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院系篮球专修课的设计与实践朱体荃篮球运动在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体育院系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程,其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篮球专修课要求在篮球普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以求从理...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接受篮球运动知识途径多元化,传统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电子竞技辅助教学"在体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中应用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篮球技术达标方面不存在差异,而在知识掌握(P<0.05)和运用(P<0.01)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篮球运动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方面有了很大提高(P<0.05)。建议推广此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海鸥 《体育世界》2008,(11):62-63
篮球专业课在体育院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篮球课程不仅是高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而且也是各级各类普通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教学质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系列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针对体育院系篮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的见解和看法,旨在为提高篮球专业课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使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了解运动损伤在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群体中的发生情况。方法,笔者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哈尔滨学院体育系的100名健美操专修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所得数据显示:在该学生群体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82%,并且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多集中于1-3月份和10-12月份,而损伤程度多为中、轻程度的急性运动损伤。结论,造成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以下6方面的因素:准备活动不当;训练前伴有运动性疲劳;技术动作不合理;场地因素;季节因素;心理因素。我国北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应适当采取措施,避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5.
孟杰 《精武》2013,(19):25-26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等进行调查分析,揭示篮球运动发生损伤的一般规律,并针对篮球运动损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大学生科学健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近两年来宜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基本状况、损伤时段、损伤季节特征、损伤种类、损伤原因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揭示了体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一般规律,并对正确安全开展篮球运动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材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对教材利用率较低;对教师教学帮助较少,不能满足教师教学需要。针对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能是篮球技战术学习的基础,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技战术的掌握。培养篮球专业人才的体育院系在篮球专项课中应该增加专业体能教学内容,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战术;二可以提高教师、学生在篮球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希望能引起同仁的重视,在每节篮球专项课中拿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培养全面的篮球人才,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体育院系足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构成因素的调查及分析,初步建立体育院系足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及评价体系。体育院系足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由思想道德因子、业务能力因子、基础能力因子、身体素质因子、心理素质因子5个维度及属下15个维度构成,各维度可作为足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考核和培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育院系篮球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评价专修学生课业发展的方法手段不断丰富,力求评价多元化、现实化。无论是相对评价、还是绝对评价,都必须为评价寻找一个参照体。本文将篮球专修学生课业评价参照归纳为一个体系,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个人发展参照、教育目标参照和教育常模参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10所体育院系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目前新疆体育院系排球专修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影响新疆体育院系排球专修生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以后加强学生裁判能力的教学、评价及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宇 《新体育》2023,(16):110-113
体育课程中篮球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之一,根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篮球运动非常适合中小学阶段学生开展课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校体育中篮球运动的发展不断完善。自2017年,中国篮协发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小篮球计划,大大降低了篮球的学习难度,提高了篮球的年龄普及范围,使得小学阶段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了篮球运动当中,体验到了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宜宾市各个地方的小学开始积极接受号召,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篮球的运动中。关于小学生篮球课程的发展以及开发研究,逐渐成为目前小学生体育运动研究方面的重中之重。小篮球运动也为我国篮球运动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后备力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宜宾市城北小学校园篮球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省10所体育院系的调查和研究,初步揭示目前湖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筛选出构成湖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生裁判能力的构成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特征分析,确定影响湖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生能力构成的主要因素,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为以后加强学生裁判能力的教学、评价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10所体育院系调查问卷等方式的调查和研究,揭示了目前湖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影响湖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生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以后加强学生裁判能力的教学、评价及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篮球课受伤情况的调查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篮球运动训练强度和对抗性的增加,运动员受伤情况日益增多。对部分体育院、系的篮球课运动训练学生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对篮球运动教学训练中的损伤情况、损伤部位及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为篮球教学训练中预防受伤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试论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嵊海 《体育科学》2001,21(5):17-18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主要结论:根据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变化情况,应依据体育教学、训练原理和篮球运动的规律,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在有限的授课时数内,充分利用科学的教学措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能力,以及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等,提高篮球普修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围绕高空展开立体型攻守对抗的活动性游戏。篮球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在校园里开展最好的体育活动之一。但由于篮球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身体接触多,以及在篮球教学和训练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预防措施,各种损伤时有发生,严重困扰篮球教学和训练工作,更给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指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受中招体育考试的影响,初中生们的体育成绩越来越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初中生篮球实际教学当中,传统篮球教学的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对此,应将体育游戏加入到篮球教学,增加课堂的愉悦氛围,使篮球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提高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热爱,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本文章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现如今初中生篮球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在提高初中生们篮球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篮球运动兴趣爱好,增加学生们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思想,提高篮球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肇庆学院非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得出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部位及发生率是:手指(26.42%)、踝关节(22.54%)、膝关节(11.92%)、手腕(10.10%)和腰背部(8.81%)。损伤原因构成及发生率是:准备活动(30.9%)、违反规则(25.13%)、技术错误(19.43%)、场地(13.47%)。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很多是因为不认真做准备活动,技术差,思想认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最终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减少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民体育的普及,篮球运动在民间深得老百姓的喜爱,而大学篮球教学作为进入社会前最后一次篮球教学,直接关系到民间的篮球运动发展。文章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篮球教学现状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调研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篮球教学现状,从而提出如何更好的改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篮球教学,丰富该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该校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进而为民间的篮球运动发展起到一点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