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中学理科》2002,(4):28-31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小磁针静止时能指南北,具有指向性。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物体的惯性”(第36面)中,有关惯性一词的描述原文如下:“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笔者认为“特性”一词用得有些不妥.  相似文献   

3.
钱爱华 《物理教师》2007,28(8):17-17
笔者读了本刊2007年第1期《“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速度》),深受启发.该文中列举了3个例子来说明速度不能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并总结出两点:(1)不能用矢量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必须用标量来描述:(2)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用于表示运动的快慢,只有瞬时速度的大小才能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笔者赞同观点(1),  相似文献   

4.
当学到力学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内容后,学生提出一个认为“有悖”常理的问题,要我马上给予解释,例题如下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了几节青年教师观摩研讨课,其中三节课都是《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课后交流中我发现了不少教师对这三节课中的某一节课的某环节的“创新”设计大加赞赏,我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6.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压力》和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两部分教学中存在两个难点:①认识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重力的关系;②认识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所产生的两个效果:使物体压紧斜面和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应用常规的板画分析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斜面压力演示仪》,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力信号显示出来,从而简捷、直观地表现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效果;并能反映斜面倾角变化时压力与重力沿斜面使物体下滑分力的变化情况。有效地解决了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姜正亮 《科学课》2009,(1):12-13
教学分析;《声音的产生》是《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的结果。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通过改变物体的振动,我们可以使声音发生不同的变化。”本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大活动模块:一是了解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是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造声;三是观察、感觉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变化,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探究无痕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在试讲时,每每到“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吗”时,学生探究就兴致索然,注意力涣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又一次试讲中,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探究情绪,依然故我的出示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我猛然醒悟,原来所谓的探究过程只是教师教案设计中的一厢情愿,整节课堂“演绎”了探究的“完整”过程,而学生并未经历,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要点 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研究了浮力的产生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物体浮沉的条件,既是《质量和密度》、《压强、液体压强&;gt;两章基本知识的具体应用,又可与“简单机械”、“功和能”的知识相联系组成综合题,可说是初中力学知识的中心.本章的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有让学生制作“潜艇”的实验,1.把橡皮泥与上端小漏气的塑料笔帽粘住一起,使它能直立着漂浮侄水中,笔帽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这就是我们的“潜艇”。2.找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把“潜艇”放进瓶子,然后拧紧瓶盖。3.用力挤压瓶子,“潜艇”会沉到瓶底;松开双手,“潜艇”又会回到瓶子顶部。  相似文献   

12.
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自然》第七册“热学单元”的内容而设计的。教材中“热学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有:液体的热胀冷缩、固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及测量物体温度等部分组成,其核心内容是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及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是“热学单元”中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  相似文献   

13.
周敖影 《贵州教育》2013,(10):47-48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及与同伴的交流的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是这样上“物体内能的改变”(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的:  相似文献   

14.
张俊 《教书育人》2005,(11):46-46
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一节四年级科学课《物体的运动方式》,感触颇深。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玩自己带的玩具,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然后提供带细线小木块、乒乓球、玻璃小瓶、橡皮筋、塑料尺等几种材料,让学生自由研究运动物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就是那一只蟋蟀》一的课后习题中,问中的蟋蟀是否有寓意。《教学参考书》对此问题的分析是:“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化。”我们的不少教对此照本宣科,在具体分析诗句时却屡陷困境。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血缘和化就是蟋蟀的寓意吗?对这个含糊的答案,笔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6.
教学分析 《沉与浮》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研究盐的溶解特征后,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的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放到水中的物体除了溶解外还有其他的情况,从而引出沉与浮的内容。首先,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存在。接着又通过实验探究“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然后再引导学生应用和拓展,让他们设法“改变鸡蛋的沉浮”,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8页例1。【学情分析】一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从物体的一个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从不同的方位辨认物体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积累  相似文献   

18.
周劲松 《教学月刊》2002,(12):58-58
高中《物理》教材有一个“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找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瓶塞塞上。用手按压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处。我们通过细管中水面的升降就可以推知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得出所有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修改的《考试说明》对高中热学部分做了很大的“颠覆”,极大地删除和降低了热学内容的考试要求,现行高考热学考点有: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2.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不要求知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是人教课标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最后一课时,教材特别从生活出发,选取西红柿来做例子,使学生知道在求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可以用“排水法”来测量。教材在测量西红柿的体积时用量杯先装一些水,再将西红柿放入水中。从图中我们可看出西红柿是浸没在水中的,并且教材在图下而还用红字提醒学生:西红柿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