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后勤保障的一部分,明代边军仓储管理主要负责粮饷收纳、仓廒日常管理和粮饷发放等事务.为了消除仓储管理中的弊端,明王朝不仅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管理,而且在管理体制上不断调整,从都司卫所自行管理逐步过渡到户部与司府州县共管.即使如此,明代边军仓储管理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影响到边军的后勤保障,对北部边防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阳 《华章》2011,(31)
开中法是明前期的基本盐业政策,始行于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制度基本完善.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明代边防粮饷的供给问题,保证北部边防一带的长期稳定与安全.虽然开中法正适应了当时明初边防的需要,并在洪武年间得到迅速普及和推广,对整个明代盐业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但它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现拟对明前期开中法实施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特点以及衰落的原因进行论述,最后对开中法这项明代基本盐政作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北部边防中,火器的配备和使用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过程。火器的应用使边军战斗力有所提高,守御能力增强,但火器应用并没有改变明王朝北部边防被动的局面。火器配备、管理方面的缺陷,战术利用的不足以及战略决策的失误都影响到火器威力的充分发挥,使火器应用未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明代北部边防中,火器的配备和使用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过程。火器的应用使边军战斗力有所提高,守御能力增强,但火器应用并没有改变明王朝北部边防被动的局面。火器配备、管理方面的缺陷,战术利用的不足以及战略决策的失误都影响到火器威力的充分发挥,使火器应用未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作为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边防思想对明代边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守备为本”的边防方针、屯田练兵的边防保障措施,成为明代边防的传统国策,他所设计和规划的边防方略使明代边防形成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6.
韦占彬 《邯郸学院学报》2005,15(4):80-82,91
作为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边防思想对明代边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守备为本”的边防方针、屯田练兵的边防保障措施,成为明代边防的传统国策,他所设计和规划的边防方略使明代边防形成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7.
明代边防一直遵循着"守备为本"的方针,逐步建起了以哨探为基础,以传烽为主要预警方式,以截击与应援为保障的边防预警机制。边防预警不仅使沿边守军在敌人入侵时处于临战状态,减少了措手不及的被动,也为边军进行有针对性的军事部署赢得一定时间,同时对保护沿边地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永乐年间,明成祖对北部边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造,不仅使边防指挥系统和沿边兵力部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北部边防的攻防组合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以京军为后盾的分地防御的边防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永乐年间,明成祖对北部边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造,不仅使边防指挥系统和沿边兵力部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北部边防的攻防组合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以京军为后盾的分地防御的边防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汉代边军有着较完备的组织与管理体系。边郡太守是某一区域边防事务的最高长官,其下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掾属系统。边军的构成也是复杂多样,主要是戍卒与边郡正卒,此外还有募卒、谪卒以及刑徒兵等。边军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和必要的精神需求及文体活动。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屯戍组织维护戍卒的基本人身权利与经济利益,不仅提供各种军需及生活物资,还有必要的医疗保障设施。总体来讲,两汉时期尽管在边疆政策上都曾有过失误,东汉的衰亡也与边患直接有关,但中央政府对边军的有效组织与管理一直是汉代边军强大的不二法宝,也是值得肯定的,这对提高边军的战斗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初,元朝势力北撤塞外草原,史称"北元"。北元欲图恢复中原,明朝为加强边防,修筑"边墙"(长城),建立卫所。明朝在与北元保持对峙格局的同时,不断加强北边防御体系建设。洪武二十九年正式设置开平卫指挥使司,将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后东、西两面的防御体系正式联结起来,构成一道外围防线,标志着明洪武朝北边防御体系的建成,也成为明与北元的基本疆界。  相似文献   

12.
明代宫廷的宦官教育始于洪武时期。宣德初,明宣宗在皇宫中设立了内书堂。内书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式的宦官学校,其成立标志着明代宦官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而其用具有高级官员身份且学识渊博的上层知识分子(翰林官)向小宦官们系统传授文化知识,并沿为定制,这在中国封建史上亦属首次,在中国宦官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内书堂培养的众多“知识化”宦官,为宣德以后宦官的全面参政乃至专权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古代任职东北的江南人极少。明朝建立 ,天下归一 ,江浙俊秀脱颖而出 ,一大批有识之士来到辽东 ,担任要职 ,为巩固边防 ,开发东北殚心竭虑 ,功勋卓著 ,得到东北人民的赞誉。本文据东北主要史志文献进行了考证 ,明代江浙任职辽东名宦计 58人 ,其中江苏籍 2 1人 ,浙江籍 37人。作者考证了这 58人的籍贯、职务、任职时间、文采和主要业绩 ,表达了东北人民对他们的敬意 ,亦为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14.
洪武年间明朝与撒马尔罕的关系处于一个平稳发展阶段。洪武初年,明朝为了彻底解决北方的边患,积极发展与中亚大国撒马尔罕的友好关系。同时,撒马尔罕对明朝进贡频繁.且数目巨大,成为西域诸国中与明朝朝贡较为频繁的国家。这极大地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明永乐年间双方友好关系发展到顶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明代从中期开始, 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 立国以来一直困扰统治集团的“北虏南倭”问题更加突出出来。在边防危机的刺激下,出现了大批有关边防史地的撰述。这些作品在思想上具有批判现实弊政, 要求改革的色彩, 在编纂方法上亦表现出丰富、生动、注重文献考实的特点, 与同时兴起的“实学”思潮有一定的联系。而因海防危机引发的海防海权问题的讨论, 意义尤其深远。对中国史学中专史的发展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朝初年,为了稳定辽东边疆,决策者推行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吸引北部少数民族南下定居是其中之一.这个政策开始于洪武年间,经过永乐时期的发展和完善,逐渐体系化和制度化,它具体包括对少数民族各部落的招谕;供给南下定居者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保留官职并永远承袭;发给相当数量的俸禄;有到京师朝贡的特权;来去自由;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等等.到天顺年间,这个政策基本上停止执行,但有些制度如官职承袭、享受俸禄、专门管理等等还在延续,直到明朝灭亡.  相似文献   

17.
明代边塞诗因“南倭北虏”的独特边患形势而称为边防诗,包括以北方边患为背景的塞防诗和以东南海患为背景的海防诗两个系列。明代嘉靖时期作家唐顺之的边防诗正是存“南倭北虏”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因差赴北部边塞而作塞防诗,东南海上抗倭期间创作海防诗。唐顺之的边防诗创作是明代边防诗创作的典型代表,是明代边防诗创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宣府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素有“九边冲要数宣府”的美誉.从战略地位、军事防御力量、镇军的战斗力、督抚级别及受到的优待、驻军数量、军费开支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宣府镇在明朝中前期北部边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善世院作为明初最高僧司衙门,设立于洪武元年正月.牛废于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善世院僧官有统领、副统、赞教、纪化等,为从二品衙门;善世院的职掌,包括甄选名剁住持、统领和管制全国僧人、参与给发僧人度牒等。《明史》等书对善世院记载疏误,后世以讹传讹,需要加以考辨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