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班班通”,即在每个教学班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投影机(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现场直播、远程资源共享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班班通”是发挥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功能的最直接体现,它的使用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校园网、城域网的使用效率。因此,探讨“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如何发挥其最佳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1.软硬件应用环境基础夯实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已经全面建成教育城域网,区内所辖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全区各学校全部通过光纤链接,1000M进校园,100M到桌面,高质量的网络使全区学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今后基于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管理、交流互动等奠定了基础。2004年,全区启动“班班通”工程,到2005年,全区约700个教室全部改造成多媒体教室,全面实现了“班班通”。从“校校通”到“班班通”,环翠教育城域网完成了从辅助办公到辅助教学、辅助学习的历史性跨越。环翠教育信息网主要功能定位为:作为教育局…  相似文献   

3.
王冬辉 《山东教育》2004,(29):18-19
在知识经济大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教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教育界最前卫的议题和最迫切的任务。近年来,和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多媒体大投影的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学校校园网,并分别连入了互联网或宽带城域网,达到了“室室通、户户通、班班通”。这样, 不仅能  相似文献   

4.
9月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的931个教学班全都拥有了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至此,这个区的校园网建设完全实现了“班班通”,并且比北京市提出的2005年底力争做到“班班通”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班班通”模式多集中在教师信息化授课上.而缺乏关注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手段和过程,完备的“班班通、堂堂用”模式应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体的互动的信息化教与学。基于“班班通”模式的“未来教室”是一个集成系统。它将计算机、液晶电视机、触摸屏、录播系统等一系列的先进电子、视听等设备有机整合,并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校本研修平台。自主研发出个性化的教与学平台——“未来教室”资源平台,构建成领先的视听教学多媒体环境.是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班班通、城域网都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依然是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广州市萝岗区成立以来,通过短短5年时间萝岗区先后完成了城域网一期和城域网二期建设,区内所有学校能够连接上广州市教科网,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  相似文献   

8.
黄继梅 《广西教育》2012,(38):83-83
“班班通”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工程之一,为广大教师贯彻课改精神,转变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在教学观念上,“班班通”的使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教学模式上,“班班通”的使用能使个别化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成为现实。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怎样有效整合“班班通”,才能实现教学优化呢?  相似文献   

9.
“班班通”何必“堂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班班通,是指学校的每个教学班基于网络环境下以投影机或者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实现网络和教学资源共享、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功能。"班班通"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的发展被推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时下,随着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不少地区的各级学校都配备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时之间,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在大力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我校35间学生教室、两间多媒体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班班通”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班班通”有效地提高了生物学课堂效率,创造出一节又一节出彩的生物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农村学校实施“班班通”工程以来,如何让“班班通”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让“班班通”工程为农村师生服务,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位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把现代‘班班通’工程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班班通”工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通什么?堂堂用.怎么用?作为国内专业的教育信息化公司,现代中庆近年来参与建设了数十个教育城域网和班班通工程,并结合不同的区域特色和建设目标.经过不断的研究开发,在"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孙芳 《青海教育》2009,(11):53-53
多媒体“班班通”工程从较严格的定义来说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较通俗地说,“班班通”则指在学校的每间教室配备计算机、接人互联网。“班班通”对于实现教育初步现代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武隆抓住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机遇,投入农远工程建设资金623.5万元,在全县建成光盘播放点66个、卫星收视点12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3间,学校覆盖率达100%,形成“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片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成为重庆市远程教育实验区。2004年,武隆“校校通”工程走在全市的前列,投入810余万元建设县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建成教育城域网,在21所学校配置“班班通”设备,班班通覆盖率达65%。2007年,武隆“资源堂堂用”工程在全市率先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一次去县城听课学习,我都为上课老师的精彩课堂所折服,更羡慕他们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什么时候我们也有此待遇呢?我们学校就一间多媒体教室,我是学校里最喜欢用课件上课的老师之一,要使用得提前"霸占"多媒体教室。为这,教师之间还引起不少"插曲"。国家的政策说来就来,这学期我们终于有了"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老师们第一天接触"班班通"时,激动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迫不及待地接受了"班班通"白板使用及授课培训。通过培训,使我认识了"班班通"设备系统,知晓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小学位于苏中大地泰州市主城区青年路繁华地段,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江苏名校。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学校在2000年就建成了光纤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拥有4个品牌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实小校园网”、“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倡导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于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班班通”向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发起了挑战。本文中“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4,(7):14-14
正"违背操作规程或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照价赔偿……"3月3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小学召开专题"班班通"使用管理会议,全体教师参会。会上,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武陵源区中小学"班班通"设备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12条"班班通"设备管理维护制度。近几年来,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先后总投资500多万元,为全区7所乡镇中小学校和1所片完小共153个班级全部配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终端设备,在全市率先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进一步发挥好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育人功能,推动教学模式的发展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该区教育局采取三大举措加强"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一、资源的收集和开发 "班班通"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由于教材版本多样,如我校的语文教材是S版,数学教材是人教版,更新了不少内容,所以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并不多。因此要更好地使用“班班通”,学校就必须自己收集教学资源,并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20.
"班班通"是中小学不断深化信息技术教育,加大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而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等条件的限制,"班班通"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应从加强"班班通"的使用制度建设、领导带头示范作用、树立榜样力量、做好评价机制等方面促进"班班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