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八七三至一八七七年,列夫·托尔斯泰整整花了五年的紧张劳动,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直接取材于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现实生活。小说以女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名字命名,这就强调了在这部小说中,安娜的形象以及安娜的爱情悲剧占着首要的地位。关于安娜的婚姻、爱情和家庭生活的基本情节是这样的:安娜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贵族少妇。在  相似文献   

2.
安娜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她的爱情悲剧具有社会的和自身的原因。安娜生活在俄国社会变更动荡的时代,她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安娜本身纯洁、真挚、善良是她走上悲剧道路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光鲜动人的贵族女性形象。她美丽善良、真诚勇敢,洋溢着青春和活力,具有摄人心魄的高贵气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当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转变之时,安娜的身上同样存在着传统伦理思想的制约和资产阶级情调的诱惑。她一方面囿于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一方面又想要过真正的情感生活,这就决定了安娜挣扎在道德和感情之间,徘徊在外部舆论和内心渴望的矛盾之中。因此,安娜的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家庭问题为题材,塑造了一个热烈追求个性解放的光辉的妇女形象,同时也展现了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的社会现实.是他继《战争与和平》之后又一部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他留给后人的文学遗产是巨大的,为后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德·瑞那夫人是法国作家司汤达长篇小说代表作《红与黑》中塑造得较鲜明的一位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小说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同名主人公。两位大师笔下的这两位女性形象,虽然由于作家国籍不同,社会体制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风俗不同,作家笔下不可能出现完全雷同的人物形象,但以他们对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理解,作家笔下的两个女性形象,也就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有人认为德·瑞那夫人就是法国的安娜·卡列尼娜。首先,两位女人公的形象都是在作家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司汤达…  相似文献   

6.
俄国现实主义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的同名女主人公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不朽艺术典型.历来有众多的研究者们评论这位女性.笔者在多年的外国文学史教学活动中,对这个重要人物形象也颇有认识.本文将从安娜的婚姻、追求、悲剧结局着手对她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安娜·卡列尼娜》中描写了三个人物的自杀:安娜·卡列尼娜、涯伦斯基和康斯坦丁·列文。本文拟就作者对这三种自杀所作的不同的艺术处理,来探讨一下作者的创作思想。 一 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很不彻底的农奴制改革。但是古老而腐朽的沙皇帝国终于无法抵挡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去。“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托尔斯泰密切观察社会生活,力图找出俄国社会问题的答案。安娜的悲惨死去便是其答案之一。 安娜貌美年轻、真诚善良。在帮助兄嫂重归于好的同时,陷入了一场不可自拔的恋爱之中。它唤醒了安娜沉睡多年的爱情,使她萌发了追求爱情、追求个性解放的信念。然而,8年前,由姑父母包办,她和大她20岁的官僚卡列宁结了婚,并生有一子,这种只有门第和政治需求而结合的婚姻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安娜力图摆脱虚伪而没有爱情的生活,建立一个有爱情的家庭。然而她所处的上流社会却不允许她有这种正当的要求和举动,甚至向她施加种种无形的压力。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沙皇的忠实奴仆,在家里他完全以一种机器人的面目出现。他不懂得爱情,也清楚安娜和自己没有感情。但当他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在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了一群不朽的文学形象,其人物塑造艺术之精,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可以与之比肩者是屈指可数的。笔者拟从这部作品的本文出发,结合作家的思想、美学观点,原著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特点,俄国当时的现实生活,对作品人物塑造的性格建构原则之一——真诚与虚伪,进行审美的探讨。真诚的人物形象安娜是一个本性真诚的贵族女子,她单纯,坦率,待人诚恳,喜欢开诚相见。在渥伦斯奇参加比赛的赛马场上,安娜听着卡列宁那令人讨厌的、喋喋不休的尖利声音,心里想道:“我不喜欢说谎,我忍受不了虚伪,而他(她的丈夫),的食粮——就是虚伪。”作为一个真诚女子,安娜对于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和没有爱情可言的虚伪家庭生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变性,往往造成人类性格的复杂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不例外。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主要人物身上,即使次要人物,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伏伦斯基就是其中一个矛盾复杂的形象。可惜,多年来,许多论者多是注重于对安娜性格的研究,而为了肯定安娜,就对伏伦斯基,特别是他对安娜的爱情作了简单粗暴的否定。似乎这个纨袴贵族青年对安娜  相似文献   

10.
一、悲剧根源: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 安娜·卡列尼娜和周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一个出自中国作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上、下两卷的巨著,而《雷雨》则是一部四幕话剧。它们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叙说美丽动人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封建男性婚姻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争取妇女的爱情自由、平等摇旗呐喊。 安娜和蘩漪二人是貌美、感情丰富的年轻少妇。然而她们与丈夫结合却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复活》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它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晚期创作,写于1889——1899年间。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了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这部作品与《战争与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比较起来,有许多新的特色,对俄国社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12.
《安娜·卡列尼娜》展示了当年俄国城市、乡村生活巨幅画卷,并从文化冲突的视角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对列文的形象的塑造,列文代表纯朴农村文化,围绕着他两种对立文化展开交锋,从中表现作者对城市奢华的贵族文化的批判,对纯朴的乡村平民文化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是争取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的典型.他大胆追求自由真挚的爱情生活,以掌握自己独立的命运和人生.安娜悲剧的潜在因素,是社会道德的败坏,传统观念的丑恶和没有爱情的婚姻.安娜悲剧的本质根源,是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痕迹的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思想道德的尖锐冲突.安娜悲剧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对今天的读者极其富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悲剧根源: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周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一个出自中国作家曹禹的话剧《雷雨》。《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上、下两卷的巨著,而《雷雨》则是一部四幕话剧。它们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叙说美丽动人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封建男性婚姻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争取妇女的爱惜自由、平等摇旗呐喊。安娜和蘩漪二人是貌美、感情丰富的年轻少妇。然而她们与丈夫结合却从未体验到纯真、甜蜜的爱情,而是被囚禁在…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安娜这个形象,无论在俄国还是在世界上,也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有不同评价。这跟评论者的思想观点有关系。如用中国封建礼教的标准评价安娜,那她就会被理解成为一个不规矩的女人。这当然是不对的。分析和评价安娜的形象,绝不能离开当时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否则,就弄不清安娜这一形象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出如何评价欧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爱情描写问题。“四人帮”全盘否定欧洲十九世纪具有进步意义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有关爱情描写的作品,被划为“禁区”。打倒“四人帮”,春风又吹绿了祖国的文艺园地,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书又重新出版了。为了方便青年学生阅读这部作品,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爱情描写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当她不顾丈夫的威胁,公然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结合在一起时,整个上流社会就一起向她施加种种可怕的侮辱和非难。但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却背叛了她。于是她以自杀的方式向这个社会提出了最严正的抗议。安娜的悲剧命运,体现了当时俄国社会自身的逻辑,托翁对这一过程准确客观的描述,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先进的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宗教 信仰──《安娜·卡列尼娜》人物性格建构原则之四徐鹏《安娜·卡列尼娜》中不同程度的宗教信仰,在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身上分别留下鲜明的印记,对各种人物的思想、语言、行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宗教问题的探索,成为托尔斯泰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作品中占有不...  相似文献   

19.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光鲜动人的贵族女性形象.她美丽善良、真诚勇敢,洋溢着青春和活力,具有摄人心魄的高贵气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当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转变之时,安娜的身上同样存在着传统伦理思想的制约和资产阶级情调的诱惑.她一方面囿于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一方面又想要过真正的情感生活,这就决定了安娜挣扎在道德和感情之间,徘徊在外部舆论和内心渴望的矛盾之中.因此,安娜的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列夫·尼古拉也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复活》写成于19世纪末年。小说取材于检察官柯尼为托尔斯泰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家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作了妓女,因被控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托尔斯泰没有把这个故事写成以忏悔为主题的简单的道德教诲小说,而是使这一真实故事的情节和当时俄国突出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