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战以后,协约国帝国主义通过《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对凡尔赛体系应作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既要指出其掠夺、争霸的本质,也要看到它所包含的许多进步成分。凡尔赛体系一建立,就开始了瓦解的进程,20年代美国的扶德政策,加速了这个体系的瓦解,最后,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砸碎了凡尔赛体系。  相似文献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前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前者维持了20多年的世界和平,后者则存在了40多年。两者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比较中更深刻地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  相似文献   

3.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它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背景及其实质,在深入分析该体系内部矛盾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这一体系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   一(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主要战胜国的争霸计划。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战争之后,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安排战后世界,便成了当务之急。但是,由于各国在大战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所遭受的损失和获得的利益各异,在列强的实…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21页:“《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第25页:“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这两段表述中不难看出,编者将“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表述成一系列条约构成的整体,而不是国际关系体系或格局。这种表述与课本第66页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明显不一致。这给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带来困难。《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  相似文献   

5.
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2l页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对德国的战争,但后来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家有A.英国B.日本C.法国D,美国”。教参答案是D美国。很多复习资料上也引用该题。笔者认为,这道习题值得商榷。本册教材第19页上面小字部分有这样的叙述:“由于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后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合约”。  相似文献   

6.
《历史考试大纲》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以及“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6个专题为框架,选择了与战争、和平有关的历史事件作为考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者背景目的和任务内容影响巴黎和会1919年法国巴黎一战的27个战胜国,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实力、地位变化,胜利的协约国集团通过缔结和约安排世界。战胜国掠夺战败国,瓜分世界,进行分赃。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土的一系列和约;美国提出成立国际联盟。建立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的关系,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但并没有带来和平,反而隐藏着更多矛盾。华盛顿会议1921年到1922年美国华盛顿美、比、英、中、法、意、日、荷…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瑕疵之勘正华盛顿会议是一战后继巴黎和会之后召开的一次特别重要的国际会议,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战后世界和平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所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而这一国际体系是靠国际联盟来维持的。但这两次国际会议讨论和解决的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不少学生说"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许多历史教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都把目光投向了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热闹了,考点知识好像也学到了,但是这样的历史课是不是值得效仿?新课程要求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是都得到了落实呢?记得听过一节省级新课程展示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讲解巴黎和会上五大国的与会意图时,任课  相似文献   

10.
苦难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以前我总用这句话安慰那些给我写信的正处在逆境中的读者朋友,而且我也相信这句话是至理名言。但是,在一次与朋友的聚会之后,我不再引用这句话了。  相似文献   

11.
历史告诉我们,在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多边外交是至关重要的。回想一下,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都是多边外交的产物。在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也举行了多次多边会晤,有苏、美、英首脑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晤。然而,20世纪末两极格局的解体不是通过战争方式而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这就决定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时间会很长。而多边外交在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的作用会进一步上升。今天,我国主要领导人的外事活动中,多边外交占了很大一部分,就反映了这一趋向。  相似文献   

12.
鲁尔事件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产物。这一事件曾成为当时欧洲国际矛盾的焦点,给欧洲以及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就法国来说,这一事件则直接促成了战后法国外交政策的失败。“鲁尔事件”是指1923年1月11日,法国以德国未能履行《凡尔赛和约》有关向法国交付赔款的规定,以保护“协约国工厂和煤矿监督代表团”为名,伙同比利时派10万大军占领德国西部重要工业中心普尔地区的事件。事件的直接起因是德国的偿还赔款危机。按照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凡尔赛和约》规定,由主…  相似文献   

1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多极力量并存的国际新体系。它的形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经过一战的洗礼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这一体系仅存在了20多年就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破 ,并随之而解体。虽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史学界争论较少的问题之一 ,但由于其对世界历史尤其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非常深远 ,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因此 ,凡尔赛—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作者顾颉刚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所写的《怀疑与学问》也必然地提及了一些历史知识。我们不得不承认,本文论点显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是议论文中典范。其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更是安排得恰到好处。本文历史知识的运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历史知识引出论点本文的论点出现在开头,他引用了两句名言。读者看到这两句话时,一定会去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为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威尔逊利用“一战”后人们希望和平的愿望 ,于 1918年 1月 8日向美国国会发表演说 ,提出了结束战争、缔结和约、维护战后和平的“十四点纲领”。其中的十四点便是呼吁组织一个国际联盟 ,以防止战争 ,保障世界和平。为此 ,1919年 1月威尔逊亲自参加巴黎和会 ,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起草国际联盟盟约上 ,最后又使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 ,以便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然而在美国国内 ,共和党人本来就对威尔逊的说法颇为恼火 ,在组织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团时 ,威尔逊又不许有影响的共和党人参加 ,这更使他们愤愤不平 ,于是…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高考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依据,历史教学的第一和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在对历史教材进行一番认真的去粗取精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和深入地分析和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现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课为例,就如何深化和整合历史教材作简要探讨。一、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二、区分历史事物的现象和本质1.国际联盟:从表面上看,国际联盟宣称“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质上,它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2.《九国公约》:从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17.
一、20年代国际关系的阶段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具有下列主要特征: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复苏、政局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3围绕凡尔赛体系遗留下的“赔款”和“欧洲安全”问题,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4为避免战争再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召开国际会议、举行双边或多边谈判、签订条约协定等…  相似文献   

18.
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萨尔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笔者讲到这一内容时,有同学提出了异议:该地区是德国的领土,上面住的是德意志人,由他们来投票决定其归属,这不是多余的吗?备课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课后,我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作了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9.
[时代特征] 一、两战期间的国际关系两战期间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崩溃。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问的矛盾为主,战胜国与战败国间、战胜国问、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围绕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进行了错综复杂的斗争。这段历史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1919—1930年)以建立和调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相似文献   

20.
"爸!这道题怎么做?"这句话已经成我的"口头禅"了。其实我爸爸并不是什么"文人墨客",他连高中也没念过,但他对数学可谓"情有独钟"。爸爸常说起他小时候数学成绩特别好,尤其是在几何方面。他的其它成绩不好是有原因的,因为我爷爷一点儿也不关心他的学习,还常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