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这种独特性,是一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立足点。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珍重这种独特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认识你自己!要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时候,幼儿教师仍然无法真正做到去聆听孩子的想法,有时也缺乏足够的耐性去包容孩子的不足。这值得幼儿教师反思,我们要爱孩子,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想要理解的事物,而不是把自己的思维获得的结果强加到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3.
董进宇 《小读者》2011,(9):I0005-I0006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到头来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优秀.而是被父母耽误了。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当父母的首先要懂得用好七把工具。  相似文献   

4.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其实,我们的孩子到头来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优秀,而是被父母耽误了。中国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指出,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当父母的要做到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郭姜燕 《师道》2012,(1):40-41
我们总是会忘记,孩子在成为我们学生的时候,他们同时还有另一个最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儿童。 儿童是有他们自己的独特性的:儿童的眼光是独特的,世界万物在他们眼中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都具有七情六欲,是活生生的。“我们承认儿童有独立生活.就是说他们内面的生活与大人不同,我们应当客观地理解他们,  相似文献   

6.
为使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生理缺陷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特有的教育和培养。1.父母一定要像对正常孩子一样倍加尊重和爱护他。须知,孩子有生理缺陷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力发扬自己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弱点和短处。残疾儿童的幸福以及他们今后的幸  相似文献   

7.
代立红 《家长》2015,(2):20-22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晶莹的心,这颗心需要我们仔细地呵护,但不是去窥视,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小秘密,不去探听。很多家长都想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情况——他们的所言所语、所作所为乃至所思所想,一切都要尽在掌握中,要他们在自己眼皮底下活动,即使上学去了,也要遥控他,只恨自己没生"千里眼""顺风耳",而孩子在家长无所不在的关注下如同玻璃般透明。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他们能否如我们所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潘惠君 《家教世界》2012,(24):93-94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距离是那么明显地亘在彼此之间,却又令家长束手无策。有没有办法让大家找回彼此的信任,找回属于我们的亲密和默契?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倾听,当孩子生气时,或者发生糟糕的事情时,应该先处理事情,而不是对人责备和批评。我们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积极的一面。赞扬孩子的时候,赞赏他们的努力以及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性格特点。父母要学会不辱骂的生气方式!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要在教育中充分发掘他们的个性,而不是用一个框架限制住他们。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孩子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他们有自己的七彩世界。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对万物有自己至真至纯的独特体验。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说出自己的话,让他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1.
永远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论是不是最优秀的,他们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阅读教学究竟要给孩子什么?能给孩子什么?阅读教学的真正归宿又在何处呢?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们的观点是阅读教学的真正归宿是超越现实,引领孩子前进,让他们在足够润泽的精神领域中追求人生的价值,关注生命的高贵、人性的美好。这样说并不是要与我们一贯重视的语言文字脱离,相反更要借助文本语言,感悟文本感情,在建构中、解读中多一份人文视角的审视,把尊重每个生命的理念渗透在教学细节中,使每个生命都获得应有的高贵j从而使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长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为他出谋划策。因为那是一个成人的思维和想法。家长的预见性会让孩子丧失很多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机会。我们可能会避免让他们少走弯路,少经受挫折,我们会用经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可是经验是我们的并不是他们的,我们要教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在一个充满同龄人压力的社会中,教育孩子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是非常危险的。这会造成孩子只会依赖家长指点而不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美术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恰当的语言能使美术创造活动更加顺畅,更能展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现就实践活动谈几点自己的想法。1活动中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对话不是蹲下身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语调,而是基于对孩子年龄特点的真正了解,在与他们交流时要注重语言的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要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反之,脱离他们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抽象概念和语言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15.
李岩 《学前教育》2010,(5):25-27
在许多方面,幼儿与科学家有着相似的特质——爱试验,富于好奇心和创造性,善于建构自己的理论,等等。然而,幼儿毕竟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把握幼儿探究学习的独特性,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以幼儿的探究学习为核心的科学游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金战 《教育》2011,(36):9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期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希望孩子能够按部就班地去做他们该做的事。学习成绩要好、要听话、身体健康、有礼貌等等。但孩子不是我们,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选择。如果他们不能符合我们的心意,孩子所做的事就成了我们的一种痛苦。有些朋友,他们就是处于这种状态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如此丰富的世界,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用爱去发现,我们一定可以在孩子那精美奇妙的成长世界里看到花开。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孩子们童趣的世界里给他们精神的引领,让每个生命体都以自己的姿态成长。让沟通和理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座联系师生的纽带。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幼儿的性格、脾气、长相、体质、智力和品德行为不可能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乐意被人喜爱,尤其希望老师喜欢自己。幼儿教师应当热爱每个孩子,关心、教育和帮助每个孩子成长。有的幼儿教师却并不是这样。他们往往以个人好恶定亲疏,对长相漂亮、穿着打扮时新、能说会道的孩子特別喜欢,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教师》2013,(20):2-2
"幼儿园教师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幼儿园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幼儿园教师不是一般的职业,是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事业。幼儿园教师要热爱每个孩子,不能对孩子有偏爱,要对每个孩子负责,因为每个孩子未来都是建设国家的栋梁。幼儿有丰富、细腻的感情。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感情,不能轻易伤害他们。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种好奇心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创造力的动力。幼儿园教师要善于组织孩子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认识与同伴的关系,养成合作的精神。这样,一个孩子就逐渐地从一个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