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奠基于基本素养,于民主社会所发展的新素养教育概念。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了这种教育主张。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语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  相似文献   

2.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发展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其适应信息时代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关注的重要话题。英国从1933年起就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历史久远,经验丰富,梳理和分析其发展历史、现状、动向与趋势将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社会,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媒介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本文通过介绍香港地区基础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解析香港地区中学媒介素养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论述香港地区中学媒介素养课程的实施策略。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简介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诞生在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与媒介融合的不断加深,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也随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落后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其他国家,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较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又因为其发展过程与全美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关会议的召开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具有比较完整和清晰的演变历程。本文通过对美国各时期媒介素养定义的演变以及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会议主题的概述与比较,研究它们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经验,并依据2011年美国媒介素养会议的内容,尝试呈现自己对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些观点,以期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甄别、使用信息资源,完善自我、促进个体发展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四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发展和组织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梳理,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实施的现状,提出厘清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建立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的理论范式,发挥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支持作用,拓展社会团体与科研机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先导作用,实践学校与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直接推动作用来促进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尚倩 《考试周刊》2008,(17):87-88
当今社会,人与媒介的传播互动塑造着公共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体.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能力,使其能自如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世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教育.本文在对技术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追溯与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把技术哲学作为媒介素养教育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拓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媒介传播技术的工具属性到关注其实践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活动属性的转变,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和教学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真正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未开展起来,大多数人对“媒介素养”认知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在电视、电影、电台、报刊、电脑、电话、手机、网站、BBS、QQ等媒介技术大举进攻象牙塔的今天,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2005年8月,我们在武汉高校展开了一次“武汉市大学生媒介素养情况调查”,由调查员在各大…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成为正式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英格兰和威尔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现有学科通过各种专题的形式加以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为核心。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以“媒体机构——谁生产媒体文本”、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媒介作为提供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正确面对媒介和利用媒介,不仅成为发达国家迫切关注的问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演变和形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而我国对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经出现,欧洲和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萌芽状态。本文提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并在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大学中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1.
商学教育国际认证主要有美国的AACSB认证、英国的AMBA认证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EQUIS认证。目前,我国仅有少数研究型大学和理工类院校商学院通过了有关国际认证。建设一流商学院和一流商学学科,需要根据院校类型和商学院综合实力,科学制定商学国际认证的战略规划与制度安排,选择相应且比较适合的国际认证体系。借助商学国际认证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平台,商学院可逐步确立和明晰商学教育的使命与愿景,推动招生策略的改变并构建社会媒体合作机制,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商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决策过程中的学者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洪明 《教育科学》2008,24(1):26-29
教育决策过程中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参与。专家学者参与教育决策是保证决策科学性,提高决策质量的重要保障。专家学者凭借其知识和专长,对教育决策的优化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对美英等国专家学者参与教育决策过程的分析,设计切实有效的专家学者参与教育决策的咨询制度,可对提高我国教育决策质量有所借鉴,进而提出专家学者有效参与教育决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通识教育的国家,随着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地位日益重要,其质量评估体系也日趋完善,值得借鉴和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评估机构主要包括区域性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社会专业评估机构(协会)和院校本身三种形式。在对高校进行通识教育评估时,美国采用了多种直接或间接的通识教育评估模式,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考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评估通识教育,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e landscape in consumer marketing is changing due to the rise in popularity of social media. This shift has also affected how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uild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stakeholders.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impacts relationship quality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one of its key stakeholder groups, students.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an online survey and analyzed using the Mann–Whitney U test, regression and the Kruskal–Wallis test. Results indicat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tudents following a university via social media and the perception of having a high-quality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university, and that following a university on multiple social media sites leads to an even higher perception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Th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and timely implications for both universities and higher education marketer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gher education marketers should invest resources in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s to form high-quality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15.
美英中三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美英两国大学校长遴选的因素主要有“教授治校”传统、高等教育价值观以及高等教育中权力的配置。从任职条件和选拔程序来看,美英两国大学校长在选拔制度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中国高校校长的遴选多采用任命制,其标准和程序套用选拔党政干部方式。依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及大学的发展规律,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需要完善遴选程序的可操作层面技术,并优化大学校长遴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英、美两国的历史教育出现全面危机,举步维艰。但是,从80年代以来,有鉴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学科本身的功能,历史教育成了两国教育界重点关注的学科之一,并相继掀起了历史课程改革运动。在这场课程改革运动中,历史课程被定位为核心课程之一。本旨在分析和探讨这一时期英、美两国历史教育定位的演变进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英美广播电视媒体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同,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公共型和市场型特点,从而决定了其政府对于媒体管制方式的不同。英国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公众利器”,媒体主要受来自政府领导下的公共机构的管理;而美国广播电视则是“市场为王”,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控制其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英美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和管理政策的不同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目前全球化、市场化的大潮中,我国既要给予广播电视等媒体充分竞争的空间,也要加强指导,强化广播电视作为“公众利器”的作用,从而使广播电视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媒体应用主要在电子商务和娱乐游戏方面,而发达国家更重要的应用是在数字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医疗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原始一手资料的分析,特别考察和探讨了北美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上的新媒体应用状况和战略计划,"新媒体能力(digital literacies)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关注热词,有关数字战略和新媒体学习已成为各国未来竞争的焦点,是为中国新媒体应用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宏观大背景下,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市场化浪潮的推进,传统高等教育的各种边界,无论是观念上的,还是制度上的,都在不断地向“无边界”过渡。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了“无边界高等教育”的概念,用以解释国内外各种教育空间、教育形式、教育机构之间的渗透和跨越。美、英、澳等国家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教育机构的无边界、学生的无边界、课程的无边界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It would be convenient to pretend that the historie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Britain and, by extension, the USA and Australia, were responses to a common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but convenience in this case could only be accomplished at the expense of explanatory power.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these three places is parallel but not in commo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Britain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philosophy than 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US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USA appropriated the lead of the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d initially retained closer connections with social science than did its English counterpart. Nevertheless, it is argued here that educational philosophy's reference to social science—Victorian and modern—is the missing explanatory element in modem histories of the discipline. The appropriation of education by social science—a common feature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Britain, Australasia, and the USA—leavened the research agenda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Britain. Peters’ educational work can be best understood as an attempt to reunite education with moral philosophy such that the study of education would resume a profile similar to its nineteenth‐century counterpart, when it was moral philosophy that provided the most interesting discussions of human nature, primitive custo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education among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