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络每天都在刷新着我们的世界,这种“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给人类提供全新的社会交往工具以及交往方式的网络,正在编制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它不仅重塑了中国的文化景观,而且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论数字图书馆在网络文化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浪潮正在全方位地重塑人类社会,以Internet为核心代表的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使人们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空间,人类的知识、文化以及各种信息交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上交流时代,网络文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网络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特网以其让人始料不及的态势覆盖着世界,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的出现,揭开了人类生活的新时代。关于网络与社会诸多层面的关系,众多学者做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网络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网络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却鲜有人提及。但是,从文明时空交往新模式、认知过程的动态创新性、文化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虚拟现实的功能、注重个性的创造等诸方面,可以发现网络的本质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虽然也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但更多的时候是网络信息的受信者,大学生在求知观、交往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受到了来自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选择、注意、理解、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的改变等具体影响过程;二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环境、主导价值观和次要价值观之间相互关联的具体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出现的信息传播“第四媒体”,正广泛地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信息在全球的自由流动,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形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普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思维形式、学习内容产生着及其深刻的影响,忽视对网络文化的引导与管理将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特点、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高校如何加强学生网络使用的管理,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已深深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刻。网络文化有助于青少年拓宽知识广度、增强交往能力、加快社会化进程、提高创新意识,但也容易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产生性格扭曲、被不良网络文化污染,这就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网络文化背景下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加强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7.
对信息时代媒介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作出文化性思考已迫在眉睫,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信息时的媒介文化已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它带来人类社会经济的一体化、政治文化的多元化、信息文化的增值及受众主体性的弘扬;同时,它也使人类社会人际关系淡化、传播失控等等。研究和探索这些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媒介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网络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视野下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带来了新型的文化样式和文化消费方式,这种文化可以被称为“数字式文化”[1],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它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产物,同时,社会的信息化与数字化也为网络文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本文拟从网络文化的  相似文献   

9.
<正>【主题导语】网络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而且也提供了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提供了一种拓宽社会关系新的交互性的空间。网络生活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交已成为现代人类的新型交往方式。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正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交往产生着深刻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但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互联网络正愈来愈密切地渗入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如果计算机网络发生问题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说,网络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能有效解决网络安全的理论,而这种理论就是网络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霞  王秋生 《中国教师》2010,(Z1):183-183
<正>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人们思想、观点交流与互动的广阔平台。它不仅以信息量大、传播快、覆盖面广、环境开放等特点引发了一场媒介革命,同时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成为当今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它同时以虚拟性、隐蔽性、信息泛滥及难以监控等特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迅猛发展的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快速的信息服务,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人文精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对知识和学习和对真理的探索;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部分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现实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的低俗性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粹的汲取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等问题的思索。教育者应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一方面要采取适当措施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重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文化正以其无可抵挡的魅力对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等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分析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影响,并就不良文化的侵蚀方面从作为青少年主要教育阵地的学校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弱化、改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构建着新的文化知觉环境,改变着人类的族群和个体的经验感觉模式。微博推动的网络文化,通过大众文化的具体形式,加深了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力,后现代文化也成为现代个体呈现自我的主要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熊红燕 《职教论坛》2007,(22):50-52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在信息获取、网际交往以及休闲娱乐等行为上对网络的依赖性日趋增强。一个崭新的可以互动和共享的网络社区已逐渐被学生们所接受和热衷,并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传统价值观。本文从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网络文化的先进性的分析入手,对网络文化的社会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使得人类生存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着变化 ,也深刻地影响着人文精神的现代发展 ,影响着人的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 ,还远未成熟 ,但它对大学生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很大的。网络文化象一把双刃剑 ,影响和冲击着高校的德育工作。一、网络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对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动反映 ,信息网络技术一经渗入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 ,其价值就不限于技术层面 ,而是具有了文化意义。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在改造人类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全方位的进入我国国民的生活,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对民众的价值观念、政治意识、行为方式予以强有力的影响,我国正进入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化社会。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人类文化的进化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依托网络这种新型载体,文化与网络技术产生了交融,网络文化应运而生。论文以全新的视角,从物质、精神、结构维度对网络文化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力求在全面认识文化的基础上,能够一瞥网络文化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信息资源的普遍使用,网络虚拟社会促使社会文化经历一场巨大的文化变迁,催生出一种新型、新质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这种文化迅速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雏方式.青少年群体对于新生事物天然的认同感使得他们在充分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被其阴暗丑恶的一面诱惑着.本文试图通过探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影响,提供有力的引导策略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促进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深深的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无疑成为网络时代的弄潮儿,网络文化对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交往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并探讨消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之相伴而行的“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各种信息传递网络的立场、观点,造成了网络文化价值趋向的多元化。多元网络文化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环境,它在给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使德育工作面临着冲击和挑战。目前,青年学生应用网络的现状不容乐观,它已经不仅仅只是家庭问题、学校问题,更严重地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