又有以动脑思维为主的思辨研究,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探究等活动愈来愈多,这似乎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俨然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但透过这些"繁华"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缺失.下面从课堂教学巾采撷几个镜头供大家反思.  相似文献   

11.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申。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教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理论的存而不论、数学的本质探原、返回儿童的生活世界、消解师生主客二分的本质直观等等),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的“生命·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出了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并不断付诸于实践。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确实感受到数学操作活动不仅是课堂中的亮点,更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帮手。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陆瑶瑶 《小学生》2023,(12):31-33
在数学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学生最容易获得的是感官感受,为了让数学实验活动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设定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课改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经历过程”、“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可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活动包括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富含“数学味”的活动。其次,我们应该明白,活动的价值包括“获得结论”、“习得方法”、“丰富体验”、“经历过程”、“发展能力”、“获得情感”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普通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数学学业发展的途径,开展教学微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帮助学生获得以归纳活动经验和演绎活动经验为主体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能使学生掌握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源动力,帮助其进入学数学、用数学的良性循环,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十分关注幼儿园数学"小学化"现象,并使之得到了有效缓解,但过度纠正"小学化"现象易导致矫枉过正,使幼儿园数学活动内容缺失、教学形式缺乏创新、环境创设过于保守。为使幼儿园数学活动健康发展,各幼儿园在数学教育上应做到: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依据幼儿最近发展区满足个体的发展;重视操作学习,提高幼儿探究能力;合理运用绘本、环境开展数学启蒙,激发幼儿兴趣;正本清源,避免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7.
"操作"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指人用手活动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技能,含义很广泛.一般是指劳动、劳作,或者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领操纵动作".在数学教学中,操作可以理解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并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小学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谈谈对"操作"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站在课程的高度,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数学活动再造是一种融通儿童身心的“具身认知”.数学活动具有数学特性、建构特性和经验特性.教学中,教师要搭建良好的活动平台、提供充足的活动载体、预设有效的活动路径、反思数学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实验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批判质疑意识和勇于尝试的探究精神。"数学化"地看待数学实验,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实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实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实验,如此,才能实现由实验操作向高阶思维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验在课改纲领中被明确提了出来,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构建的途径逐渐多元化.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教师提问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本文通过折纸中的相似数学实验课,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