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路杰 《华章》2012,(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做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红 《新课程研究》2012,(7):177-17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谢思杭 《学子》2013,(10):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把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前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个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观念日益更新,现代信息技术是对语文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探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们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科教学需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开阔视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让学生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使学生更具创造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用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缩略语。语用教学,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学习如何使用好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给抽象的知识和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应循着言语实践的路径,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经历真实的语言运用过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内涵、积累“语用”经验,才能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但许多教师把词语教学的目标只定位在“理解”层面,对于“运用”,在课堂上却并不见着力。《语文课程标准》(20l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内容涵盖“理解”和“运用”两个方面,而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就是在实践中历练。笔者在欣赏名师课例时,发现名师们一直以来正是能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角度来思考教学,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谈道: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那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任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