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我国城乡小学在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平。基于罗尔斯的公平理论,缩小城乡小学办学条件差距,实现城乡小学教育公平需要遵循权利平等、机会开放和弱势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2.
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工程。针对城乡中小学校之间学生人数失衡,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管理失衡等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太谷县采取了建立城乡学校联盟实施名校带动工程、改革教育管理办法推进区域教育公平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均衡新格局,出现了城乡学校管理同探索、城乡教师同发展、城乡学生同进步、城乡教育质量同提高、城乡学校文化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论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表现出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的特点,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应起基础性作用。应该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拓宽城乡教育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论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表现出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的特点,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应起基础性作用.应该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拓宽城乡教育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城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教育差异主要表现于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经费、教育师资几个方面的差异.为此,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城乡教育投入,减少投入差距;改革高考录用制度和贫困生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二元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框架下,城乡教育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上。通过对山东省部分综合类型高校学生进行的关于城乡不同生源地教育背景差异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城乡教育资源失衡所带来的学生受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进入到大学阶段后所体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差别。通过对教育背景差异的分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的措施,使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长期积累起来的。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而义务教育是其根本。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已成为当务之急。教育券主张凭券自由择校,可以在以学生选择为本的基础上使我国的城乡义务教育失衡状况有一定改观。  相似文献   

8.
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使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失调,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扭转城乡教育的失衡,才能保证城乡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为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使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失调,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扭转城乡教育的失衡,才能保证城乡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为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我国当前出现的种种教育不平等.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要践行科学发展观,要统筹财政支持力度,兼顾教育资源的平等;要统筹调整教育评估体系,兼顾教育过程的平等;要统筹完善教育法规.兼顾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的平等;要统筹推进终身教育.兼顾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相似文献   

11.
县域小学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则是促进县域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状况,为了探寻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利用GIS技术将全国各县域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县域小学在校学生数、师生比、县域小学图书册数、县域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育经费投入等。同时利用DEA模型评估各省市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为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空间特征。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上,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呈现高投入—低产出特征,而西部地区综合效率低下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不足导致。为了实现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继续加强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定向培养师资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合作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2.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确保农村学生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得到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价值取向不合理,学校分层现象严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状,应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公平为原则制定教育政策,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理念,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公共政策"城市"偏好的影响,公共教育在城乡之间没有得到公平分配,大量的优质资源为城市所有,其结果是城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两者在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和谐的发展,现在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提出。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合理性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政策,实现公共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进行合理配置,进而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王文龙 《职教论坛》2007,(9S):48-50
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使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失调,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扭转城乡教育的失衡,才能保证城乡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为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不仅指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更指受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公平。可以说,当前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大都着眼于解决教育资源的增量公平,而对于我国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重大的城乡教育差距、校际教育差距,即教育资源的存量差距方面,我们的政策还不够有力。  相似文献   

16.
公平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价值追求,强调并逐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化,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之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同一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之间的资源配置失衡状况,要求尽快建立一套保证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制度是保证教育资源供给和平衡的前提,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保证政策具有执行力的关键,通过法律保障制度追究违规行为是防止教育资源配置权滥用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差距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教育公平的定义及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异、高考招生等方面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腐败等是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扶持等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与基础,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今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目标。近年来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根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结构直接影响到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政策的制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要以发展经济、完善教育制度为依托,更有赖于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起点的平等上,即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对教育资源占有的平等.然而中国深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分割,教育对象严格限定,教育资源向城市严重倾斜,造成城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环境反差很大,出现了社会转型期教育的隔离、倾斜与失衡.  相似文献   

20.
教育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和谐教育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首先是一种公平的教育,而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学校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的基本平衡,保证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基本一致。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源就在于城乡基础教育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即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