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选择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方法,比较研究不同风力发电机及由不同风机构成的大型风电场在随机风条件下,对系统电压及无功潮流的影响,揭示了恒速恒频、变速恒频风机输入随机风后,无功功率波动的不同性质。采用psat、Bpa仿真软件,分别对简单风电系统及大型并网风电场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大型风电场并网后,随着风速的随机变化,将对系统电压、相邻火电机组无功功率构成随机扰动;分别由恒速恒频和变速恒频风机构成的不同风电场,其对系统电压影响的随机程度不同。结论是进一步研究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的基础,能够为大型风力发电场的规划建设、并网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风力发电可以有效地利用风能,我国的风电事业高速发展,但是仍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问题首当其冲。只有通过对各种风力发电机自身及其并网方式的研究,才能在实际中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并网方式。本文对当前各种类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进行初步探讨,指出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在并网时对电网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不断改进现有的风电并网技术,减少对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欣  高骞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33-33,35
在当今世界各种风力发电技术中,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因具有风能利用率高的特点而逐渐成为风电技术的主流。由于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大,使电力运营商对风力机组的并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即是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本文在分析了现行风电机组并网导则的基础上,首先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运行状况作理论分析,提出采用Crowbar电路来保护转子励磁电源和发电机本身的方案。然后在MATLAB/Simulink建立的风电场模型中进行仿真以验证其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有效限制电压跌落时转子回路产生的最大电流,保证系统各元件的安全,同时也证明了故障期间风电机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发电机的使用数量随之增加,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是供电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发电机组。做好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分析与研究是有效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转,进而保障电力输出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一般都是采用交流励磁,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电网的电压和发电机转速实现转子励磁电流大小的调节,进而保证输出电压满足并网的需求,实现顺利并网。首先对风力发电的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指出了风力发电机的并网要求,提出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并网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无功功率是影响异步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SVC是一种重要的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文章从分析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性、SVC的工作原理入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对SVC改善异步风电场并网运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风力发电场不断接入内蒙古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简化模型对风力发电机对电网动态特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特性及调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的合理化建议,有助于促进内蒙古电网风力发电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采用永磁电机作风力发电机实现最大功率输出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发电机转速,使风力机按照最大功率点跟踪方式运行。在考虑电机损耗和变频器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最优定子电流矢量控制使发电机输出最大功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目前主流的风力发电机组和风机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风力发电原理和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指出了风力发电机的发碾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并网型异步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及启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异步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研制的要求,按照发电机惯例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其并网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风力发电机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向阳芳 《今日科苑》2009,(23):117-118
目前大多风电场仍采用普通异步发电机为发电技术的恒速恒频发电系统,根据异步发电机的一些特性,探讨它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电压质量的影响,结合传统的电压偏差问题的解决方法,采用不同稳定电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在保证其自身可靠运行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维持并网地区电压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本文对由双馈式风电机组构成的并网风场进行分析,首先构建了双馈风电机组的简化数学模型,然后分别研究了恒功率因数和恒电压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并且通过绘制各控制方式下的PV曲线,进一步分析了风场在两种运行方式下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从双馈风场的运行角度,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分析依据。通过对风速扰动和无穷大电网电压跌落两种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双馈机的恒压运行方式在参与系统无功调节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世界范围内风电装机容量一直在增加.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介绍风力发电的并网条件及并网特点,不同风力发电机与电网的并入方式;介绍风电并入电网对电网的影响和我国的电网结构及内蒙古地区电网的大概结构.  相似文献   

13.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力发电技术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发展蓬勃。随着技术不断的成熟,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风电在电网中占的比重也持续升高,大规模风电场和地区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愈发显著。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变流器效率高、容量小、并网功率灵活的优点,成为目前风力发电方向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双馈型风力发电机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大,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愈加显著。电力系统对并网风力发电机在电压跌落故障下的不间断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DFIG瞬时电网故障越来越多的研究都集中在低电压穿越技术上。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网电压跌落对DFIG运行的影响,提出了DFIG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运行的控制目标,总结、评价目前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并指出了DFIG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优化方向,展示该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发电机的变频装置技术的成熟运用及制造成本的不断下滑,在风电机行业中,对于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该机型的变速恒频发电形式,可在额定风速高于实际风速的状况下,最大限度的对风能进行利用,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本文就风力发电机对配电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为并网控制技术创造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通过分析目前风电场所选用的不同类型风力发电机组,并对不同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进行探讨,指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及并网对供电系统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如今智能电网建设中,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但是,风力发电由于其特有的动态和随机特性,给电网运行的电力电量平衡、调峰调频以及电压及无功控制、潮流及稳定性、电能质量和二次系统等方面带来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小型风力发电机接入电网目前所遇到的瓶颈对于更好的利用风力发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汽轮发电机定子匝间具有支路环流特性,在相电流过零点附近出现扰动死区,需要对电流极性进行对数复频分析面试线死区扰动补偿。提出一种基于永磁阵列分析的汽轮发电机矢量扰动补偿对数幅频分析方法,算法采用永磁阵列分析方法,将汽轮发电机的功率估算值回馈给指令电压抵消扰动,实现在线死区补偿,计算汽轮发电机的磁偶极子距反射面的距离,提高了发电机的对数幅频效应和控制性能,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优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该永磁阵列矢量扰动补偿方法,实现永磁阵列汽轮发电机矢量扰动补偿对数幅频分析,电流低次谐波含量明显减小,电流波形正弦度得到改善,THD从3.3%下降到2.6%,控制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叶片不平衡故障的监测、保证风力发电机可靠运行,设计了风力发电机叶片不平衡监测系统。首先设计了同步采集风力发电机的转速、电压和电流信号的装置系统,然后根据所采集的数据采用基于阶比分析的不平衡故障分析方法,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对风机的功率、转速和转矩等信号进行重构,并对故障特征进行提取,实现叶片的不平衡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针对地区电网提高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通过模态分析找到电网的关键线路和关键节点。关键母线是电网存在的薄弱点,关键节点是电压无功灵敏度大的节点,进而确定无功补偿的最佳位置。结合无功优化技术,在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同时也兼顾到电网经济运行。中长期电压稳定方法用来检测电压在不同故障扰动情况下的动态电压稳定特性。通过在莱典型工业负荷为主的地区电网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能够针对电网弱点提出合理建议并有效地提高地区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