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们先来了解非理性因素是什么?哲学界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非理性因素是指以非逻辑思维式出现的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幻想、想象、顿悟、灵感、直觉、潜意识、信念等形式。非理性因素在认知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它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知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激活、驱动作用,和调节、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常在理论上把统一的认知结构区分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所谓主体认知结构就是主体以观念形态把握客体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主体认知结构的理性因素是指主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用于反映和加工客体信息的认识子系统。它对主体的认识活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对主体认知结构中的非理性因系的概念及内涵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非理性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除了理性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非理性因素是一个内涵宽范、边界深远的范畴,又是在理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认识的主体一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认识能力是由社会赋予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社会环境对认识活动的诸种作用,是认识论的一大课题。遗憾的是:当人们热衷于研究认识的主体性时,却忽视了社会环境对认识的作用,这既不利于完整地揭示认识活动及其结果,也不利于推进认识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作为社会环境重要构成要素的文化因素作用于认识的途径、基本方面以及考察此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理性因素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教育研究中的非理性因素。教育研究中的非理性因素表征在多个方面:非理性因素相关问题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域;研究主体的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生活化、文学化和叙事式等彰显非理性因素的手段丰富了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研究者应加强对教育研究中非理性因素的合理应用,要充分认识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要深化和扩展对教育中的非理性问题研究,要发挥非理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要将意义化的教育学知识作为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租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先验论是近代认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枢纽。康德把哲学同当时的科学相结合,对近代科学发展所揭示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作了总结。研究康德的先验论,特别是分析它对主体能动性的探讨,对主客体关系及主体本身的研究,发展科学的认识论有着直接的意义。康德是用先验主义的方法来揭示主体在认识中重要作用的,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还是在哲学的研究中,都使康德看到了科学知识是一种不同于后天经验、也不能用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事实和意义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对象。近代认识论把认识是否符合事实作为衡量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把形成关于事实的客观知识作为认识的最高目标。在现代认识论中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认识的主体间性等问题受到重视,对客观事实和客观知识也提出异议。意义作为另一种认识对象受到现代认识论的关注,如何达成意义的共同理解成为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超前认识论从新的角度拓宽了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一、以往都是从一般认识论即总体上对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探讨,超前认识论则是对人类具体认识行为的研究;二、超前认识论深化了主体性研究,使主体兼有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的性质;三、超前认识论试图揭示人类认识第二次飞跃的生成机制,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对认识论研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解夏 《运城学院学报》2009,27(3):102-104
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因素的支配,也深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非理性因素几乎处于被排斥的状态。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科学地认识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和行为中的地位,理解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史上,思想家们围绕着主客体关系问题各自寻找它们之间统一的方式和途径,对主体和客体在认识中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各自的模型,力图揭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本文拟从考察主客体统一理论在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探讨一下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说明以下三个问题:(一)、近代哲学认识论关于主客体统一的理论及其局限性;(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现实基础理论;(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是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核心,也是其认识论的理论基础。卢卡奇认为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在无产阶级意识中得到统一。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要经过直观、反思、总体认识等层次,而反映论具有僵硬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的哲学研究,就是对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的揭示。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隐藏在“人与语言的关系”的命题中。在认识论的哲学视野里,人与语言是一种反映论的认识论关系,它强调语言对人的客观性,强调人对语言的疏离性;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在于“认识语言知识”。在存在论的哲学视野里,人与语言的关系统一到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中,它强调人与语言的本体论关系,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在“对话”;“对话”成为存在论哲学基础的语文教育论的核心的、基础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的哲学研究,就是对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的揭示.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隐藏在"人与语言的关系"的命题中.在认识论的哲学视野里,人与语言是一种反映论的认识论关系,它强调语言对人的客观性,强调人对语言的疏离性;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在于"认识语言知识".在存在论的哲学视野里,人与语言的关系统一到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中,它强调人与语言的本体论关系,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在"对话"; "对话"成为存在论哲学基础的语文教育论的核心的、基础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现代教学论发展必须解决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与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相统一的问题,从而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认识向个体认识转换的内在机制及外在条件。也就是说,应探明在教与学这种特殊认识活动方式中,学生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促进认识主体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的非理性因素日益被揭示出来,其在主体实践地掌握客体中的作用,也因为时代的发展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和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认识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是特指在思维活动或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及通过非逻辑的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情感、直觉、灵感、信仰、意志、习惯等要素。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一起,共同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形式。本文将以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生作用的根源、方式以及非理性因素同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分析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发生作用的根源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其深刻根源的。这一根源就是潜意识。从最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体,人的发展既有理性方面,又有非理性方面。非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直觉、灵感、无意识。非理性情意因素是教学动力系统的重要成分,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非理性直觉是对教学逻辑的补充,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成分;教学过程又是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无意识,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果。教学中应采用多种相应的教学模式,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应用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认识论通过对认识的哲学反思,揭示认识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古老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认识论的根本变革,都在于有无唯物史观这个根本问题上。唯物史观与认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创立科学认识论的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立以后,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发展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认识论思想集中体现了唯物史现与认识论的统一,因而最充分地实现了哲学认识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