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从卫生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是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新医改方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筹资制度、基金管理制度、补偿制度、政府医疗卫生规划职能、投入引导机制和自我监管机制等方面。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定位、基金管理、财政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能力帮扶等政策的细化和完善,将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加大筹资的支持力度完全符合缺乏医疗保障农民的利益,却未能获得农民的广泛支持。本文从农民和政府两个方面,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展开的博弈出发,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是通过立法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大病保障,并将政府对农民的补助额度和农民享受的医疗待遏与其连续参保年数挂钩。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是为了实施新农合而建立的专项医疗风险基金,用于补偿支付参合农民因疾病而发生的医疗费用,其运行效率是关系到新农合制度能否持续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存在以药养医问题,影响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效率,这直接威胁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以药养医难题主要是要完善基本用药目录、财政补贴和切断医药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机制必然导致歧视问题。文章以农民收入差异为视角,分析了存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中的两种不同的歧视现象及产生歧视的原因,并提出了化解歧视的思路,以期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逆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林 《科教文汇》2009,(28):284-285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选择是所有保险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目前在中国的社会保险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从逆选择的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逆选择行为的原因,并提出减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逆选择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起我国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公平性和可及性等众多障碍,仍不能完全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因此必须明确新型农村医疗保障改革的现状,针对性地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为解决农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出台的一项惠农政策。自从以试点开展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医疗保障问题,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仍然处在政策选择和不断创新阶段是一种"成长"中的制度。由于传统农合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才有了现行的新农合制度,而新农合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不顺利,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政府在新农合制度中的责任及如何更好的完善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法规和政策建立起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以改善民生、病有所医和增进健康为宗旨,努力改善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集资金,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通过县级统筹基金,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以下简称参合人员)提供适度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规定,参合人员在本市镇、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门诊费用按25%的标准补偿;在本县级定点医院门诊发生的磁共振、CT检查费用按10%的标准补偿;在其他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门诊费用不予补偿。为加强审计监督,保障参合患者利益不受侵害,利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uditor Office以下简称AO系统),对新农合门诊费用补偿的真实性进行审计,速度快、数据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行对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建设策略及保障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后建  郭安达 《科研管理》2022,43(11):182-190
探索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新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求。本文利用四川省种植业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考察了聘用职业经理人对农民合作社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聘用职业经理人后,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而这一积极作用会由于土地经营规模与合作社等级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异质性。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最后,通过检验潜在机制发现,互联网应用程度、组织学习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等变量在聘用职业经理人和农民合作社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聘用职业经理人对促进农民合作社创新,实现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后建  扈益  张玲玲 《科研管理》2022,43(8):157-164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农民合作社创新,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四川省种植业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检验了理事长内部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合作社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理事长内部社会关系网络质量和异质性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应用互联网的农民合作社而言,理事长内部社会关系网络质量对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的影响更加强烈。以上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厘清了理事长内部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合作社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社会关系网络在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莉 《软科学》2007,21(1):76-79
从制度变迁视角,以实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分界点,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前农村改革阶段、农村改革阶段和后农村改革阶段,研究不同历史阶段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事业中所承担的财政责任,并指出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承担财政责任的轨迹是:从间接支持到回避责任,再到直接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4.
李俊  李执勇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164-166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深化改革,通过社会各界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农超对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订单违约问题。文章根据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超对接”发展情况的调研结果,建立“农超对接”订单违约问题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揭示“农超对接”过程中订单违约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回访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违约率与农产品价格增长百分比呈同向变化。(2)合作社和超市违约率与农产品合格率呈反向变化。(3)合作社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向农户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单个农户会受到其他农户“群体偏好”的影响而做出继续参加合作社或退出合作社的抉择。(4)政府对于“农超对接”的政策扶持可以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农超对接”的履约率;从长期的角度来说,组织农户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农超对接”的促进效果要高于政府政策扶持水平对于“农超对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庆模式"是以政府组织、农民主体、中介服务、产业驱动、品牌整合及和谐发展为内涵,以"一大品牌优势、两大发展主题、三大服务网络、四大建设目标、五大政府功能、六大支持系统"为方案的实践模式,核心在于建立运行公共服务、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三网同构的"泛中介"服务网络.本文基于差异化制度安排和政府宏观组织与微观协调功效.尝试提出县域"政府组织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潘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3):104-109
农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的经济状况以及农民的富裕程度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水平息息相关。在目前农村实用人才规模和水平都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农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应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在宏观层面,有利于政府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在微观层面,有利于培训实施主体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培训资源、培训项目以及培训运营规范。  相似文献   

18.
赵亮  余伟 《科技广场》2011,(6):65-68
报表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将会对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报表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架与功能设计;基于目前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报表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介绍了报表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报表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华  王晗 《资源科学》2016,38(9):1702-1710
基于天津、广东、成都三地问卷调查所获数据,探讨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户主年龄、宅基地距城镇距离、人均住房面积对农户参与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的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保人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非农收入比例、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经济发展水平、村庄特色、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对改革的预期对农户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模式差异来看,农户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的显著影响;在市场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和“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的显著影响;在自主治理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村庄特色”和“对资本化改革的预期”的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同时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规则和农民自主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绩效。  相似文献   

20.
杨晋 《情报探索》2013,(11):49-51
认为大连市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存在政府的落实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参与度不高、信息服务人才匮乏、农民信息素质较低等不足。从建立有效的农民信息需求获取机制、信息处理机制、信息发布及反馈机制等方面,对构建大连市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机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