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辽宁省企业经济信息库中企业技术能力的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内生性,对是否参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参与产学研合作将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若忽略内生性影响将低估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效果;产学研合作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呈U形关系;此外,产学研合作主要通过提升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来促进企业创新,但其不能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的效率,即参与产学研合作会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边际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收集20所中国纺织高校1985—2021年发明专利,深入分析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开展情况与发明专利转化绩效间关系。研究结论发现:首先,中国纺织高校产学研联合专利申请与专利转化均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但是转化专利占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的比例较低;其次,高校产学研合作广度与深度负向作用于整体专利转化数量,而合作多元度则对专利转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再次,高校产学研合作广度与深度对其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存在显著倒U型影响,但产学研合作多元度对其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数量与其转化专利自身产学研合作广度、深度与多元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7260家上海市企业2008—2010年期间的研发活动数据对企业R&D的表现进行了探究,采用两阶段的方式研究影响知识成果产出(以专利作为表现形式)的因素,以及知识成果产出对经济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层面R&D资金投入对当前阶段的专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决定企业经济产出的因素中,专利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大部分会通过企业的科研效率表现出来;R&D资金投入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中通过专利形式实现的部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例,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对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理距离对专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对新产品产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学研合作促进政策应根据不同创新目标而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例,采用专利与新产品为因变量,构建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对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理距离对专利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对新产品产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学研合作促进政策应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对新产品创新绩效提升的积极作用,区别对待以专利或者新产品为技术创新收益占有方式的不同产业,并鼓励以"为我所用,不一定为我所有"的方式撬动外地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6.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江苏省2005-2019年间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专利合作数据,分析不同时期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 揭示:在不同阶段,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表现出明显的演化特征,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不断增加,同时网络中心势降低,合作子网络增多;高校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围绕高校形成了多个合作子网络,而且有越来越多高校参与产学研专利合作,形成多中心合作网络趋势.因此,提出在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中,需要重视高等院校的作用,同时需要重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促进产学研创新的集群式发展,需要识别与发现产学研创新主体潜在关联的技术主题,使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出更多有助于企业创新所需的科学技术成果、企业更容易找到适合的研发合作对象。基于核心专利集识别专利技术主题,以机构-技术二模共现网络分析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似技术主题,据此分析和研究产学研关联创新的热点主题和潜在合作对象。并对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相关专利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樊霞  黄妍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8,39(1):34-44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在运用平均技术共现率(MTCR)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MTCI)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共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同基本特征下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企业-企业合作专利、企业单独申请专利的技术共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技术领域以及不同国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发挥产学研合作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考虑不同技术领域特点和区域政策的情景差异,从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探索了涵盖项目对接、合作研发、试验试制和产业化四个阶段产学研合作创新全过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期间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左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约为3年;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的合作方式以及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条件下,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是有显著差异的;知识资源互补性、合作声誉、沟通交流以及合作态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科研实力和地理距离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的推动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不仅促进科研,也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在中国台湾地区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中国台湾地区科技职业院校八大学科分类为例,探讨其产学研绩效(专利、论文和科研课题立项),实证分析中国台湾地区技职高校学科分类的产学研成果和分布。结果表明,农学院、工程学院获得政府拨款和产业基金最高,其专利产出和高质量论文产出也相应最高,体现了这两类学科在产学研成果上紧跟政府和产业需求,也从侧面体现了政府和产业的推动对高校产学研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