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园互动”栏目一直是我们成功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的有力保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在“家园互动”栏目的设置上特别注重调动家长参与创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家长、小朋友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三年来,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分别创设了不同的板块供幼儿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我班的“家园互动”栏目中闪亮登场,让孩子成为栏目中最亮的星星。  相似文献   

2.
奚芳 《今日教育》2006,(4):36-37
自从建立起了班级博客,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又多了个新渠道。为了使班级博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通过调查,我对班上能够上网的家长进行了统计。有针对性把这些孩子的情况在“精彩瞬间”、“家园互动”、“班级新闻”、“孩子叙事”等栏目上传递,这样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在“孩子叙事”栏目里,我把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点滴写成一段段小故事,家长特别喜欢。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掌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我班开设了《快乐家园》家长专栏,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快乐家园》包括了“课程单元说明”、“一周教学计划”、“育儿知识”、“孩子学会了”、“感谢与分享”、“请您帮助”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充分发挥其实效,使我班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课程单元说明”是让家长了解孩子每月学习的主题内容和对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家长在了解其主题实质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丰富…  相似文献   

4.
班级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的场所,班级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无疑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欣赏而且隐性地为孩子身心发展、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创设中我们注重了四个方面:一、重新定位环境价值,让环境"说话"。二、用主题墙体现互动,让幼儿与环境对话。三、围绕主题活动,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四、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将班级环境创设成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班级“家园互动栏”是家园沟通的桥梁,也是向家长传递课改信息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到幼儿园班级教育的各项信息,同时也是进行有效家园互动的最有效的平台.家长的参与既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资源,帮助幼儿园分担教育工作,又能促进家园的有效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学习,让每一个幼儿能在幼儿园和家庭所形成的合力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基于以上班级家园互动栏的重要性及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我这一个学期来对小班保教工作的经验所得,对如何激发家长对家园互动栏的兴趣;家园互动栏的设计;家园互动栏的内容;板块内容的选择和制订等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如何让家园互动栏“活”起来,构建有效的家园互动有了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奚芳 《教育导刊》2006,(4):56-57
自从建立起了班级博客,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又多了个新渠道。为了使班级博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通过调查,我对班里能够上网的家长进行了统计,有针对性地把这些孩子的情况在“精彩瞬间”、“家园互动”、“班级新闻”、“孩子叙事”等栏目上传递,这样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在“孩子叙事”栏目里,我把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点滴写成一段段小故事,家长特别喜欢。一天,一位署名“Y ongxin”的家长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是鼎鼎的爸爸。看到老师写的鼎鼎的小故事,真不错!感觉孩子一天天懂事了,真辛苦了老师!在这里说声谢谢!老师,你能多说说鼎鼎在幼…  相似文献   

7.
边洵 《学前教育》2009,(4):46-47
幼儿园的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依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感受,我切身体会到“家园共育”栏目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栏目创设的主题定位很关键。栏目主题不仅要设置恰当合理,同时还要吸引家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在形式上给予家长和孩子们参与的机会,使家长能够从栏目中真正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以及老师付出的爱心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班级自然角就像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智慧角。幼儿园班级自然角的创设和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那么,在创设班级自然角的过程中,如何让自然角成为家园共育的桥梁,体现家长资源的教育价值呢?  相似文献   

10.
点将台     
“点将台”是我在《家长园地》“每月话题”中开设的一个小栏目。以前的“每月话题”是老师向家长定期介绍一些科学育儿方法,家长只是阅读,达不到家园共同交流探讨的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才能打破它的局限性,使其成为家园沟通的桥梁呢?我便开设了“点将台”这个小栏目。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出每月话题后,“点将台”里点出某位幼儿家长的名字。家长看到后,针对这个话题就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写成文章,张贴在“点将台”栏目中,使老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例如:针对我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必须密切家园联系。我园设立的“家园联系卡”,收到较好的效果。“家园联系卡”每个幼儿一本,老师可通过联系卡向家长通报教育要求和孩子在园的表现,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了解孩子在家情况等。孩子回家时,把联系卡带上,由家长在上面填写孩子在家的情况,或提建议和要求。孩子来园时,将联系卡还给教师。“家园联系卡”不受时间、距离的限制,可以保持家园的经常联系。此法深受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家园联系,发挥幼小衔接学习环境作用的途径1.网络沟通利用上海学前教育网建立班级主页论坛和QQ群、微信、飞信,为家长、教师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发布幼小衔接环境创设中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有意识地从规则、交往、责任等方面观察、引导孩子。同时指出家长在幼小衔接环境创设中的不足之处。如有个别幼儿布置的任务一直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21世纪,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连五六岁的孩子都会使用电脑。我们荣怀幼教中心每个教师都在优势网上开通了教育博客,班上大部分孩子也都开通了幼儿博客,经过4年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幼儿博客的开通,让我们对家园沟通的模式进行了新的审视,本文重在谈如何借助幼儿博客的优势,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让幼儿园走进家庭,让家庭走进幼儿园,使家园联系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为实现家园沟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家园共育”在幼儿英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家园合作更好地促进幼儿英语教育?如何在幼儿英语教育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一、抓住一个关键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然而,要让家长主动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并进行配合,一直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就要抓住一个关键“幼儿”。“幼儿”是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的关键,双方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幼儿英语教育中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就会事半功倍。如为了让家长理解幼儿英语的…  相似文献   

15.
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家长的呵护,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师应寻找原因,积极创设环境、树立榜样、创造机会,让家园互动起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感受快乐,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期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幼儿园的工作.首先要做好家园共育这一环节。家园工作要与家长密切沟通,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帮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成立班级家委会”,挖掘家庭的教育资  相似文献   

17.
金丹 《教师》2013,(36):17-17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有效达到家园同步、共育、同构。多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一直在探索家园共育新思路,摸索着、实践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挖掘家长内在的潜能,将传统的教师和幼儿的双向互动变为家长、教师和幼儿的三方互动。于是,各种转型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我园依据纲要精神,树立大教育观观念。体现“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互动共育,促进发展。我园“打开幼儿的大门,让家长走进来,让家长了解幼儿,让家长关注课改!”潜心探索、探究“家园、社区”共育。第一招家园沟通的“小灵通”———《家园联系册》。虽然填写《家园联系册》无形中增加了老师、家长的工作量,教师每周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为每个幼儿填写在园各方面较为典型的表现,同时家长的填写也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实践证明,《家园联系册》很受…  相似文献   

19.
徐丽娟 《学前教育》2009,(12):38-39
家园互动指的是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目的是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和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班级中,家吲互动的方式非常丰富,有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手册、幼儿成长档案,还有短信平台、班级论坛等等。  相似文献   

20.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教育实践证明: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近几年来,我园遵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边”活动,使家园配合更加密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议家长会议可以由园长召开,也可由各班老师召开。我们在工作中着重强调了班级家长会,因为它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便于听取家长们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如开学之初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教师可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让家长参观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上课方式、幼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