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分析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文化自觉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关键;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功能等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近30年来关于我国民俗体育传承的研究从民俗体育的概念、民俗体育的传承模式、民俗体育传承困境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理清我国民俗体育传承研究的基本状况,为我国民俗体育传承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通过文献梳理发现:1)在民俗体育概念上,我国学者关于民俗体育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意见。2)民俗体育传承模式上,研究者们划分依据的标准不同,划分结果呈现多样性,本研究从传承主体出发将其主要概括为自然传承、国家传承和社会传承三种模式。3)在民俗体育传承困境上,从传承主体方面主要表现为传承人的断层和民众的参与性减弱;传承的社会环境方面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对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诠释了渝东南地区民俗体育的项目、文化特征及传承策略。研究结论认为:娱乐性、仪式性、军事性是渝东南地区民俗体育的主要文化特征。传承渝东南民俗体育,需要将民俗体育引入课堂,加大民俗体育宣传的力度,开发民俗体育的旅游资源,以及重视对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江西客家民俗体育历史源流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客家主要聚居于赣闽浙三角地区,该地区地大山深,具有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族性、宗教等社会因素构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文化,其中与风俗有关的物质和精神成分构成了江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即传承了中原汉族传统文化;由于客家人到处迁徙,吸收了各地的民风民俗,因此多元共生形成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其中赣南原住民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也是其中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佤族民俗体育文化。佤族民俗体育文化是在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等习俗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个性。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摔跤、拨腰、打鸡棕陀螺、摄弩、脚踢架、集体舞等;主要特征是岁时节庆性、模式化、部族团队性和竞争性;主要的传承花式是家庭血缘传承、魔巴传承和竞争传承。佤族特殊的体育文化传承花式对保持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田野调查法等,对越地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整理,探讨越地民俗体育的特点及基本特征。主要结论:越地民俗体育主要存在于节日节庆活动、生活生产、信仰祭祀等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依附性、传承性、功能性和地域性特征,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建议:加强对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强化民俗体育的社会性,注重民俗体育活动人才的培养,合理利用外部条件,充分发挥民俗体育的作用,推进越地民俗体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岩溪硅塘"三公落水操"为例,对民俗信仰仪式中的原生态民俗体育传承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原生态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存在政府部门实施的力度薄弱、参与人群对民俗信仰仪式中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减弱,村落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中坚承传后备人才的储备不足等困境。建议为原生态民俗体育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原生态民俗体育得以有序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保护与开发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晋中民俗体育富含晋商文化元素,呈现戏曲化的表现形态,体现武舞交融的审美情趣,具有传承的家族性和竞技的团体性等特征.发展晋中民俗体育要进一步推动民俗体育进校园、技术现代化、民间社火创新以及红色体育开发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对广西浦北舞青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制作、仪式、特征及发展进行分析,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提供案例支持和理论参考。研究表明,舞青龙作为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浓重的仪式性、与众不同的展现形式和传承方式等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在体育审美方略下通过表象美、韵律美、精神美三方面论述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审美特征之下的赣南客家民俗审美文化,以期为更好地发展、传承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丰城岳家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狮舞,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文章通过对丰城岳家狮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文化价值的探讨,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丰城岳家狮,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民族文化复兴的迫切要求,石锁运动2011年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流传于华东和华中地区,江苏省民间石锁活动尤为活跃。通过与民间石锁传承人共同研究,践行高校文化教育和传承的职能,运用现代管理学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教学管理使石锁运动技术在高校中得到较为完整的传承,并从文化保护、研究与创新及社会普及与推广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生产和发展是最好的传承,运用质量管理方法是其在校园中进行可持续传承的有效方法,利用高校的文化桥梁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充分发挥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功能,中华民族优秀的古老体育文化必将历久弥新,普惠社会。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进行讨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中心在其“精神内核”,“文化空间”特点决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本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人本观念”是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幸运的是,国家已经加大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这个进程中,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已经唤醒了人们对其的热爱和追寻。本文以"山西挠羊赛"为视角,通过追溯其发展历史及目前的保护现状,然后分析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在法律保护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积极探寻解决其法律保护不足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希望对我国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收集、整理、分析荷塘纱龙的历史渊源、特征与自然传承谱系.荷塘纱龙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工艺与高超的舞技、表演特色,成为联结港澳、华侨的文化纽带.分析认为,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充分理解和认识民俗体育属地社会语境、民众的日常生活现状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社会治理应汲取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治理经验和智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也是其应有之义。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是社会治理的起点,赋予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时代意义,是当前社会治理的要务。通过全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筛查以及典型性个案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乡村地方宗族、村干部、民间祭祀组织、村民以及地方政府在处理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矛盾冲突时的不同表现,看到后起村干部引领民俗体育文化参与村落治理的良性互动,从而透视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性生存境像。  相似文献   

17.
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2006年已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经过5年的发展,现实状况令人堪忧。文章从恩施州利川市摆手舞的现状入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传承人是摆手舞保护的前提,公众参与是摆手舞传承的基础,政府扶持是摆手舞发展的外延,并提出了构建传承人的保障机制、激发公众的文化自觉、明确政府的工作职责的发展路径,使摆手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步入有序的轨道,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而龙文化是我国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内容丰富,底蕴浓厚.舞龙运动作为龙文化传播的物资载体,文章通过建议城市大力开展舞龙运动,弘扬龙文化,把龙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将龙文化和现代文明合理的交融,来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提升城市文化的竞争力,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这对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舞龙舞狮运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高校体育改革的形势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高校开设龙狮运动的必要性,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素质,而且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