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6年闵行区教育局的工作计划中,我们鲜明地提出了“聚焦两纲”的要求,并将之作为2006年全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对上海市和闵行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科学》2006,(1):64-64
上海闵行区昆阳路小学创建于1978年8月,前身为九年制闵行区昆阳学校。1990年中小学部分离,中学部成立闵行区第八中学(至2002年与闵行区第四中学合并),小学部成立闵行区昆阳路小学,2002年迁址至天星路258号。  相似文献   

3.
闵行区是上海市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县之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04年闵行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区委、区政府作出了"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作为区域行政部门,如何在实践中推进教育现代化?日前,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闵行区副区长张辰,她曾在教育一线工作18年,担任区政府领导后分管的工作中又包括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对教育现代化问题既有自己感性的体验,更有基于闵行区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两个多小时的访谈,让我们看到了近年来闵行区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6日下午,中共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党委和闵行区教育工会在西南工程学校举行全区教育系统“学陶行知名言,做新时代教师”的演讲比赛。近三百名与会者顶着烈日、冒着37℃的高温出席赛事活动。会场外,“学陶行知名言,做新时代教师”为主题的巨幅彩色喷绘背景画,向与会者生动展示了近年来闵行区教育系统开展学习陶行知活动的丰富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22日,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在闵行区华漕镇举行了隆重的新校舍启用典礼。该校的建成,为解决在沪台胞子女就读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它考虑到在沪台胞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特殊需求,充分体现了做好台湾人民尤其是身边台胞工作的基本精神。本文想就台商子女学校筹建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华星学校是闵行区一所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这里的许多教师自学校2006年开办以来一直默默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矢志不渝。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黄彩芳于2007年到华星学校就职后,工作勤勤恳恳,虽然日复一日地辛苦着,但她和她的同事们感到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给黄彩芳最直观的感受是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一年好过一年,既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是精神方面的。随  相似文献   

7.
杜鹃志 《上海教育》2014,(21):44-45
1995年,我毕业于江西省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1997年11月进修于上海师范大学,并于2001年6月获取本科学历,2008年12月获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从教19年来,我本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体育教学工作,始终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秉着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我先后获得闵行区“教坛之星”、闵行区骨干教师培养基地优秀学员和上海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闵行区骨干教师、闵行区中小幼百名“学生健康促进工作”先进个人、校金葵花教育奖等诸多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王文 《现代教学》2008,(11):F0002-F0002
回顾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50年走过的路,风雨兼程;盘点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为闵行教育发展所作的贡献,硕果累累。在这50年中,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一直肩负着提升闵行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闵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责任。目前,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主要承担着全区教育系统8000名教师和1200名干部的职后培训任务,负责全区学科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质量管理、新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与管理、德育工作研究和指导等工作。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已连续四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现任院长徐国梁。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城域网工程经过专家论证后,于2002年3月实质性启动。目前,区IP宽带骨干光缆铺设已全面展开,区教育信息中心已开始机房装修和设备配置,校园网建设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向全区各学校推进,按计划该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建成使用。区教育城域网建设是闵行区政府第1号实事项目,是全市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有利于实现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建设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将为师生提供更丰富的网上教育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社区教育服务。(闵行区信息化委员会供稿)上海市闵行区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系统的专业支撑回顾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50年走过的路,风雨兼程;盘点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为闵行教育发展所作的贡献,硕果累累。在这50年中,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一直肩负着提升闵行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闵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责任。目前,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主要承担着全区教育系统8000名教师和1200名干部的职后培训任务,负责全区学科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质量管理、新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与管理、德育工作研究和指导等工作。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已连续四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现任院长徐国梁。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参考》2014,(9):97-97
正上海市莘城学校创办于2004年8月,是闵行区教育局直管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160多名教职工。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书法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艺术特色学校、闵行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闵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2014,(Z2):2-150
<正>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梅陇实验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上海市高兴实验学校,2002年4月正式属地化归属闵行区,成为一所由闵行区教育局和梅陇镇政府双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08年12月,在梅陇镇政府的委托下,学校由闵行区教育学院承办。学校坚持"为学生创造幸福有为的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夯实基础,奠基未来"的办学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12,(24):26-28
场景一:长三角班主任技能大赛喜获佳绩在2012年11月举办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上,上海市15位优秀班主任参赛,闵行区占了3位。在上海市获得的两个一等奖中,闵行区浦江一中洪耀伟老师荣获了初中组一等奖。此外,闵行区的3位班主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班级管理实务技能、高超的教育艺术、新颖的教育设计、实效的操作方...  相似文献   

14.
回首2004,教育信息化领域听得最多的一词就是“应用”,苏州市通过确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工作来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确定2004年为教育信息化应用年;烟台市提出“建网不用不如不建”的工作思路后,也确定2004及至今后的三年都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年;上海市闵行区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初步普及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12月召开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的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信息化应用的后期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期杂志聚焦上海市闵行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闵行区教育城域网暨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是闵行区政府2002年的头号实事工程,共投入巨资1亿4千多万元,并且在上海市整个教育宽带网的建设中创造了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16.
沈蔚 《现代教学》2002,(12):6-9
闵行区面积370平方公里,现有9个镇,全区有中小学88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教职工近1万人新闵行区建立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大量导入,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闵行区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闵行教育城域网暨校园信息环境建设工程列入区政府2002年的头号实事工程,投资1亿多元。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创建于2003年,是闵行区直属公办高中,上海市“二期课改研究基地”、闵行区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田园高中  相似文献   

18.
朱文 《现代教学》2008,(3):F0002-F0002
上海市闵行区黄浦一中心世博小学创建于2006年7月,位于闵行区浦江镇浦驰路177号。学校占地面积17900m^2,绿化率达35%,建筑面积达13200m^2,学校拥有齐全的专用教室:美术室、书法室、自然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形体房、体育馆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班班配备了多媒体成套设备,配备了先进的音响设备、远程教育设施、多功能报告厅等。校内人性化的设计,一流的配置,处处张扬着一流学校的大气、精致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陶小青 《上海教育》2003,(11A):24-24
经过十年的努力,闵行区马桥强恕学校在校长胡龙的带领下。已经由当初的落后学校跻身于闵行区优秀初中行列。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短短的时间内。先后有3名优秀教师为追求高薪而流出。深入地思考之后,胡龙想出了好办法。  相似文献   

20.
论小学社会教学的社会性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陈少娟闵行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国民上海市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规定,在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开设社会课,每周2课时,每学期36课时,不再单独设置历史、地理课。自1991年起,闽行区小学进行了小学社会学科的试验工作,现已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