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G市高校2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49%的学生认为存在少数校园暴力,只有16%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校园暴力。29%的学生承认自己或朋友曾遭受校园暴力侵害。校园暴力的产生反映出施暴者的人格发展不健全、自我认知不和谐、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对挑衅缺乏理智。也与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暴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环境和朋友、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学习和就业压力等有关。大学校园暴力的预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通力合作,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立学校暴力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暴力①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公立学校暴力所表现出的尖锐性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界定校园暴力的概念,分析了美国国家教育统计数据,找出美国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同时根据美国教育政策法规,分析美国所采取的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措施,并分析措施的有效性,以期对我国预防和对校园暴力立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校园暴力是近年来中小学校园中常见的现象。本文对校园暴力的概念、成因,国内外校园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对策作了介绍,并提出以心理干预来预防校园暴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校园暴力所产生的危害对高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严重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综合国内外校园暴力预防的研究成果,从预警机制、保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构建适合我国高校预防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原因复杂,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的三级预防与应对体系:针对全体学生开设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课程的初级预防系统;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早期干预和重点强化服务的二级预防系统;校园暴力发生后紧急应对危机的三级应对系统.学校通过建立细致的、可操作的校园暴力三级预防与应对系统,可有效地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保障师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韩国政府颁布了《"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并于2014年3月发布了一系列后续措施,旨在建构以学校为主体、学生、家长及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型校园暴力防治机制,构建一个"零暴力"的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开展校园暴力预防活动;推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加强对被害学生的保护及对加害学生的引导;强化学校对隐瞒及虚报校园暴力实况的管理及监督;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暴力控制系统构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暴力客观存在于现代高校,其形成有其社会客观原因和行为人主观原因,不同类型的校园暴力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后果,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也带有内在的规律性.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校校园暴力,并以此构成完善的防控网络,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校园暴力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加强其研究无疑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论证。揭示了校园暴力的内涵及其边界,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内在起因和相关概念,提出了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整治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教育和教学,对广大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校园暴力防控显得力不从心。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预防校园暴力的功能在削弱,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一个系统的机制来预防校园暴力。学校社会工作以其专业优势,有助于解决当前校园暴力防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日趋严重的大学生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问题对校园和社会构成了很大威胁。大学生校园暴力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家庭、校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都潜伏着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的心理诱因。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预防教育与法制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净化校园环境等方法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30-135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其原因既有法制不健全、教育缺位,也有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大主体应共同努力,从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两个方面建立校园暴力防范机制。事前预防机制包括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发展专门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的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引入校园警察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等。事后处置机制包括对欺凌者加以惩戒和教育,保护和疏导受害学生,通过校园安全治理委员会和反校园暴力网站及时处理欺凌事件等。  相似文献   

12.
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及时做好那些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关键。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产生校园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通过真实的个案,阐述了几种对消除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及时做好那些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关键.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产生校园暴力倾响的主要原因,通过真实的个案,阐述了几种对消除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目前校园内日渐趋多的暴力现象入手,较为透彻地分析了校园暴力的特 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 青少年。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把现阶段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作为全文出发点,通过实例论述了校园暴力的不同情况。并结合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和学生特点提出了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对沉默性,言语性、肢体性,器械性和强制性等不同类型的中学校园暴力的特点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心理学有关侵犯动机理论,分析了侵犯动机理论对预防中学校园暴力重要启示,以期对预防中学校园暴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校园暴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学校、家庭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高校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尝试找出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校园暴力包括校园暴力犯罪和校园欺负。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校园欺负是预防校园暴力的重点和关键。在这方面,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是比较成功的蓝本之一,学习并借鉴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和推广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校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在预防校园暴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可以从建立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预示机制,建立校园暴力危机的心理防范机制,建立校园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来预防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20.
李玥瑶 《教师》2019,(2):61-6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在各大高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及治理校园暴力事件,但收效甚微。文章从心理预防机制建设角度研究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措施,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分析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诱因,对预防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