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数学课上,无论是探究学习环节,还是观固练习环节,都需要让学生上黑板展示或反馈。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是随机叫几个学生上台板演.有的教师是分别叫优、中、差生上台板演.还有的教师是巡视学生后有针对性地叫学生上台板演,我认为有针对性地叫学生上台板演的做法最好。让哪些学生上黑板板演是需要动脑筋的。教师应通过巡视,捕捉学生学习中的信息。了解各种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叫正确的和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上台板演.并及时进行评讲.从而纠正不良现象。这里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达到既不伤害学生又纠正错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说有两次集中反馈。第一次在传授新知识后,教师出几道题目,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位上做),然后师生一道评讲板演结果。第二次反馈在下课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在独立作业中强化了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所以第二次反馈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来说有两次集中反馈。第一次在传授新知识后,教师列出几道题目,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可在座位上做),然后师生一道评讲板演的结果。第二次反馈在下课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在独立作业中强化了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由于独立作业是数学课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第二次反馈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4.
演板小议     
演板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仔细想一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演板在诸多方面都很值得研究研究。就拿让学生演板的时间来说吧,也有一些讲究。目前,让学生演板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题目一出,马上让几个学生上讲台演板,其余的学生看着演板的学生做,第二种是,出了题目后,让几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大凡新课讲授之后,尤其是公开教学或观摩课,多数教师不愿让差生上台板演,怕砸了锅不好收拾。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只叫几名优等生上台,板演下来,全部对,四平八稳。教师满意,学生高兴。但这不能代表大多数学生的成绩。教师对中差生的知识缺陷没有及时了解,留下后患,势必影响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特级教师邱学华,他对板演的意见是:板演一般叫四个中差生上台。如果都叫优等生板演,四个学生都做对了。或者叫四个差生板演,四个学生都做错了——这样都不好。没有真  相似文献   

6.
板演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可以及时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并起到练习题的示范作用。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以下几种板演情况。一是把板演安排在多边活动之中,即请 3~ 4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去口答其他的题目,名曰节约时间。其实,板演的学生没有练到口答题,口答的同学没有练到板演题,从而使得板演题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学生板演的习题,成了不少学生抄袭的“蓝本”。在课堂练习中,只要有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就有部分学生照抄,当板演的学生做完了,他们也抄好了。  …  相似文献   

7.
孰是孰非?     
一日去小学听课,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方程:12÷4x=3,同时叫两个学生上台板演。甲生的演算为:  相似文献   

8.
教学"比几倍多(少)几"应用题时,一位教师出了一道题给学生作尝试性练习.题目是:"纺织厂有男职工120人,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人数的3倍多40人.女职工有多少人?"一个学生上台板演时,将这道题列为120×4-(120-40)对此,这位教师在讲评时当即予以否定,理由如下:(1)题中条件"3倍"在算式中没用上;(2)算式中的"4"在题目中没有出现.此外,教师还借题发挥地向学生强调:"检验应用题的算式是否正确,第一要查一查已知数在算式中是否都已用上;第二要看一看算式中的数字在题目中是否都有; ……"  相似文献   

9.
汪强 《华章》2004,(10)
学生上台板演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环,是教师了解学习情况、学生反馈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即使在新课标下的课堂也不能废弃。结合新课程的理念,笔者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因不讲究心理卫生,对指名板演运用不当,反而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一定程度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贵刊于2004年12月刊载了《下吧,板演》一文,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位忠实读者,有幸拜读了此文,在品味这篇优秀的作品之余,心中颇有感动,是板演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潮流,还是作为板演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没有掌握好开展板演活动的技巧呢?在此,欲借贵刊一方寸土谈一点我个人的理解,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板演应注意时效性我们常见的板演方式是教师将需要练习的题目明确后,抽几位学生板演,其余则在下面同时完成练习,随后进行集体讲评,在这一过程中就难免出现台下学生的思维跟着台上学生走的现象。为克服这一弊端,教师在组织板演时应…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让四五个学生到黑板上一起板演某类习题,有的学生能完整地进行板演,有的可能只能板演一半,有的则用时五六分钟仍然不会板演,出现“挂”黑板的现象。这样的板演是真的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还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呢?是不是真能起到板演预期的目标?有必要每节课都让学生板演吗?怎样的板演才是较为合理和有效的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板演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板演”是适应教学需要,让学生在黑板上或教师发给学生的小黑板上,演算练习题的一种经常使用的课堂练习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信息传递过程,而学生板演是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一般都安排有学生板演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板演手段,是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板演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板演一般安排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在基本训练时让学生板演,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程度,为新授课搭桥铺路;二是在进行新授课时,让学生板演。如,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板演尝试题,从中可看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情况,使教师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在做“巩固练习”时让学生板演,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案例: 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巩固练习环节出示“132—98”和“376—199”两道题,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并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陆江 《贵州教育》2011,(22):43-44
一、课堂回放 教师甲先让学生看课本图例,然后问学生“图中有哪些条件和问题,你会解答吗”,让学生上台板演。学生1的解题算式为:  相似文献   

15.
一、现象 在一节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复习课上,我共让8位学生上台板演,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8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7位学生的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7位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  相似文献   

16.
【数学片段】 一、初步体验 师:盒子里有1元和5角的硬币共4枚,猜猜看这里面可能有多少钱,并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并请两位不同思路的学生上台板演。)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 一、初步体验 师:盒子里有1元和5角的硬币共4枚,猜猜看这里面可能有多少钱,并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并请两位不同思路的学生上台板演.)  相似文献   

18.
一、现象在一节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复习课上,我共让8位学生上台板演,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8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7位学生的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7位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  相似文献   

19.
九册P.28的例4是:“小营村有棉田108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5。全村耕地面积是多少亩?”教材上是用方程进行解答的。一位教师教学时,先让学生搞清题意,再指定一名好学生上台,要求他用列方程的办法在黑板上解答。该生板演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板演,是学生的一项学习实践活动,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学科,上数学课少不了学生板演。可是,在板演这个环节上,平时的授课、听课、研讨中发现确实有些地方值得探讨。一、板演内容新课改要求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