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工作繁忙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也有部分家长是冲着民办寄宿制学校一流的硬件设施以及良好的师资而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也有的家长是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想让孩子在寄宿学校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并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生活,养成合作共事、善于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进城务工人员因担心孩子“长大后你就成了我”,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城市学校;某些家长期望孩子“拥有体面的人生”,宁愿多掏几万甚至几十万不等的“赞助费”把孩子送进公认的优质学校;更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而设法购买学区房。这些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这个“教师”就理所应当地把主要的教育责任让渡给了学校,更多的时候家长只是一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看看学生的成绩单,然后说上几句鼓励或是威胁的话。其实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远不应止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成为教师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5.
每位家长都有这样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品德好,以便将来成才。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要担负起孩子在家时看护的职责,及时关注自己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习惯,协助学校、教师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使孩子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6.
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在家住的时间少了,和父母交流的也少了。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寄宿后,就认为责任已经转给了学校。在此,提醒家长不能因孩子寄宿而转移责任,丢了  相似文献   

7.
张萍 《成才之路》2013,(30):9-9
长期以来,教育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的成长成才只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认为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成效。于是,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的首选。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8.
借助校讯通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很多时候,个别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进学校,自己的教育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教师和学校的事,跟自己没关系了"。由此,家长缺少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不负责任的语言以及行为又造成了孩子和教师之间的不协调行为,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产生了严重的不和谐状况和脱节现象。当孩子的成长出现问  相似文献   

9.
倪中华 《上海教育》2008,(18):55-56
每年的9月1日,对许多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特殊时刻,因为又一批孩子进入新的学校。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初入学当成是一件大事,早早为孩子准备好上学所需要的学习用品。许多学校为了迎接新生,也做了大量的学前准备工作。入学对孩子来说是个新的开端,家长、学校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10.
在孩子们真正独立踏上社会之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然而,有不少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为孩子的教育投上了加强险,由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家长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自己忙于工作,甚至与孩子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孩子没有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思想上与心理上都不健全,于是就造成了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又抱怨学校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一段好春藏不住 [现场实录]正值暑假,记者在兴国县平川中学看到,很多学生家长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有的家长要求把孩子放到甲老师班上,有的家长要求把孩子放到乙老师班上,校党支部书记吴嘉清等学校领导微笑着向家长解释: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敬业,都会尽责尽职地把你们的孩子教好。  相似文献   

12.
谢娟 《中华家教》2012,(Z1):6-7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刘歌 《下一代》2011,(12):40-42
育才的学生人人平等 家长把孩子交给育才这个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就百分之百放心了。无论家长官大官小,育才的孩子一律平等。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行为、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最早、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家长的言行就是对孩子施教的教材,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把教育子女看成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切实加强自身知识、品德、性格、情趣上的修养,在家庭这所学校里做一名合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中与同伴追逐打闹时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却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时与同伴追逐打闹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已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17.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家长害怕孩子受伤,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圈子里.孩子不敢尽情玩耍,不敢大胆交际。一旦因玩耍受伤,家长就认为是别人的不是,闹得沸沸扬扬。稍有不慎家长就手忙脚乱起来,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找学校,找教师,甚至没完没了地跟教师过不去。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与同伴追逐打闹时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却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弱智儿童的家长对目前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本研究对在校弱智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弱智儿童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效果等有多方面不满意 ,但限于自己对孩子、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 ,又提不出有效的建议。因此 ,在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同时应把家长的培训纳入改革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