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航空档案》2009,(3):22-24
成飞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航空工业档案馆信息化推进工作为指引,紧紧依靠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已有技术基础,从单机辅助实体管理、信息查借阅利用到以电子文件为主的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的网络化动态管理,从档案管理系统“孤岛”应用到与公司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实现了电子文件的适时归档。档案信息技术已逐步融合贯穿于公司科研生产的全过程,不断地适应并满足了公司科研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在公司科研生产任务中发挥了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8,(1):36-37
2007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系统全面升级,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运营与管理。该系统将Web2.0特征融入到读者即时反馈功能中,能够让读者管理自己订阅的报纸,为企业提供了促销机会,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优惠产品。温州报业发行公司推出的“数字报纸网上发行营销系统”实现了数字报纸的网上销售,建立了生产、审核、销售,支付和售后服务的完整体系,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3.
作为温州成长型企业的代表,杰豪鞋业的信息化建设折射出大部分温州企业独有的特性。2003年,同行业中大部分公司对于信息化还处于观望阶段的时候,杰豪就把信息化建设当作一个宏大的内部系统工程列入公司的发展规划之中,并出台了《杰豪鞋业信息化战略规划》。2004年,公司的ERP系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而实现了企业销售生产采购库存等的信息化实现了公司的各种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  相似文献   

4.
思路与目标 通过信息化建设,达到提高工业区社会组织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提升区域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安全规范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到2015年工业区实现信息化建设功能完善、标准统一、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快捷、公开透明的电子政务系统与协同服务平台:建设高效集成、功能齐全的现代港口管理系统;建设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统一”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档案资源信息化是“十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提出,应将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同步进行。厦门市自来水公司档案室抓住企业信息化建设这一机遇,将企业的档案资源信息化纳人企业计算机网络建设规划中,2000年1月与上海三高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多媒体档案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档案局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建设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档案局馆信息化建设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十五”时期。到“十五”结束,初步形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格局。建成了以局域网、电子政务网、互联网为平台,以档案目录数据库为核心,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文档一体化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为支撑,面向内部、党政机关、社会公众的“三网一库”架构。局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信息化技术、人才准备更加充分,培养了一支具备较强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档案信息化在局馆业务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档案信息化对局馆业务工作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3,(12):41-41
随着国内内容管理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内顶尖的内容管理厂商TRS公司进一步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在即将过去的2003年,公司更是在电子政务建设、媒体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2003年被业内很多人称为中国政务信息化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没有受到“非典”的影响,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发展势头。北京拓尔思(TR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电子政务内容管理和门户网站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03中国电子政务IT100强”评选中获得很高的评价,其“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同时获评“中国电子政务方案200佳”称号。2003年…  相似文献   

8.
<正>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技术革新,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宣告报业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落后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发改系统着力信息化建设,加快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升政务效率、支撑核心业务、服务调控监管,建设法治机关、服务型机关,本轮信息化建设重点是打造“阳光发改”,核心内容之一是推进投资项目信息化监管,青岛市基于政府投资科技防腐系统建设,研究提出委“一个平台、五大系统、十个数据库”项目信息化管理公共平台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04,(6):24-25
刚刚就任“信息中心主任”就遇到企业准备上马应用软件,该系统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无疑是对中国石油中心医院蔡梅平女士的一个考验。此前医院已经在1996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例如购置PC,和搭建小型网络。但此次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所要实施的系统.用蔡女士的话讲”它的重要性等同于一些企业上马ERP。”  相似文献   

11.
《信息系统工程》2004,(6):35-35
从1989年公司成立之初.华能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就开始了,当时是计算机的简单应用,1993年开始了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1996年完成MIS系统一期建设.该系统以SYBASE数据库为基础,包括了计划,统计,财务报表,人事,外事,文档管理等子系统。1999年开始实施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力生产实时系统。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工程》2007,(6):27-28
沿海绿色家园集团(简称”沿海集团”)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房地产品牌TOP10”,其信息化建设也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在2005年实施的IT规划中,沿海集团一共设计了十大资讯系统,除“企业门户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外.其它系统目前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还不到20%,可是当国家做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决定后,我国的钢铁企业还是义无返顾到投入到了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中,并且“一窝蜂”似的炒火了ERP。在经历了20几年的信息化改造后,我国钢铁企业终于见到了回头钱!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建立了信息化尝试物流网络的行业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图书市场也应加快信息化物流网络建设,它是促进我国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措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有关研究室与地方发行企业联合组建课题组,重点研究“建立中国图书市场信息化物流网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该课题研究成果适用于出版集团或发行集团建立集团内部的信息化物流网络,既可包括出版社、新华书店批发店和基层销售店,也可以吸收以各种形式加盟集团的其他书店。这里发表的是该课题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分,即《“中国图书市场信息化物流网络”的可行性分析》,以供有意建立信息化物流网络的单位参考。此外,“中国图书市场信息化物流网络实施方案”,经山东省新华书店系统试行后出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信息化500强企业,六年来,法派集团信息化的一点一滴都浸染着信息中心主任胡会华的汗水,经历过系统失败的痛苦,也经受过从老系统到新系统迁移的煎熬,更感受过几千万元投入“不能失败”的压力,最终带来的是法派集团IT建设为企业创造效益的硕果——这些酸甜苦辣,让今天的胡会华回想起来依旧吹嘘不已。  相似文献   

16.
从自己开发的应用系统到引入SSA的ERP系统,再到组建集团公司后的全集团信息化一盘棋,作为行业内第一批实施ERP的企业,江中集团的信息化一直走在同类公司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面对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重庆市工商局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全面打造信息化监管平台。重庆市工商局先后开发建设了包括“重庆市工商局电子商务监管服务网”、“重庆市工商局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监测及监管系统”、“重庆市工商局网络广告监测系统”、电子商务搜索监测中心、电子证据采集分析实验室在内的“一网四平台”电子商务监管信息化应用系统,有效提高了电子商务监管效能,推动重庆市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银行信息化系统“大集中化”的今天,大至系统崩溃造成业务瘫痪,小到终端、打印机等IT产品发生故障导致局部业务受损,都会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银行业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时至今日,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已直接关乎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命脉,而为行业信息化服务的IT行业服务也被压上了千斤重担。  相似文献   

19.
崔均鸣 《青年记者》2007,(16):126-126
报刊发行实现信息化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报刊发行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运行了10年。在这10年里,系统不断完善、版本不断更新。随着发行业务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是较早引进信息化建设的报社之一。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采编系统、排版系统、广告管理系统、发行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并随着报业作业模式、业务流程的不断改进,报社各项工作对信息化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对网络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下我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谈谈我们是如何保障本集团网络安全的。网络及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及应用1千兆以太网计算机网络平台是网络、网络安全的基础。建网之初,我们从网络安全、流量拓展、权限管理等方面着手,经过充分技术论证,决定采用千兆以太网主流技术。千兆主干、百兆接人的主流结构不仅是报社网络定位的最佳选择,还成为众多企业构建计算机网络平台的首选口我们选择犷3Com公司的千兆以太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