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金梅 《收藏界》2014,(10):35-38
山西吉称“晋”,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今山西境内的唐国故地,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地有河名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自称晋侯。经过几代晋侯的努力,晋国逐渐从“方百里”的小诸侯国跻身“春秋五霸”之列,称雄中原百余年。关于这段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被孜孜不倦的考古人揭开后,出土了大量有关晋文化的文物,其中以玉器为大宗,最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2.
王金梅 《收藏界》2014,(11):98-100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今山西境内的唐国故地。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地有河名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自称晋侯,曾称雄中原百余年。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考古发掘中,晋侯墓地遗址出土了大量有关晋文化的文物,其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瞩目。晋侯墓地出土的铜器类型众多,其中礼乐器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食器、酒器、水器等。晋侯青铜器形制多样,纹饰繁缛与简朴并行,平面与立体交叉,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晋国青铜艺术的高超境界。  相似文献   

3.
常军 《收藏》2011,(2):74-79
西周晚期玉器出土不多,多集中在山西、河南和陕西,其他地方偶有发现,但数量、质量无法与之比肩。以下介绍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和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土的玉器精品,从而了解西周晚期玉器的特色。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  相似文献   

4.
梁育军  陈汾霞 《收藏》2007,(10):38-43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南部,古称“河东”,是传说中的尧,舜,禹长期活动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成五册封同母弟叔虞到古唐国做诸侯,这也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传说。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将国号“唐”改成了“晋”,晋国逐渐强盛,称霸中原上百年,春秋战国之际,韩,赵,魏三家分晋,号称“三晋”,位列“战国七雄”。  相似文献   

5.
张松 《收藏界》2013,(6):70-70
三九寒天,五叔蜷着身子,哆嗦着。父亲一看五叔,叹了一口气,作孽呀!五叔一看我,眼中泛着光。五叔用颤抖的手从衣服的最里层摸出一个红布小包,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是一枚"淳化元宝"古币,五叔叫我把这枚古币上交给国家,说完后就离去了。想起五叔,我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五叔这辈子苦呀,当初五娘离家出走时,五叔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五娘知道五叔有宝贝,那是在工地上打工时无意间发现的,五叔带回了家。五娘说,这些宝贝是国家  相似文献   

6.
杨峰涛 《收藏界》2014,(11):27-34
应国是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有关它的历史,古代文献记载的很少。据史书记载,应国为周武王之子——应叔的封地,也就是古应国的所在地。及至春秋早中期之际,楚国消灭了应国,占据此地直至战国中期。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一带,应国墓地是专门埋葬应国贵族的公共墓地。应侯爯墓位于整个墓区的南端,据有关专家考证,应侯爯墓的时代在西周中期,此墓保存较为完整,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应侯爯墓出土随葬器物1277件(颗、枚、片)。  相似文献   

7.
有个成语叫《玩物丧志》,典故出自《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表示人沉湎于所爱的事物就会丧失进取向上的志向。周武王攻灭了商朝之后,分封诸侯,威名远播,不少远方的国家和部族都派使者来周朝称臣,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在这些供物中有一只被祢为"獒"的狗,很有灵性,见到武王就拜伏地下,  相似文献   

8.
一叔戏画     
于水 《收藏》2012,(24):130-131
1跟董浩上街不吃亏,一街的人都喊他"董浩叔叔",少儿们喊喊也算正常,可八十老太一喊叔叔,大伙的辈分一下子就被拉高了。董浩又常亲热地喊怀一兄于水兄,弄得我们在旁边很配合地报以"二叔三叔"式的笑意。其实粉丝们根本就不看我们一眼。仿佛全中国的人民都叫他叔叔,董浩早已习以为常,不时地与粉丝们幽默一下,气氛整的跟一家人似的。董浩真可谓"天下第一叔"。一叔会画画且善画戏,众粉丝并不太知道。因此,每次开画展,董浩的作品前都能引起骚动,拍照合影的人排的队跟早年  相似文献   

9.
"江南Style"是跳着模仿骑马动作的滑稽舞步,由韩国音乐人鸟叔——朴载相创编。它如同一阵旋风横扫了全世界,一时间全世界的人都"跨上马、扬起鞭"加入到了《江南Style》的行列中,就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电视上"大秀"骑马舞。更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各地学生争先模仿,一时间成为操场上见到最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王思 《中国钓鱼》2004,(12):8-9
冬季野钓,虽然风景独特,令人陶醉,乐趣无穷,但如果钓技发挥不到位,就会有美中不足之虞。  相似文献   

11.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运营过程中的业务印信,又是我国悠久地名文化的载体。在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许多邮政日戳上的地名还蕴藏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或典故。例如,"北京昌平沙河"(图1)和"北京清河"(图2)这两枚邮政日戳中的"清河"与"沙河"就有一段流传久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青花写意     
四爱图·最能表现文人高雅、淡泊的莫过于"四爱图"明清的青花瓷上表现文人活动的多有"四爱图"。这"四爱"有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米芾爱石、苏东坡爱砚等。画面基本上是由以上几个典故取其四个组成。后来又添加了新的典故:孟浩然爱梅、李白爱酒、杜甫爱诗等等。这里有一些明清的青花瓷片,都绘着"四爱图",让我们一一来说道说道。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8,(5)
何为"大师"?《辞海》云:"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叶润周、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来自浙江乐清的民间艺术家。历史将记住他们:当代黄杨  相似文献   

14.
弓箭,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武器之一,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新石器时代已有的弓箭,为狩猎和战争的器具。春秋时期,射艺还用于礼仪、教育和娱乐活动,并出现了射箭比赛。楚庄王时,兴兵北伐被越叔围困途中,养由基为营救庄王,要和越叔比箭。越叔由养由基连射三箭,第一箭,养由基用弓拨入河里,第二箭被他蹲身躲过,第三箭他用口把箭头咬住。养由基还一箭,射中越叔当场毙命。养由基的射箭功能在百步之外射中  相似文献   

15.
成春到 《收藏》2011,(1):83-83
笔者的叔祖父是清末、民国时期的医生,他在清光绪年间向当地的一位名医学医,在他当学徒的3年中,师傅给他一些医书如《药性赋》《汤头歌》《本草纲目》《伤寒舌鉴》等,让他阅读和背诵,其中前几种医书均为石印本,只有《伤寒舌鉴》为手抄本。后来,叔祖父去世,这些医书就传了下来。如今,手抄医书《伤寒舌鉴》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藏品。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虞、虢(guō)是毗邻晋国的两国。晋国强大之后,向南方扩展,早就打算吞并虞、虢两国。公元658年,晋献公用良马美玉买通了虞公,借道虞国出兵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虞、虢两国的关系,劝说虞公不能给晋国借道,虞公不听。公元前655年,晋国灭了虢国后,以休整为名,进驻虞国,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相似文献   

17.
冷门之杀     
serra 《网球》2012,(7):60-63
这令亿万国人失望的比赛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媒体纷纷向李娜倒戈,曾经被赞美的"个性"翻了个面就成了"狂妄",坦然接受失败就成了"冷漠",正常的备战也成了"逃避",大概很多人在看比赛的时候心里都砰砰直跳,决胜盘被对手零封更让人觉得心里窝火,大家都希望李娜能和自己感同身受,但她无所谓的姿态根本不是我们的期待。  相似文献   

18.
“游览江山”:走进误区的体育课放松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体育课,结束部分一开始,体育教师带领同学们采取集体慢跑的形式,游览课前准备好的一个个山水画板,走到每一幅画板前,都会让大家停下脚步,问是一幅什么画?有哪些著名的典故?"三座山"游完后,伴随下课铃响起,课自然就结束了。从结束部分  相似文献   

19.
金戈 《钓鱼》2003,(19)
中国文化宝库中的渔文化,可谓绚丽多姿、源远流长。先人们以渔为生、以鱼为文、以鱼喻事、以鱼明理,创造出许多人的故事来,其中的成语典故就是我国渔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个成语典故,一般只有四个字,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阐明的道理深入浅出,它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收集整理了几则以渔(鱼)为题材的成语典故,并略加点评,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关向乐 《健身科学》2011,(12):22-23
鉴赏阳关阳关古道,离敦煌古城200多公里,人们常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典故就出自这里。这地方,在当时来说是寒荒之地,是个令人可怖的"畏途",无论武将提刀打天下,还是文人挥笔定乾坤,或者是被流放的流人和躲避世俗的"剩人",都在这里走过。阳关至楼兰之间的丝绸南路,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