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超期及对超期罚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超期是指图书馆读者借阅图书的时间超过规定的归还期限。这种超期借阅的现象在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既有图书馆方面的原因,更有读者方面的原因。为减少乃至杜绝图书超期,需采取若干应对方法,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对图书超期的读者实施经济处罚,即超期罚款。尽管超期罚款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但它对遏制图书超期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不断完善罚款措施,规范罚款行为,有条件地施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是规范读者借阅行为、保障读者阅读权益的重要规范.读者借阅制度的合理与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工作、保证馆藏文献的正常流通,从而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针对现行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提出建立富有弹性的人性化的读者借阅制度,以有效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改进;这样,既能增强读者的满意度,又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作用,使图书馆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全面探究现代图书馆开架借阅存在的严重问题,如偷盗图书、乱码乱架图书、图书破损、读者检索图书等现象,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完善图书开架借阅工作中,让图书馆得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图书流通中拒借的主要原因有:读者不熟悉借阅规则、图书馆管理存在缺陷及图书管理与读者需求的矛盾等。因此必须加强图书管理、对读者进行良好的入馆教育,同时建立流通管理与读者借阅的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开架借阅是图书馆运作的主要方式,不仅方便读者借阅,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图书破损、乱码乱架、读者检索困难等问题,给图书馆的管理增添了困惑。本文从强化技能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合理布局馆藏,设置清晰标识;库房专人负责,及时排查问题;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借阅环境;加强读者指导,提高借阅效率;读者参与管理,双向互动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开架书库借阅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图书馆借阅的主要方式,它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方便,而且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乱码乱架、图书破损、图书丢失、读者检索困难等,给图书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合理布局馆藏,设置醒目标识;现场专人负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强化专业技能,加强服务意识;优化借阅环境,加强读者指引,提高借阅效率;读者参与管理,相互协作等方面的解决措施,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校2003年9月-2004年6月一学年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统计分析。即:图书馆中文图书馆藏资源分布研究;中文图书借阅总量结构分析,包括读者借阅中文图书的主要倾向、学科特点及各类图书借阅量所占份额与馆藏数量结构比较;研究分析了主要读者群借阅偏好及其原因;最后分析了读者借阅需求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损毁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损毁现象的严重性,对高校学生在图书馆借阅中存在的偷书、污损图书以及撕毁图书等不良行为进行阐述,对读者的不良阅读心理原因和图书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情况提出了加强教育宣传、建立图书质量状况核对制度、完善图书损毁丢失的赔偿制度等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5,(6):129-131
构建了一个偏好网络模型来描述图书借阅系统,该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图书借阅行为的偏好.图书借阅系统是一个涉及广大读者与图书、读者与读者、图书与图书之间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文章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及Monte-Carlo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描绘其物理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图书借阅系统分为两个组团,这两个组团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每个组团内部联系比较稀疏,符合偏好网络的特点,我们所构建的模型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是现代办学条件的3大支柱之一,是知识的源泉,课堂的延伸,教育教学机构的组成部分。中学图书馆因管理制度、馆员专业素质、读者层次和软硬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图书流通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应从完善借阅制度、引入学生入馆教育、重视图书管理员的继续教育、抓好硬件的维护与软件更新等方面着手,促进图书流通、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开发工具以及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设计和实现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指纹识别功能,通过采集读者指纹信息,可以有效地解决读者身份认证问题,引入了图书借阅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借阅权利的限定,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图书借阅权利的具体实现和可操作性,体现为对这种权利的相关限定因素的表达,即读者借阅权限.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读者至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实现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借阅权限设定的合法、合理与合情,应进行深入探讨和多维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冯雪萍 《文教资料》2011,(20):176-177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读者、图书馆管理员与图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措施与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图书馆提高读者阅读兴趣途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工作重点应当是想方设法地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图书馆借阅制度的制订、图书报刊的采购方向、为读者服务工作的出发点都应从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出发。馆员应正确分析读者的借阅和阅读心理,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导读者正确阅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学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教研工作,已普遍实行开架借阅管理。所谓开架借阅,是指读者可以进入流通书库直接从书架上选取文献的借阅制度。事实证明,开架借阅模式虽然增加了借阅的直观性,但图书"乱架"、"错架"现象严重,既妨碍了读者的查找与利用,也大大增加了馆员的工作量。因  相似文献   

16.
我院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统计分析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0年、2001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了两个年度中文馆藏图书的总流通量及各学科图书的流通量、社会科学图书与自然科学图书流通量的比较、读者主要阅读倾向、读者借阅需求、各类读者借阅情况、馆藏品种数量与流通量之比、流通品种与册次的比例等。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料的需求和读者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历经多年的原始图书闭架式人工借阅方式有它的局限性,现在为打破这种局限图书馆正逐步地向开架式、现代化电脑借阅过渡.开架式借阅给读者带来了方便,也就是说让读者进入书库,直接浏览排列在书架上的图书,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按照书库管理制度的要求,自己提取所需要的图书资料.通过实践证明图书开架管理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借阅率下降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相邻几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及对本图书馆资源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其下降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新书采购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计算机及互联网等新技术影响以及图书供给与读者需求的不相匹配。并且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借阅率,应该采取的对策:完善图书评价体系、扩大新书宣传、加强读者需求调查、创造良好的助读环境、设置阅读必修课程、加强现代化设施的建设、提供高品质的图书馆人文服务。  相似文献   

19.
流通部是图书馆窗口单位,在服务师生教学科研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满足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对图书资料及其利用的要求,流通部应加强工作人员、图书管理和读者管理等制度建设;从提高图书管理员修养、耐心细致为读者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开设新书专架、改善读者借阅环境等角度改进服务水平;及时提供图书信息、读者意见、勤工助学人员信息以及借阅室建设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图书馆开架流通过程中因图书乱架等原因造成读者查找图书费时费力的问题,探讨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RFID具有的远距离读取、读取速度快等特点实现对在库图书精确定位等功能,将有利于方便读者借阅图书,优化图书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