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权与性     
曾经在一个有许多女性的场合说希望办一本暗含女权主义的杂志。本来以为,这应当是女性很需要的东西,岂料,在场的女性们,已婚的未婚的,财政独立的与不独立的,皆揭竿反对。  相似文献   

2.
女权和人权     
笔者想就概念进行一些澄清,一个比较重要问题就是将公正等同于平等。实际上公正是不能等同于平等的,公正就是说平等的要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要不平等地对待。女性主义的目标到底是平等还是差异,这也是女性主义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当我们说女性主义应该追求一种普遍的人权,  相似文献   

3.
在《红楼梦》中,贾府于家政管理方面存在两种情形。同是主子奶奶,有的掌权,有的不掌权。宁府无一女子掌权,全是男主人的附庸。荣府中只有史太君和王氏姑侄女三人掌权,其余的主子奶奶也不掌权。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女人娘家的经济势力为根基的。这表现了封建制度下用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宋恕是我国近代早期维新派人物之一,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抑,提出了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平权的惊世骇俗之论。宋恕女权思想的产生是与其自身特殊曲折的个人经历及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运动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中,偌大的贾府,于家政管理方面存在两种情况。细心的读者可能会觉察到:长门宁国府是男子掌权,女主人只是一种附庸。二门荣国府却是女子掌权。然而荣府中的女主人又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史氏和王氏为一等,掌管大权、全权、实权。第二种如邢夫人,只有小权、虚权。第三种如李纨,只有名份,而无任何权势可言。这种现象该作如何解释?贾府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她们的权力及其大小是由什么决定  相似文献   

6.
邓演达女权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达的"女权革命"思想,包括对封建政权统治下的中国妇女地位的认识;对争取女权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的设想;主张女性要自立自强;对妇女受教育和婚姻家庭关系的主张等。这些思想皆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的。他的女权主张,与20世纪初中国出现的女权思潮紧密相关;与20世纪初女权思想内容密切相联;与20世纪初年中国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联为一体;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正>《女权与教育: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一书是有关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以及女性权力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该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史实资料丰富,且不少资料在国内西方教育研究界是首次运用。该书深入阐析了近两个世纪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西方女性主义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与互动。它不仅推动了西方女子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入,而且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共  相似文献   

8.
在雪莱的诗歌中,分散点缀着大量赞美女性、倡导男女平等、支持妇女解放的诗句。这些诗歌中蕴涵着浓郁女权情结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塑造完美女性形象,阐释男女人格平等。2、抨击奴化妇女丑行,疾呼社会男女同权。3、倡导男女相爱互借,憧憬人类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9.
学作为一种艺术,并不意味着淹没有在学的其他学科而丧失自身的独立品性,它需要确认在某种程度上的自律,最终还原为自身的学问,即重视艺术本身种种规律的“内部研究”,本即从世界妇女学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妇女学创作的社会化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自身的学观念和价值体系,如何形成一种化潮流,即当今世界瞩目的女权主义批评。而女权主义批评为当今社会女性学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和创作方式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别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讨论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既看到中西方思想观念的不同影响,又审视本土文化中因社会转型与传统根深蒂固的惯习的冲突而产生的纠结。在学理上,它牵涉哲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文学的理解层面,同时又关乎我们生活世界的日常经理的解释,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跨学科的问题。本组笔谈即是一组多学科的对话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沃尔夫与女权论文学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沃尔夫与女权论文学批评关系密切。分析比较沃尔夫与当代女权论文学批评家在几个重要议题──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的文学传统、阴阳两性论、女性的审美观、女性的语言与意象,有助于追踪女权论文学批评的发展历史,并揭示这几个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女权思想是对维新派的女权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吸纳和重构,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既为后来妇女权利的发展及其制度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又为女权思想的现代性发展做好了铺垫,对妇女解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解决当今社会的妇女权利问题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男性在家庭中往往不扮演最终决策的全盘参与者,但若涉及房产、汽车等投资,女主人往往还希望家里的男人拿主意。  相似文献   

14.
15.
人类之初是否真实存在过一个女权时代——母系氏族社会?这是一个至今仍有争论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以前,历史学界的普遍结论是:父权制家庭形成是家庭的最古老并永恒的形式。有关女权社会不是被看作个别“奇怪习俗”,就是被看作没有可靠依据的古远的传说。瑞士史学家巴霍芬于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早期女权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歧视女性的传统中国社会,研究了女性权利之范畴及实现女权之方法,并且把他的女权观贯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之中,使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女权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要探讨"女权"、"民权"、"人权"这三个概念在近代中国是如何出现的。这三个新词先出现在日文里,后才在中文出现。因此笔者首先要概观中日间同一词汇的不同内涵和历史衍变,然后就这三个概念之中性别观念最明晰的"女权"概念分析其内涵的变迁。到辛亥革命为止,在有关"女权"的讨论之中出现了四个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做国民之母"、"尽与男子一样的任务"、"摸索新角色"、"拒绝在民族国家下的女性解放"。从这四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所有女性主义代表性思想的萌芽。有关"女权"问题的议论,都是随着女性应该拥有"天赋人权"问题与指向建设国家的第一目标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感的少数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探索了黑人妇女解放的问题.着意刻画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女性的抗争形象,掀开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篇章;揭露了黑人受制于白人的现象,并对黑人内部的劣根性予以了曝光;传达了黑人种族的自我认证,尤其是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抗争的艰难.  相似文献   

19.
在男权色彩十分浓厚的中国文化中,女娲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源远流长却经常被有意无意的曲解,但历时三千年不仅没有被消解或颠覆反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历久弥新,表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近代女权运动中,女娲文化因为与西方女权精神的内在契合而受到广泛的重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女性独立解放与自由发展精神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关于恩格斯女权思想的研究迄今已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主要从恩格斯女权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当代价值等专题展开。研究方法上涉及恩格斯女权思想、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突破现有研究、立足实践、进行理论借鉴、统一认识、加强关联性研究,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亦是妇女解放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