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高歌 《知识窗》2013,(14):36-37
艺术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儿童的歌唱兴趣,是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过早地介入技术教育,会使儿童觉得机械、无趣,无法让儿童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对学习音乐失去兴趣。在儿童歌唱过程中,音准和节奏是歌唱的骨骼。所以,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巧妙有机结合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歌唱需要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指挥的协调统一,具体为呼吸,吐字,声区,气息运用等等。歌唱水平的提高的关键是意识对人体指挥的熟练性以及相关肌肉的锻炼。  相似文献   

3.
意识对人体有两种指挥方式:直接指挥与间接指挥.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直接意识,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间接意识.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歌唱需要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指挥的协调统一,具体为呼吸、吐字、声区、音色、音高、气息、共鸣等等的协调统一.歌唱水平提高的关键是意识对人体指挥的熟练性以及相关肌肉的锻炼.个人修养也是歌唱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是抽象的事物、歌唱者需要运用感觉意识、想象、意志、情感等心理手段,对歌唱与发声的生理机能进行调节与控制.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树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张利敏 《科教文汇》2008,(9):189-189
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括动。可是,绝大多数同学步人中学时都没有良好的歌唱状态,走到讲台上面对大家唱歌总是腰直不起,头抬不起,腿站不直。也有些同学面红耳赤,羞涩忸怩,不敢面对大家,歌唱效果很不好。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这是摆在我们中学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良好歌唱状态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它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的最初阶段。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自发的歌唱逐渐为更高形式的自觉歌唱所替代,而歌唱艺术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声嗓音歌唱音乐声响。所以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提高歌唱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连有华 《科教文汇》2010,(5):133-133,137
语言既是歌曲创作的依据,也是歌曲演唱的基础。歌唱是语言的艺术升华,语言的处理要服从于歌曲艺术表现的需要。只有明白了它们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在歌唱表演中才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8.
吴蓓蓓 《科教文汇》2008,(29):192-192
声乐是借助于歌唱性的语言动作与形体动作来创造和展示艺术形象的一门舞台表演艺术,歌唱者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歌唱技巧和充沛的歌唱情感,更需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文章主要阐述了心理因素在声乐表演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产生不良心理因素的主要原因及调整对策,强调了心理因素是影响演唱者水平发挥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丽 《科教文汇》2011,(11):173-174
歌唱中不能没有呼吸。胸腹式呼吸法是歌唱中大多数人认为最可取的一种呼吸方法。要想很好地利用胸腹式呼吸法来提高歌唱水平,必须高度重视吸气时的状态与呼气时的状态,了解呼吸方法和进行呼吸训练。  相似文献   

10.
吕淼 《科教文汇》2013,(20):112-113
声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演唱者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需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其中,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唱成功的前提,因此,合理地运用歌唱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一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分析和学习能力,并把加强歌唱技巧的练习、注重舞台表演的实践作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必经之路,从而有利于歌唱者增强演唱信心、丰富演唱经验,发挥心理活动的积极作用,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培养演唱的能力和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人声歌唱的最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大和美化。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在这其中,呼吸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歌唱时的呼吸,有别于生活中的呼吸。它是需要歌者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培养、锻炼才能拥有并运用自如。因此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训练和使用它。  相似文献   

12.
意识是正确歌唱的灵魂,声乐技能技巧都是靠意识来控制发声器官,意识指导的正确与否完全是通过声音效果和演唱效果进行判断和检验的。所以,歌唱艺术中要注意形成科学的意识能动性,来完善提高艺术水平。一、呼吸、发生、共鸣、吐字的能动意识在歌唱艺术中,呼吸、发声、共鸣、吐字、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呼吸是歌唱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孙志贤 《科技风》2011,(5):206-207
声乐练习是提高学生基本功和声乐技能的基本要求,本文从声乐练习的步骤,发声练习的起音,有效途径以及歌唱的语言,歌唱通道的建立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歌唱与呼吸     
孙旻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64-164
呼吸是人们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歌唱的动力和基础。歌唱中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要比生活中的呼吸夸张,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人的本能,是下意识的,比较平静,气吸得少而浅,呼气也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而歌唱时的呼吸则要求吸得快、吸得深、吸得多,呼吸要呼得慢,呼得平稳,要有严格的控制。要想唱得好的声音,必须要有好的,即合理的呼吸方法予以支持。良好的呼吸为歌唱提供了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条件,有人讲:“歌唱就是呼吸”,古人也有“善歌必先善调其气,氤氲自脐问处”的说法,从古到今,从事歌唱的人都很重视呼吸。我国的戏曲在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训练学生嗓音,提高学生歌唱能力使学生早日成才,是声乐教师研究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方法,纠正学生不科学的声乐理念,是学生走出声乐学习的误区,打开歌唱艺术大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刘文燕 《科教文汇》2008,(20):163-163
意识是正确歌唱的灵魂,声乐技能技巧都是靠意识来控制发声器官。意识指导的正确与否完全是通过声音效果和演唱效果进行判断和检验的。所以,歌唱艺术中要注意形成科学的意识能动性.来完善提高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燕 《科教文汇》2012,(4):143-144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不仅要提高演唱的技能技巧,更要加强对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从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描述了歌唱心理与声乐学习、演唱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方爱兰  李淑珍 《今日科苑》2009,(24):128-128
在声乐教学中对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在建立了正确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某些调整,既不影响美好的声音,又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良好的演唱风格的形成,是歌唱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文化内涵,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并确立的有利于自己歌唱的形式,是艺术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时代呼唤着艺术,艺术也在奋力讴歌时代。歌唱作为一枝最容易深入人心的艺术奇葩,绽放出了从未有过的绚丽光彩。应运而生的群众歌咏活动也遍布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歌唱,需要放开歌喉抒发自己的情怀,针对如何做好群众歌咏活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能够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是极其重要的,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歌唱的质量,不正确的呼吸会给歌唱带来障碍。呼吸的运用是声乐专业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一切方法和技巧的基础,是发展歌唱能力的起点,更是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之一。从不同侧面对呼吸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明了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