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本文从爱情悲剧的根源、主题思想及艺术美等方面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经典悲剧进行比较来解读人类最经典最永恒的话题——爱情。  相似文献   

2.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见证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真爱的不懈追求。由于社会、时代、家庭等观念的束缚,他们的爱情经历了此岸之恋的梦想、此岸之恋的幻灭、彼岸之恋的慰藉的历程,进一步诠释了爱情的永恒性和真爱的跨时空性。  相似文献   

4.
在中外文学名著中不乏对生命、爱情、自由的诠释,其中的故事经久不息,传唱至今,主要是因为作者赋予了主人公对生命的领悟、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独特魅力、自由的巨大力量以及爱情的别样壮美。本文通过对《罗密欧与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卡门》三部中外文学名著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对生命、爱情以及自由主题进行诠释与论述。  相似文献   

5.
起源于浙江宁波鄞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与《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梁祝》传说历史悠久,流传中外。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特别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电影在1954年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招待外宾放映后,以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更加轰动世界。之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问世,再次轰动世界。 《梁祝》传说,大约形成于三国以后六朝以前的东晋时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可考证的,最早的是1400多年前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是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虽然都是一往情深,但他们的爱情都很艰辛,为了维护自己真挚的爱情,他们都同长辈作了斗争,结局都双双殉情。这两部作品虽然相似,但是两部作品从人物性格,对悲剧命运的抗争,悲剧结局的差异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耳熟能详的两部爱情经典故事进行对比和探析,管中窥豹,以示坚贞爱情的矢志不移。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都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当时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腐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和落后而顽固的封建势力。他们的爱情故事均饱含着爱与痛的双重火焰的烧灼与锤炼。  相似文献   

8.
蝴蝶的爱情     
田华黎 《成才之路》2010,(36):65-65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的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被誉为《蝴蝶的爱情》,成为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了。  相似文献   

9.
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  相似文献   

10.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经典爱情悲剧在展现悲剧母题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入手,运用中西悲剧理论分析这两部名著悲剧人物,悲剧情节结构和悲剧意象,这将有助于中西悲剧文化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9,(4):14-17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地区流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与我国传统的"梁祝"故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传播变异与大瑶山地区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境遇、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审美习俗密切相关。《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的变异传播也是民间文学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2.
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故事。五十年代末,上海音乐学院两位年轻的学生何占豪、陈钢,以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为素材,择取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情节,写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似文献   

13.
作为民间悲剧的典型代表,《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传说积淀着民众深沉的悲剧意识.四大传说渗透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为浓重的爱情悲剧意识和高扬的悲剧精神两个方面.四大传说悲剧意识的生成与民众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民间文学的孕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阳 《语文新圃》2010,(8):15-16
为什么除了《红楼梦》以外,中国历史上普遍缺少真正的悲剧? 譬如,可以来比较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的爱情题材,一样有情人难成眷属。前者,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天崩地坼,黯然销魂,成为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可后者呢,草桥结拜,十八相送,  相似文献   

15.
1978年我国音乐家小组赴西德访问第一场演出结束时,当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一个音符还在音乐大厅内萦绕尚未消逝时,观众席上爆发雷鸣般掌声,久久不能停息……许多观众惊叹道:“简直不敢相信,中国竟然有这么好听的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光在西德引起了轰动,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性而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大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及小提琴演奏家的赞扬。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最为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优秀作品。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不论是到国外演出,还是举办个人音乐会,无一例外地演奏这…  相似文献   

16.
蝴蝶舞蹁跹     
【引语】在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蝴蝶是美的,中国人对蝴蝶有着特殊的情结。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男女主人公殉情后,灵魂双双化为蝴蝶,蝴蝶成为追求自由与爱情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明天和自由的向往;庞龙演唱的《两只蝴蝶》曾风靡大江南北……这小小的蝴蝶还能怎样演绎呢?  相似文献   

17.
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为例论述对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据文化中国网消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描写这一题材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但朝鲜文艺工作者将这一中国东晋时期的民间传说改编成歌剧,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朝鲜版歌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朝鲜著名的血海歌剧团创作,该歌剧团去年曾在中国巡演朝鲜版歌舞剧《红楼梦》,引起强烈反响。自去年10月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越剧迷。 对越剧的喜爱,应该是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那一折《楼台会》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作曲家陈钢、何占豪,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古老传说为题材、以越剧曲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音乐精品。长期以来,教师在介绍该曲时,更多关注的是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故事和作曲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