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论文阐明了什么是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从广告是一种符号语言和广告传播是一种符号操作两个方面解析广告对符号消费的介入,寻找到广告如何构建符号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商业社会广告随处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广告符码所构建的消费环境之中。本文试图以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参照,探讨消费社会中大众的消费心理及广告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6):28-31
在符号意义理论视域下,本文围绕达成销售的消费心理过程,分析广告符号意义链的系统运作机制及其有别于其他传播符号意义的特征。研究发现:广告符号意义链主要由认知意义、体验意义、判断意义、行动意义构成,并具有二元偶对性、顺序性、不完整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卢伟 《报刊之友》2013,(10):140-142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广告作为引领消费的一面大旗,广告通过构建一系列符号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操纵,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广告符号对物的符号价值的建构,通过g『领流行与时尚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制造理想生活的乌托邦,在广告符号的控制下人极易被物所奴役和异化,本文试图从批判的角度在消费社会的视野下去探析这些广告符号。  相似文献   

5.
作为20世纪的文化批评学者,本雅明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中碎片性地反映了其消费文化思想:符号消费、迷狂消费、恋物消费,这些思想预见性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消费状况、大众的消费诉求,对当代广告人的广告策划、创意、宣传等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广告策划应构建"品牌一符号"理念,创意应凸显"品牌一概念"文化,宣传应传播"商品一个性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池筠 《新闻世界》2010,(7):133-134
在消费社会中,汽车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的消费,还是符号的消费,也是一种空间消费。汽车电视广告作为视听合一的符号系统,通过对符号意义的建构,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本文以一系列丰田汽车电视广告为文本,运用符号学、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分析如何运用广告符号塑造商品形象,并解析丰田汽车广告带来的神话及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亚萍 《新闻世界》2009,(10):150-151
在消费社会中,广告连接着消费者和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广告所建构的理念开始分离,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符号的消费构建了自己生活方式,强化着人的生存尊严和荣耀与物品相关,但是,人们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消费,而人们追求消费品的社会意义的消费则是满足“欲求”的消费。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把电视广告片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时.我们可以用新的视角来研究广告、商品和消费。现代社会商品原本的价值意义被剥离了,广告符号成为消费的潮流,电视广告符号以它特有的语言结构重构商品的意义,又以意义转移重构的方式推销商品。  相似文献   

9.
解读广告背后的消费文化——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的手段,在把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商品的符号意义,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制造着我们的消费欲望,为社会消费文化的形成推波助澜.本文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通过研究其广告语境,进而透视其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产品、名人、消费者分处三个不同的场域。名人场域的资本与产品场域的资本在广告中流通,并与消费者的习性相契合,实现了名人广告对产品形象和消费意义的构建。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来看,要防止出现"符号暴力"。  相似文献   

11.
张岑 《新闻传播》2012,(7):150-151
在后工业时代,广告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力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层面向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入侵。广告作为促进销售的一种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向消费主体传播或者表达有关商品客体讯息的符号系统。文章从符号学出发,试分析广告符号的意义,以明了消费社会中广告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袁建 《传媒》2018,(7):83-86
广告符号机制是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核心,该机制形成了以符号为基础的区隔性、超级意指性、象征性三个层次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中,广告符号机制呈现出主体多元性、内容生成的精准化与个性化、传播生命周期的短暂性等新特征,其运行的内在机制是大众消费仪式符号和小众亚文化符号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3.
李丽  雷鸣 《新闻世界》2010,(12):71-72
在现代市场机制中,广告为人们选择产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消费的消费潮流。本文分析了产品、广告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广告为我们创造的消费概念和理由,不是人真正的需要,只是借助人们对意义的需求来生产商品之外的附价值,利用广告符号建立的价值和意义是市场竞争中利益关系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4.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的学科,符号学既是一种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广告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与由符号构成的广告文本.本文拟结合罗兰·巴特、斯图亚特·霍尔等符号学大师的理论,从符号学的视角来解读耐克广告,深刻揭示广告表面意义之后的隐藏意义,并进一步分析品牌符号系统的作用机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广告的天然功能是促进商品的销售。在建构广告文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能否有效劝服消费者作为文本符号选择的标准;它紧紧抓住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依靠物(功能性价值)而存在,人通过物的符号意义(象征性价值)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它不断激起消费者的各种欲望(当然,这种欲望只有通过消费商品才能获得满足)。人与物的关系、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心理,是广告构建商品符号意义、创造劝服说辞的起点。同时,广告是一种文化,它在实现其  相似文献   

16.
杨先顺  郝晟 《新闻界》2014,(2):45-50
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符号价值是理解奢侈品消费的最佳视角。本文认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体系由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社会价值构成,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生产源于需求体系和社会交流体系两条路径的相互影响。奢侈品意义赋值过程可概括为:通过昂贵的价格和奢华的外观、广告中的明星和场景、时尚领导与秀场文化、商场服务与氛围等市场营销方式的互动构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理解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培育理性的消费态度,有助于引导社会的奢侈品消费循序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霍娜 《今传媒》2010,18(10):87-88
消费社会中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符号,似乎生活中的万物都可用符号来代替、转化。广告的符号化是这个社会最明显的特征。而符合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成为人们认同广告以及产品的动因,即欲望机制。广告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欲望叙述,既不断唤醒和激活人们的欲望,也重新组织着人们的欲望。本文从消费社会入手,阐述消费社会中广告如何叙述、唤醒消费者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徐协 《新闻通讯》2009,(11):39-41
广告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符号的创造和操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强制性的生产和传播意义的过程。广告在创造意义的同时也在制造着神话,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中,广告神话体现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本文试以耐克广告为例,运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剖析出广告符号消费背后的生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品牌符号系统的作用机制对目标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与由符号构成的广告文本,人们消费某种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区分功能的符号价值。本文结合索绪尔、罗兰·巴尔特、皮尔斯的符号学观点,用符号学理论解析2014年迪奥"真我"香水广告片,揭示其背后代表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形象,并运用"神话"的二级符号系统进一步揭示其所传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符号的建构。索绪尔将符号的意义分为"明示"与"暗含"。显见的"明示"意义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或防范,而隐性的"暗含"意义更易被人们忽略。广告中以消费价值为导向的"暗含"的意义建构影响了儿童的认知和判断、价值观念形成,使儿童毫无警觉与防备被卷入利益至上的消费社会,并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过早地使儿童形成成人的消费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