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新闻图片造假的社会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造假一直是新闻业难以根治的痼疾.自有新闻业起,新闻造假就始终是新闻业挥之不去的阴影,而新闻业也正是在与新闻造假现象持续不断的斗争中艰难地坚守着真实性这一新闻伦理的底线,维系着社会大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2.
新闻诚信是一切诚信的根基,没有诚信的新闻,大众在依赖公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中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大家对新闻造假现象一直深恶痛绝。作为最能真实地反映现场真实情况的新闻摄影,长久以来大家十分信赖其真实性,然而在新闻摄影中却一直有造假之风,甚至在摄影界一直存在着新闻摄影的“摆拍和抓拍”之争,所以,新闻摄影造假有一定的拥趸,甚至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闻策划是许多新闻媒体的日常工作之一,但不少媒体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策划过度,导致新闻造假的出现,本文结合笔者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从三方面介绍了如何防止新闻策划变成新闻造假。  相似文献   

4.
从提高“造假成本”入手遏制虚假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锋 《今传媒》2006,(4X):39-40
目前,全国新闻界都在大张旗鼓地围剿虚假新闻,但假新闻还是层出不穷。在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中,有些是因为客观因素或作的作风、水平等原因造成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完全是作凭空杜撰、人为制造的。他们之所以公然造假,无非都是利益驱动,名利使然。因此,加大对新闻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他们的“造假成本”,不失为一种打击造假行为,遏制虚假新闻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3位函授学员的习作总体来说不错,题材紧扣部队的中心,反映了部队的训练、人才培养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值得赞赏的一是作者都选择了现场抓拍.这是一种很好的采访作风。作为刚刚步入新闻摄影门槛的学员.从一开始就坚持深入实际、现场抓拍的原则.这对于今后从事新闻摄影工作非常必要。近来新闻摄影界连续出现“打假”行动,说明造假之风对新闻摄影界影响严重.这不光是后期电脑制作造假的问题,摆布导演、组织拍摄更是造假,而且是从采访拍摄的源头造假,是更为恶劣的行径。在这样的背景下,这3位函授学员的采访作风就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新闻失实只能防止或避免而不能“杜绝”。还是改为“防止新闻失实,杜绝造假现象”的提法为好。从最近几年来,所举行这方面的学术讨论会或在新闻刊物进行讨论,多数的提法是:如何防止新闻报道失实或如何避免新闻报道失实,这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这样做的效果是好的。但是,也有的单位提出“杜绝”是不客观的,是不符合实际的。如贾培信、童兵、孙旭培、卢惠民整理的在合吧举行《新闻真实性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中讲到:“杜绝新闻失实、造假现象,新闻单位负有最大的责仟。失实必须更正。”这种提法把新闻失实和新闻造假不加区别混同起来是不客观的。笔者则认为:“防止新闻失实”,“杜绝造假现象”是比较科学的,再加抄袭行为也应杜绝。为什么能够出现杜绝新闻失实的说法呢?笔者则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袁德渠 《新闻传播》2010,(6):111-112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图片造假成为传媒界的痼疾。“周老虎”现形暴露出新闻图片生产领域存在严重弊端,本文通过分析新闻图片造假的类型及根源.探寻新闻图片打假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新闻界都在大张旗鼓地围剿虚假新闻,但假新闻还是层出不穷。在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中,有些是因为客观因素或作者的作风、水平等原因造成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完全是作者凭空杜撰、人为制造的。他们之所以公然造假,无非都是利益驱动,名利使然。因此,加大对新闻造假者的惩罚力度,提高他们的“造假成本”,不失为一种打击造假行为,遏制虚假新闻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视觉传播是数字时代大背景下的核心力量,新闻图片对用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本文以当今新闻摄影造假现象为出发点,对产生造假现象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培莲 《声屏世界》2010,(10):33-33
电视界用各种声画语言手段制造虚假新闻的情况时有发生,概括起来有摆布镜头,导演新闻;采取摆拍的手法导致新闻画面的失真:解说词虚假,添枝加叶,夸大事实;利用摄像技巧和蒙太奇手段造假,移花接木;新闻本源失真,无中生有,以假充真等。新闻造假产生的恶果凸现.新闻打假刻不容缓。但新闻打假并非易事,需要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这些年来同行们和广大读者常议的话题。数码时代的发展和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当今新闻摄影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高时效性的同时,也为新闻图片造假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少数作者功利心重,新闻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学习和钻研精神等,至使新闻图片造假现象时有发生。坚持新闻图片完全真实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必须要做到真人真事,而且要求做到画面的自然、生动、鲜活、准确。  相似文献   

12.
北京电视台7月8日在《透明度》栏目中所播的“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由是,新闻行业在“新闻报道失实”的词语中,又流行一个“新闻造假”。什么是新闻报道失实,什么又是新闻造假呢?它们究竟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3.
读图时代的军事摄影面临空前繁荣的机遇,但摆拍等摄影造假现象却屡禁不止,影响了军事新闻摄影的声誉。摄影造假的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其本质说明了什么、如何纠正这种现象,请看《反对作假,确保军事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虚假报道之所以出笼,一是作者造假,二是编辑不察。对于作者造假,个别细节失实或差错,应该说,是责任心不强导致的;但如果整个新闻事件子虚乌有,那这样的记者就应该退出新闻队伍。不管怎样,虚假新闻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老话重提。虚假报道最终要经过编辑之手才能上版,在"围堵"虚假新闻方面,编辑应该是"有为"的,也是"能  相似文献   

15.
李凌 《新闻世界》2012,(11):49-50
新闻造假由来已久,假新闻不仅侵害当事人的权益,还愚弄受众,同时也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防治新闻造假必须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严厉打击。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职能部门要强化管理,记者要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此外还需要普通民众增强维权意识,行使宪法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新闻造假这颗毒瘤,建立真正的健康文明的媒体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造假问题频出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新媒体造假多发的原因,包括新媒体自身存在乱象、有人借助新媒体故意造假、网络国际化让造假有了更大的空间、过度追求新闻时效等,提出了新媒体编辑应对网络造假的策略,以期对网络环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数码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从事新闻传播的图片编辑来说无论在工作方式还是工作理念上都带来强烈冲击,在面对愈演愈烈的数字图片造假问题时,也对图片编辑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图片造假的根源及危害数码技术的泛滥、新闻道德缺失、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主管部门监管不利是造成新闻照片造假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2004年4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某记者参选普利策奖的照片被检测出造假,为《洛杉矶时报》带来了不小损  相似文献   

18.
吴玉群 《东南传播》2013,(3):127-128
真实、客观和公正地进行新闻报道,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然而,大量虚假新闻的出现,直接侵蚀了新闻的基本价值,更败坏了媒体的公信力。由于其潜在的危害性,"隐性"造假新闻在诸多虚假新闻中的危害性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9.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应当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然而,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各种各样的虚假报道经常不断、失实新闻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除了少量是恶意造假外,大多是因为新闻采编中的方法不当,特别是没能做到用完整的新闻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20.
由新闻摄影造假引发的有关新闻摄影真实性的讨论,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在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更是引人注目。新闻摄影真实性有哪些基本要求,新闻摄影的失实有哪些表现,数字时代如何维护新闻尊严,坚守“真实”这一生命线,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