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与读书同行 小学生因为知识面狭窄,思维简单,他们对于书本上的知识一般都是先记忆,再逐步到理解、应用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多读书,让他们听见封存在文字里面好听的声音。关于读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切不可离“读”万里,尤其让小学生动口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应想法子让学生多读书。  相似文献   

2.
杨景萍 《中国教师》2014,(12):88-90
<正>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物欲横流的价值取向正腐蚀着以爱和责任构建的传统教师的角色,"课堂不用功留一手""课外办补习捞一手"等现象比比皆是,心气浮躁、缺乏责任心与爱心已成为目前教师职业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形象和素质。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只有与爱心相  相似文献   

3.
赵天安 《班主任》2004,(8):28-29
班主任如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管理好班级呢?笔者在30余年的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充分体验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同时,在近18年的班级工作中不断尝试运用班级管理的7个"相"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地球大概有四十五亿年的生命,但人类的历史并不很长.可能只有几百万年,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只有一万年.也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圆圈,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东西也越多。所以我们对生命不能不心存敬畏。我们每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宿命.就要小心呵护它,呵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这个奇迹继续延伸,充分展现,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
爱心是班主任走近学生的前提,也是学生接受班主任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只有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他们以亲切感、信任感,他们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从信赖感,才会敞开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到了这时,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邵长荣 《教师》2011,(12):108-108
爱心是班主任走近学生的前提,也是学生接受班主任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只有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他们以亲切感、信任感,他们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从信赖感,才会敞开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到了这时,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产生实效。那么怎样才能走近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呢?作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细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5月2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到访大陆,首站在上海,第一项活动便是到复旦大学与青年学生交流,现场背景板上书十个大字:"朱立伦与青年朋友有约"。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用朱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是因为"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讲,我们也曾经是青年朋友,现在我们不再年轻,但是我们这个时代,面对上一个时代,也面对下一个时代","我们需要为下一代建构"。青年代表未来,代表希望,想必这也是朱先生把与青年对话活动排在第一的意旨所在。青年人生气勃勃,无畏而向上,这是最可宝贵的。本学期初,笔者收到一封邮件,是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一  相似文献   

8.
在近三十年的北京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北京八中始终是立于改革潮头、不断探索的前行者。北京八中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明确提出并努力践行"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和不断拓展、深化和不断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宣立华 《考试周刊》2012,(30):175-175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就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总是以双方互为主客观为前提的.沟通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也是相互认识的对象,在交往中双方都应接受对方,受到对方的影响并有某种收获,共同分享对方的经验与体会,这样才能真正“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有知识,没文化。学生没文化表现在哪里?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怎么为孩子打下一个深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在华日本人部分有识之士发起、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积极支持,在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先后成立了"觉醒联盟"、"反战同盟"、"解放联盟"等日人反战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反映了在华日人反战运动的发展历程,也体现出中日两国人民在人道主义、国际主义基础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The two decades from 1950 to 1970 were a crucial period of educational reorganization in Malaysia that stemmed from the decolonizati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is educational reorganization sought to address the perennial issue of nation building via educational language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was under severe threat as the British colonial government opted for a national school system that used English and Malay as the media of instruction in place of the segregated vernacular school system that had existed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Much to the relief of the Chinese, the national school system failed to materialize due to the lack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o reorganize the entire educational system. But the Chinese were unable to maintain the Chinese school system within the ambi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advocated by the postcolonial Alliance government. The Alliance government had only allowed the Chinese to undergo Chinese education at the primary level.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t opted for a monolingual system of education based on Malay as the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order to foster national integration through a common language. The Chinese had to switch to this medium of instruction if they wanted to remain in mainstream education. Such a system of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was aimed at incorporating the Chinese into the nation build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传统高校战略联盟的新发展。基于对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两个典型案例的深度考察发现,近年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呈现出稳步推进、有序发展的态势,行动情境不断拓展,中国高校作为自主行动者和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不断凸显,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联盟合作范围相对狭窄、联盟参与主体后劲不足、联盟发展缺乏学理支撑等困境。未来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导向,坚持优化提升治理效能的行动取向,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继续强化联盟建设宏观指导,在平等互信基础上进一步增进联盟主体间共识,在价值目标共识中有效营造同舟共济的行动氛围,创新探索“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觉醒联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成立的第一个反战组织。它仅存在于八路军所辖的抗日根据地中。这一组织的建立和活动,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既勾勒出在华日本人反战组织发展的一般概貌,同时也充分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反对的。日本士兵和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是中日两国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刻表现,是中日关系史上美好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校补《古文字诂林》中所收侯马盟书部分的内容主要有:(1)补充字头下漏收了的《侯马盟书.字表》中1997年底前已被正确考释出的字。(2)补充正文中漏收了的1997年底前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原因主要是:(1)受工具书的影响。过分信任工具书《侯马盟书.字表》等,导致漏收了已被正确考释出的字。(2)工作量大、手工操作,检索、查看不便,导致了漏收学术界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首先,要在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与现实背景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与时代方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世界历史”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理论视野;其次,要在现实的群众主体及其历史创造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民群众”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又为了谁”的理论基础;再次,要在社会历史客观规律与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中国特色,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客观规律”与“能动选择”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正确,又有何特色”的理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逻辑。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是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大学联盟作为加强高校之间合作与协作的重要平台,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大学联盟成立后,积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享协同创新资源,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探索中发展和创新。这些发展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政治道路统一体的新揭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历史地位的新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内涵的新阐述以及将基层民主自治纳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新思想,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新举措,并在新形势下作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部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两次插手新疆政局。第一次出兵支持盛世才建立亲苏政权,以失败告终。苏联策动"伊宁事变",制造"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分裂政府。在国际国内诸因素影响下,苏联被迫改变对新疆的侵略方针。经过和平谈判,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伊、塔、阿三区和民族军回到中国人手中。"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三区人民的斗争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大潮。从这个时候起,方可称作"三区革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