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例1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2.
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如下:设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是应用“Δs=a T2 ”公式 ,借助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 .但有这样一道题 :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在第一个 T、第二个 T、第三个 T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 1 cm、2 cm、3cm…… ,问这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一 根据公式“Δs=a T2 ”,由于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内 ,位移之差都相等 ,即Δs1=Δs2 =Δs3=…… ,因此 ,可以判断这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二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s ∶s ∶s ∶…… =1∶ 3∶ 5……来分析 ,由于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  相似文献   

4.
张西星  王玉景 《物理教师》2003,24(10):29-3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纸带打出点的分析,计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这已成为考试的热点之一. 根据实验数据求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依据是:以加速度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3、……sn,则有:  相似文献   

5.
李军 《物理教师》2012,(3):14-15
笔者查了一下80年代以来,人教社出版的1983年版高中课本(甲种本)第一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为: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相等,物体的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者简称为匀变速运动.1991年版高中课本(必修)第一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为: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  相似文献   

6.
陈斌 《新高考》2007,(9):8-10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是质点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v_t-v_0)/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相等,而由a=恒量  相似文献   

7.
高波 《科学教育》2006,12(2):48-48
中学阶段,我们会学习几种带“匀”字的运动,那么,在不同的运动中应如何理解“匀”字呢?这是我们学习这些运动时必须搞清楚的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的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直线运动。由V=s/t可知,此种运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匀”字反映了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2)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都相同的直线运动。且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由α=△tu可知,此种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匀”字反映了这是一种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可分为匀加速直…  相似文献   

8.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实验。实验原理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a),它在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常数。  相似文献   

9.
高一物理教材中的“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为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笔者认为,“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逐差法”的运用,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并非所有关于“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问题都千篇一律地采用“逐差法”。  相似文献   

10.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把测加速度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之一.教材中所用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在有关资料中被称为“逐差法”(笔者也这样称呼),教科书在实验原理部分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高中《物理》(甲种本)中没有把匀加速运动跟匀减速运动分开来处理,统一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该书第二章的文字叙述,例题与习题中都注意了这个问题,只在极个别习题〔如第96页习题(3)、(4)〕中出现了匀加速与匀减速的字样。高中《物理》(乙种本)第59页中指出:“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匀加速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地增加,V_t>V_0,a为正值,表示加  相似文献   

12.
读了贵刊 2 0 0 2年第 6期刊登的“对‘Δs=a T2 ’公式应用的讨论”一文后 ,笔者认为文中对“Δs=a T2 ”的理解与应用有不妥之处 ,现讨论如下 .原文 “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在第一个 T、第二个 T、第三个 T……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 1 cm、2 cm、3cm…… ,问这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一 根据公式“Δs=a T2 ”,由于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内 ,位移之差都相等 ,即Δs1=Δs2 =Δs3 =…… ,因此 ,可以判断这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二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s ∶s ∶s ∶…… =1∶ 3∶ 5………  相似文献   

13.
简介高中物理中几个学生实验于秀程(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第三中学,264205)一、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相等.设小车在连续相等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s...  相似文献   

14.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问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重要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aT2=恒量.(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vt/2.(3)某段位移中点瞬间的速度等于初速度  相似文献   

15.
郑金 《物理教师》2009,30(11):58-59
本刊2009年第4期《对“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文对“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表述和描述,但只侧重于物理量随时间按指数关系变化的规律.为了突出有关“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本文将再推出几个重要公式并应用于解题.  相似文献   

1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不仅仅是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还包含着一些特殊意义,这些特殊意义是图像中“微积分思想”、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大小相等、中间时刻(位置)的速度大小及它们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直线运动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常数.如设任意相等时间为丁,任意相等时间位移为如,位移之差为s,加速度为△a,则  相似文献   

18.
1.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两直线运动合成,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是匀变速运动:两者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两者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为匀变速运动:当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其实验目的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是: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α,在各个连续相等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  相似文献   

20.
由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面积”代表“位移”,想到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面积”是否也代表“位移”,再用实验验证,学生易于接受,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由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面积”的物理意义,迁移到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的“面积”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物理意义,提出猜想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