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早行世的诸葛亮著作本子,是《三国志》作者西晋陈寿所编《诸葛氏集》24篇,但约在南宋初,这个本子就已残缺不全,再后竟至散佚。今天我们看到的诸葛亮著作的本子,则是明清两代学者辑佚重编的,从它们中已看不出陈氏《亮集》的面貌了。于是,人们对它的成书、体例、收文等情况或存有异议,或不甚明了。鉴此,笔者在近年撰《诸葛亮集笺论》时,对陈寿编《诸  相似文献   

2.
董杰  董伟 《现代语文》2002,(2):31-31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一个大隐,非要劳动刘备跑上三次才接见,又不想出山,非得搞得刘备哭哭啼啼才勉强答应。在此,一个文人的那点要求尊重的心理是得到充分实现了。然而事实如何呢?当年诸葛亮和老弟诸葛均避乱南阳时,并非如《演义》中所言就是哥俩,他们还带来了一姊一妹。《演义》中讲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第三十八回)大概是溢美之辞,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想来他的姊妹长得也不差。当时襄阳一带有位庞德公,乃天下名士,受其评判者俱可大名骤显。当年布衣诸葛…  相似文献   

3.
三气白骨精     
三国时期,唐僧师徒来到蜀国。一个卖报童喊道:"卖报啦,卖报啦,最新出版的《三国志报》——刘备三请诸葛亮,大新闻啊.快来看看啊!"悟空对唐僧说:"师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咱买份《三国志报》看看吧!"唐僧点点头,悟空揪起八戒的耳朵:"呆子,拿出你那两文钱来。"八戒不情愿地把手伸进口袋:"猴哥,我就这一文钱了,剩下的钱你找沙师弟要吧!"说完他就准备溜。  相似文献   

4.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其所撰《诸葛氏集目录》,言所定《诸葛亮故事》凡二十四篇,又具体开列了二十四篇篇目。实则《诸葛亮故事》就是《诸葛氏集》(《晋书·陈寿传》记为《诸葛亮集》)。陈寿所编辑的《诸葛亮故事》(《诸葛氏集》),是有"事"有"文",即将诸葛亮的"故事"连同其文章按事类编辑成集。今从《诸葛氏集目录》以及古注类书尤其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可以考见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名垂宇宙,最为中国人所熟知。史料中记载了他的形象。《三国志·诸葛亮传》:“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姓源韵谱》称“诸葛亮身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槁,文理润泽”;裴启《语林》写他“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挥三军”。我们从这些零星的描述中,只能了解到他的神态相貌,而对他的服饰却知之甚少。而我们今天所知的诸葛亮服饰是后人“创造”出来的,他那“纶巾道衣”的形象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在《读写参考》第9期看到了文章《诸葛亮必败》,读后感觉甚无道理,自己的毛病总往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身上推。今天,我就来驳斥一下“诸葛亮不讲信用”这一观点。先声明一点,此文就像《诸葛亮必败》一样,是据《三国演义》的内容而论的,如果据《三国志》《魏略》等而论,想必大家会拿石头砸我。先说荆州。荆州是东汉末年最大的两个州之一,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一,荆州是军事要地,有着相当好的地理位置。当时,曹操虎踞北方,孙权稳坐江南,而荆州正位于二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曾说:此用武之地。第二,…  相似文献   

7.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汉水流域的《沔水》与《江水》、《渭水》一样,均占三卷篇幅,将汉水视为文化大河,更为重要的是郦道元曾在汉水上游考察过。因此,《水经注》中的诸葛亮遗踪文化价值,远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之上。郦道元虽是北朝人,以曹魏为正统,但对南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格外崇敬。在汉水中游的襄阳,郦道元着重描写了诸葛亮隐居待时期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在汉水上游的汉中,郦道元则重点考察了诸葛亮北伐曹魏时期的山川形势。总之,《水经注》对汉水流域诸葛亮文化遗踪的考察和记述,完全可以弥补陈寿的《三国志》中无"地理志"的缺憾。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后,我曾跟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就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话题多次交谈,唐国强喜欢用“万古凌霄一羽毛”形容自己对诸葛亮的认识。我对他说:你能把诸葛亮演这么好,正是你认真学习古典文学的结果,是古代文化浸润的结果。《三国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从《三国演义》开始,中国小说出现一个专门的  相似文献   

9.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三国的时候,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对蜀主刘备非常忠心,刘备也非常器重他,临终前曾对他  相似文献   

10.
杨静静 《语文知识》2012,(1):76-77,92
朱熹不光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见解深刻、思想独特的史论家。其三国史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诸葛亮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三国志》中,诸葛亮仅仅是重要人物之一,地位在曹操之下,顶多与刘备、孙权并列,是普通的"人",而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一度被异化为智谋之"神"。诸葛亮由"人"到"神"转变,是逐步提升的。而影响这一转变的关键一环便是朱熹。朱熹论诸葛亮较前人更加务实、深刻、独特。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 ( 1 81——— 2 3 4 ) ,字孔明 ,号称“卧龙”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人。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他“亮少有逸群之才 ,英霸之气 ,身长八尺 ,容貌甚伟”。他先帮助刘备建立帝业 ,后又辅佐后主刘禅。曾试图“兴复汉室” ,完  相似文献   

12.
一、从诸葛亮看三国故事的流传非始于唐代 几乎所有《三国志演义》的研究者,根据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句子,都认为三国故事在唐代已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实际上,从诸葛亮的故事来看,它是在诸葛亮死后就已经开始广泛流传了。《三国志·诸葛亮传》所附陈寿上表云:“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共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南征,对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甚巨。根据《三国志》等史籍所记及一些历史遗迹考察,诸葛亮不仅到过云南,而且还到过楚雄境内,今楚雄州若干旧迹可以映现。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的流传,特别是大型电视连续剧的播放,不仅中国大陆,而且整个华文圈内,几乎没有不知道诸葛亮的。中国文化系统中,他是一个大智大悲的典型,具有挖掘不尽的精神财富。尽管有的敬重他的政治谋略,有的敬重他的扶汉精神,有的敬重他的人格力量——人们的精神需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交通运输工具 ?由于缺乏可信的史料记载 ,1 0 0 0多年来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中的《作木牛流马法》进行研究 ,宋人高承认为 ,“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 ;流马即今独推者 ,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即把木牛流马俱视为“两种适宜在山区道路行走的运粮车”。这种推测颇有影响 ,后世学人贤达多从此说。在笔者看来 ,将“木牛”看成是一种靠人力牵引的运粮车没多大问题。《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初次采用木牛运粮是在祁山 (今甘肃省礼县境内 …  相似文献   

16.
罗贯中塑造的诸葛亮是一个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超人的智慧。他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是一个理想中的完人,笼罩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诸葛亮形象是集历朝历代人民大众的智慧而成,他是历代人民理想、愿望、希望的凝聚,也是罗贯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盛名是一坛烈酒,如果不管不顾、肆无忌惮地豪饮下去,始而醉,继而惑,最后就只好长眠不起了。三国时的廖立就吃了久负盛名的亏。廖立,在《三国志·蜀书》里只能算个小角色。即使到了《三国演义》里,"英雄情结"被无限放大,就像拿着放大镜去找这个人,也很难发现他的"丰功伟绩"。可是廖立本人并不这么小瞧自己,他"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  相似文献   

18.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道:“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旧版本初中语文第六册《隆中对》这课在“好为《梁父吟》”句中有如下注释:“喜爱唱《梁父吟》。《梁父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那么,《梁父吟》的内容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诸葛亮又爱唱《梁父吟》呢?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原籍琅邪阳都人,即今山东沂水县南。父亲名珪,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诸葛亮少年时就在山东老家跟父亲住在一起,度过了黄金似的少年时代。父亲死后,他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依附刘表。不久,叔父诸葛玄死,诸葛亮遂与弟诸葛均迁居南阳之  相似文献   

19.
吉林大学历史系柳春藩同志著的《诸葛亮传》,最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全书十三万字,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将要出版的《中国历史名人大传》丛书中的一种。本书除正文外,还有附录三篇,计为:《三国志·诸葛亮传》译注;《诸葛亮集·治军》译注;《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等。  相似文献   

20.
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当有人问及他的读书方法时,他回答道:“吾观其大略。”这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法既不是精读,也不同于泛读,是一种略读。诸葛亮为何采用略读法,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客观上,三国时的书籍已汗牛充栋,不似上古时那般少,“以腹为笥”是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