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电视竞争"的时代.不是我要看电视片,而是我要看"好的"电视片.有人形象地把这描述为:今天的电视观众就是一群手拿遥控的人--更换频道,随时随地,任由我心.  相似文献   

2.
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对于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应该上升到观念层面上,即编辑思维应该贯穿与节目创作始终。同时电视也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片的创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表现手段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特技、解说配音等涉及文学、声学、微电子学、影视、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制作一部好的电视片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好的内容以外,电视的剪辑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文学报道是依靠记者的写作能力,讲究遣词造句和语法修辞。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来说,单一的画面就是词汇和短语,而技巧剪辑就是…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作为大众化的娱乐形式,人们对于它的接受最为直接的就是它对人的一种视觉冲击,电视片的画面构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于电视剧的喜恶。而科普电视片拍摄的质量更是与构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将科普电视片拍摄的画面效果安排到最好,永远是科普电视拍摄者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简单讲述拍摄画面构图对于科普电视片拍摄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科普电视拍摄画面的构图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4.
穆洪斌 《新闻前哨》2000,(12):12-13
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称得上是艺术,也许就是创作者在遵循客观真实的前提下,通过主观的努力,创造出一种审美意境并因此而产生一种艺术魅力,这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氛围。古往今来,一些成功的艺术式样无不以此来吸引读者,打动观众,使人留下悠长的回味与思考。当今,作为综合了众多文学因素的电视艺术,已成为广大受众最快捷、最立体的视听感受。而作为电视艺术主流之一的电视片(包括各种样式的专题片和纪录片),更是受众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渠道。如何制作出一部成功(或像样)的电视片,除了所表述的故事本身之外,最主…  相似文献   

5.
电视片是一种运动的视觉艺术,要想使其主题鲜明,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给观众视觉与精神的愉悦,就需要电视摄像记在实践中善于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6.
齐运涛 《视听界》2004,(1):88-88
丰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片《张玲兴和她的三位母亲》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2年度电视社教节目一等奖,这也是该年度全国县级台中惟一的一等奖。该片讲述的是张玲兴和她的三位母亲间发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张玲兴是一位极平常而又不平凡的农村妇女。作为一个丧偶的女人,她不但要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子女,还有赡养三位平均年龄90岁,而且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养母、婆母、续母。生活是何等的艰难!但是,面对艰难挫折,她从不  相似文献   

7.
在各类电视片中除视觉语言外,听觉语言也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态,解说词作为听觉语言的核心和主干是推动电视片主体运行的重要因素。举凡历史文化的阐释铺陈、社会背景的叙述交代等,解说词都加盟其中。电视片的审美情趣也正是由于解说词的“加盟”才得以逻辑地运行。电视解说词既有实用效果又有美学效果,它的美学效果来源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取向。所谓审美取向就是创作主体对语言材料所作出的符合美学尺度的选择。电视片题材的多样化,需要风格各异的电视解说词,有叙事型的、议论型的、抒描型和讲解型的等。尽管解说词的风格各有千秋,但它…  相似文献   

8.
电视剪辑     
洪岩 《记者摇篮》2007,(8):62-63
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片的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表现手段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特技、解说配音等涉及文学、声学、微电子学、影视、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制作一部好的电视片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好的内容以外,电视的  相似文献   

9.
十年间,我有幸参与了《中国营口》等一些电视外宣形象片的创作,从最初的简单加工到后来的复杂制作,品尝到了电视片创作的艰辛与快乐,也从中感悟到电视发展的印记,得到了更多的收获。电视外宣形象片一直以来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典型意义上的传统专题片,但又兼具形象广告的推介色彩,同时它还负载了一定的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0.
姚松平 《新闻前哨》2002,(11):38-39
每个电视编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前期拍摄完成后,面对—大堆素材,便会想到一个问题:这条片子怎么编?这时,你便有意无意进入结构的过程中。不管你做什么类型的节目,你总要表现生活中的—件事或一个人,你不仅需要讲得清楚明白,还要讲得生动活泼,吸引人,感染人。那么,你就得为叙述找到—种外化形式。结构,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外化形式。从总体上看,电视片的结构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布局,就是整体形式的把握;一是内部构造,就是对片中各部分构成转换过渡的把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演进,传统的手法已经无法涵盖电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电视战线兴起的“电视节目栏目化,栏目实行制片人制”,是电视改革深化的产物。笔者担任制片人后,越来越感到这一新型机制对我们编辑记者是一种福音,它既能够锻炼人培养人,又有利于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制片人制是锻炼培养电视人才的科学机制。 现在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看到某个栏目某部电视片的制片人某某某的字幕,行家一看就知道他是这个栏目或这部电视片的负责人,或日“当家人”。就是观众也知道电视片是制作人领导制作的。制作得好与不好,他要负主要责任。事实正是如此,制片人就是某个栏目或某部电视片的全权…  相似文献   

12.
电视社教节目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在林林总总的国外电视节目分类中,很难觅到她的踪影.电视社教节目之所以会被理论界单独作为一类电视节目来界定和研究,是有其时代起因和国情支持的.电视社教节目从我国建立电视台之初便已存在,但其真正发展并呈现繁荣,要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这三十载.  相似文献   

13.
形式多样化是电视社教节目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近年来,创作人员结合电视社教节目传播特点和新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引进新闻、娱乐、服务等节目的表现技巧和手段,不断进行形式创新,为电视社教节目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形式多样化是由电视社教节目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电视社教节目是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节目形态,其特点也就决定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电视社教节目是借助电视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节目形态。因此在节目制作中,既要突出电视自身的特色,使用流畅的叙述语言,并配以简洁的声音和必要的文字;又要根据社教节目的传播特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剪辑是电视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每一部电视作品都是由若干个电视画面组合而成。电视片中若干个不同内容的画面,通过合理组接,构成一个个完整的蒙太奇  相似文献   

15.
社教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社会教育类节目。而如今提到“教育”好像就让人反感,似乎教育就意味着简单地说教。意味着低估观众的认识水平,甚至有的人会问,在观众与电视节目已经形成互动的情况下,社教类节目还有存在的必要么?观众还需要从电视中得到教育么?社教类节目的创作人员自己也似乎想很快摆脱这样的困扰.认为社教类节目应该抛开“教育”,走新闻化,娱乐化的路子。社教类节目的本质在这种认识中一点点丧失。  相似文献   

16.
评论界认为,新时期我国电视片进步的标志,就是一批以纪实手法反映中国人生活、文化状况的纪录片的出现,给电视界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可是,就是这个被圈内人一直看好的纪录片,在现实的电视市场中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况。近10年来,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前行姿态,既充满希望又步履沉重,创作生产的高潮与市场的低谷同时并存,现实的反差迫使我们关注纪录片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毅 《新闻窗》2009,(1):73-74
电视节目是由一系列的画面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镜头是构成电视画面的最基本元素。镜头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使观众能从电视片中看出它们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那是因为镜头的发展和变化要服从一定的规律。只有按照规律来组接镜头,画面才会变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电视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电视片类型,在摄制过程中与常规的电视片是有所区别的:常规电视片当中,音乐是作为画面的辅助来渲染情绪的,而音乐电视则是画面为音乐服务的一种片型。这一特殊要求就决定了音乐电视的画面要服务于音乐,音乐在前,画面在后。音乐电视既不是单纯的音乐,也不是单纯的画面,二者的结合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音乐本身要具有一定的画面感,同时更加要求画面要有音乐感(节奏感)。所以,音乐电视的拍摄,无论对音乐还是画面,都是有着双重标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29日第七届中国电视金鹰电视艺术节在湖南长沙举行。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与中央纪委监察部联合拍摄制作的110集文献电视片《周恩来的故事》获优秀纪录片奖,这是10部获奖纪录片中唯一的由非电视节目专业制作单位制作的电视片获奖。  相似文献   

20.
黄晓红 《记者摇篮》2005,(12):18-19
为拍摄一部电视系列片,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多公里,足迹遍布本溪两县四区的各个村落,采访手记达5万余字……这是我八年电视记者生涯的第一次。这部系列片,就是2003年本溪电视台摄制完成的纪录本溪独特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八集电视片《太子河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