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无言的警告     
波兰的迈达奈克集中营是仅次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第二大集中营。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儿关押了苏军战俘、犹太人以及被德国侵占的国家的公民。据保存下来的不完整的纳粹文件估算,共有不同国籍的36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其中包括4名中国人。迈达奈克集中营解放后,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把这里辟为国家博物馆。集中营遗址博物馆的大门是一座恢宏的纪念碑———斗争与殉难纪念碑。纪念碑由一组大石雕构成。在3米高的巨大石板基座上,两根直径5米、高约3米的石柱托起一块刻着象征众人手挽手团结斗争图案的巨石。这块宽约30米、高12米多的巨石耸立…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也是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奥斯威辛,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与之紧密相连的那段历史成了上世纪人类文明的梦魇。犹太人用60年去抚平创伤,德国人用60年去反省历史。德国总理施罗德在今年的纪念集会上说:“牢记奥斯威辛是我们的道义责任。”其实,反思那段历史,没有人能置身度外。布痕瓦尔德是德国的一个小村庄,1937至1945年德国法西斯曾经在这里设立集中营。本文作者是犹太人,当年他偷偷地把自己在集中营的遭遇写在了一些小纸条上,本文是其中的两部分摘录,由依地语(Yiddish,犹太人使用的国际语)翻译成英语。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他们从一个犹太人集中地被赶到一个叫Belszic的波兰城市。第二部分讲的是他们逃出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当时作者还不足14岁。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犹大     
这可能是个真实的故事 ,也可能是个寓言。那时 ,在纳粹政府统治下 ,先是纯种的犹太人被一批一批抓起来 ,送进集中营去。后来 ,混血的犹太人也在被捕之列。清查家庭中的血统成分 ,是不折不扣的“查三代”———直到曾祖父辈。任何一个人 ,只要上三代中有一个犹太裔的 ,即只要有八分之一的犹太血统 ,就算是犹太人 ,就属于被消灭之列。这样的大搜捕 ,对纳粹政府的“盖世太保”们是极为繁重的工作 ,于是他们想到雇用“线民”。有这么一个犹太人 ,被选上担任线民。他的工作是每星期报上城里 10个犹太人的名字 ;工价是 :他自己可以享受豁免。开始…  相似文献   

4.
1933年执掌政权、并且把整个欧洲卷进第二次大战的狂热的纳粹头目希特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犹太主义者。他怀着要保持德意志民族的纯正血统,就得把犹太人从这个地球上消灭的荒唐信念,不仅驱逐德国国内的公职人员当中的犹太人,而且把没有任何罪过的犹太血统市民也强制送进德国和波兰各地的集中营,用毒气大批残杀。据说被这样残杀的犹太人大约为800万乃至1200万人。  相似文献   

5.
王奇 《现代语文》2008,(9):63-63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营内五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一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  相似文献   

6.
张小情 《中国教工》2013,(12):39-40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2005年11月,笔者在波兰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曾与以色列士兵有过短暂接触,亲身体会了以色列人对中国人的友好情感。那天,笔者正与几位英国朋友阅读集中营的解说。这时,两辆军用大客车开过来,车上走下身着军装的男女士兵。  相似文献   

7.
奥斯威辛集中营位于波兰西南部,是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建于1940年4月,1945年1月27日被苏联红军解放。这座“死亡工厂”留下的惊人数字,在60年后的今天依然折射着人类之痛……屠杀120万~150万:奥斯威辛集中营先后关押过几百万人,其中有120~150万人在此丧生,绝大部分是犹太人,约占100万左右。幸存7650人:当苏联红军来到奥斯威辛集中  相似文献   

8.
恐怕当年为强体健身而发明现代足球的英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足球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围了。不能说,足球就与国家荣誉、民族尊严没有一点关系。记得曾看过一部反映纳粹集中营生活的电影,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德国人强迫被关押的犹太人与他们踢足球,并且想以赢球来展示所谓“日尔曼民族的不可战胜”进而羞辱犹太人;而被选出参赛的犹太人也发誓要通过这场球赛赢得民族的尊严。于是,这场集中营里的足球赛便格外扣人心弦了——透过银幕,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称“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始建于1940年4月,是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  相似文献   

10.
德国入侵波兰之后,对当地的波兰人与犹太人都展开了迫害。因为自身生存问题和纳粹的煽动,一小部分波兰人对犹太人也进行了迫害行为。但是总体来看,以波兰地下国家为主导的波兰人对犹太人的主要态度还是以帮助为主的。  相似文献   

11.
著名犹太作家雨果·格里恩年轻的时候,全家都被流放到纳粹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尽管有说不尽的恐惧、苦恼和艰难,但是集中营里的大部分犹太人仍然尽量保持着点滴的宗教习惯。在一个寒冬的晚上,集中营里的一位犹太人提醒大家,说当晚是光明节的第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二战的电影总有些悲凉,何况是记载犹太人的。欣赏影片《钢琴家》时,我常常不自觉地把犹太人同中国人联想起来。在远东战场,中国人民是受难最深的。仅南京一地,就有三十万同胞化为青烟骸骨。因此犹太人的遭遇,被这么一联想,心也就更悲凉了。在影片的纳粹集中营里,我没有看到人,只瞧见一批挥舞皮鞭“叫嚣乎东西”的豺狼,一群饥肠辘辘满地打滚的饿狗。人在何方?哲人说过:“人在两种情况下会灭亡。一种是物质缺乏,一种是精神放纵。”可见,纳粹集中营里所展现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德国的小男孩布鲁诺,1943年时他只有9岁,他的父亲是一名德国军官。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他眼中的世界简单而有趣。布鲁诺一家跟随军队的调朽从柏林举家搬迁至波兰的纳粹集中营。这里是犹太人的地狱,这个院子被高高的铁丝网所围困,总有一群穿着条纹衣服的人在里面走来走去。他们使布鲁诺想起了在家乡时伙伴间的游戏,但这一切似乎又不像游戏那么简单,这都勾起了布鲁诺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纳粹集中营被解放50周年,最近,一位93岁的英国老人、当年的英军上尉罗伯特·丹尼尔回忆了当年他作为第一个冲入德国贝尔森集中营的盟军军人所见到的情景—— 1945年4月的一天,丹尼尔的部队一路横扫负隅顽抗的纳粹分子,来到波兰城镇策勒附近。丹尼尔看到路旁有一座大木门,在大门边有一些运牛用的敞车。这种车仙在诺曼底登陆时曾在海岸上看到过。当时他随反攻部队占领了诺曼底海滩后,发现在这样一些章里装着数百个正要运往德国的法国犹太人,他们都还活着。  相似文献   

15.
今年 4月 ,笔者率一支学生代表团去波兰参加由犹太基金会组织的“回忆与希望之行”。这是一项国际教育活动。主办者希望通过组织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不同民族背景的学生和学者去波兰实地考察当年犹太隔离区和集中营 ,更多地了解二战期间纳粹对欧洲犹太人的大屠杀 ,更清楚认识什么是法西斯 ,什么是种族偏见 ,以促进不同文化人民间的友好关系。5月 1 4日至 5月 2 2日 ,1 0辆大巴士载着来自五大洲 2 3个国家 31 6名学生、教师、研究人员 ,实地考察了波兰三座大都市———华沙、克拉克夫和卢布林内的隔离区、会堂、墓地等犹太人活动场所 ,以及两…  相似文献   

16.
对于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而言,拍电影只是他多重社会身份的一个出口;对于我们而言,罗曼·波兰斯基这个名字是个文化符号:他既是电影天才,是艺术疯子,也是心理变态.这个老男人的个人历史过于传奇,其扑朔迷离的私人生活也一直被人们反复讨论——身为犹太人的他在童年经历过纳粹集中营;身为社会名流的他曾在事业巅峰时被指控强奸13岁少女而被判入狱;有过多段婚史的他还遭到过邪教势力的暗杀,包括妻子一行五人在加州被血洗家门,而他却幸免遇难.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10,(7):24-25
一对犹太父子被纳粹分子抓进了集中营。集中营中每天都有犹太人被屠杀,这一对父子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位犹太父亲想,为了儿子,无论如何要活下去。可是,这里每天都有同伴被拉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在这里,要想活下去,  相似文献   

18.
邹永进 《语文天地》2011,(10):62-63
最后的犹大李黎这可能是个真实的故事,也可能是个寓言。那时,在纳粹政府统治下,先是纯种的犹太人被一批一批抓起来,送进集中营去。后来,混血的犹太人也在被捕之列。清查家族中的血统成分,是不折不扣的"查三代"——直到曾祖  相似文献   

19.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  相似文献   

20.
诺奖封神榜     
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年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4岁时就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直到1945年被苏军解放。197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