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社会和时代的必然趋势,而牧师角色转变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本文从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向信息平台的“搭建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的首席”;由过程的“实践者”转向结果的“反思者”;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向“研究型学者”;由课程资源的“依赖者”转向“开发者”;由台上“演员”角色转向后台“导演”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唤起广大科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要实现“教”与“学”的行为和评价方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要求教师必须实现角色上的三个转变:从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转变;从实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知识的传授向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和变化以及在这种新的变化大背景下高职高专教师所要做的各种角色调整。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高职教育理念的变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权威形象向合作者的身份转变;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要由考核结果的反馈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教师应由学习纪律的维护者向情感的凝聚者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者转变。  相似文献   

4.
变革时代呼唤新型的教师教育,新型教师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角色的转换。当代中国教师角色转化的四大趋势是:从“传授”向“促进”转变;从“权威”向“合作”转变;从“复述”向“研究”转变;从“技术操作范式”向“人性化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严权 《教育探索》2005,(2):120-12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对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不得不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由教材的执行转变为课程的开发、研究和评价;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型教师;由教学的孤立转变为教学的合作;由应试教育的执行转变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型教师。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也是一种冲击。作为承担基础学科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师应自觉进行角色转变,做到从“师本”向“生本”、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向平等的“参与者”、从劳动的“个体性”向“合作者”、从“教书匠”向“科研型”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相互作用,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角色调整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教师要努力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使之适应形势的需求;实现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向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实现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21世纪,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由传递知识的“搬运工”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转变;由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复制向创造力的激发转变;由专业浅显的教书匠向“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转变;由领导和管理向学生的合作转变。班主任如何提高教育管理的工作艺术性是摆在所有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标准,这些理念和标准引发了教师角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责任,只有教师的角色由权威意识向平等意识转变,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由个体劳动者向教育合作者转变,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试论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应当由专门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这一角色向教育、管理、心理健康的保护、学习、研究和改革等多种角色转变。而这种转变,只能靠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来进行,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然而,如何“扮演”多重角色、如何辨别“权威者”角色以及如何理解新角色中的“新”等等都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教师走出困惑,更有利于课程改革进一步地深化。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应实现两大转变,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教学的“研究者”;教材不仅是“知识”,更是“范例”;教室不是单纯的“讲课室”,而是“实验室”。其次,转变行为方式: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老师应创个人教学风格,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王进杰 《青海教育》2003,(10):78-7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仅从知识传授者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新变化:如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等等。  相似文献   

15.
当代网络教育对传统教师角色的严峻挑战,要求现代教师实现教师角色的现代转化,由“一元权威”到“多元权威”,由“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由“师倨生恭”到“师生平等”;由“单重身份”的教育者到“多重身份”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6.
熊莲  吴绍琪 《青年教师》2005,(11):40-41
课程改革的推进引发了一场转变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新课程强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引导和参与。这一理想状态所呈现的美好前景实际上内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即以“旧我”直面“新我”,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变革,面对新教材新教法和早已习惯了传统教材、教法、学法的“老”学生,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成为广大教师最大困惑。有人说,由过去的“接受型学习”向“自主、探索、合作型学习”转变,决定了教师必须由单纯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促进者、合作者转变。  相似文献   

18.
创新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转变;由单纯的育人者向既育人又育己的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转变。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反哺”使教师权威受到冲击,主要表现在心理权威的弱化、知识权威的削弱、制度权威的退化和角色权威的转变。教育和教学都需要教师权威的外在维持,要重构教师权威,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努力:一是正视“文化反哺”,保持开放心态。二是作好角色转换。三是向学生学习。四是塑造人格权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创新”这一概念入手,分析了创新教育的意义和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而讨论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如何实现由传统型向创新型教师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