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墨竹这一中国文人画中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入手,简要论述了竹画的产生、发展与确立,展示了竹子从绘画形象转化为绘画符号并且最终还原为审美对象的过程。进而以墨竹为媒介探完了诗歌题材中带有自然性与原生态的审美,儒家思想中人伦道德的审美与文人画中淡逸抒情的审美之间的关系与流变。最后.以墨竹与中国文人画审美的暗合为突破口,揭示了墨竹题材产生的内因,阐释了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光辉 《文教资料》2013,(14):72-74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是中国国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一个交集,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个画种。中国绘画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一个定论,就是"文人画"以北宋苏轼为祖。作者分析了苏轼对中国文人画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在绘画方面,苏轼既有丰富的创作体验,又有见解精深的绘画思想。苏轼的美学思想无论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史还是在当代都是非常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他对文人画理论上的建树,使文人画很快成为了一时之风尚,以苏轼为代表,推动了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开创了文人画的新时代,影响企及北宋及其以后的中国画坛。  相似文献   

4.
苏轼与文同共同创立的湖州竹派,标志着从北宋开始的文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倾向。苏轼以其精于诗、文、书、画的全方位艺术修养,为中国绘画提供了丰富而又新颖的艺术经验和理论观点,并使书画一体的艺术实践在墨竹绘画中得到了定形。苏轼创造的“湖州竹派”这一中国画艺术的新形态,打开了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自古重竹、爱竹。墨竹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题材在绘画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后世研究墨竹的相关文献依然十分丰富,但从历史完整性上对墨竹进行梳理的还不充分,对墨竹绘画背后蕴含的传统的划发是关系艺术史乃至直切中国艺术传统的一种尝试。文章从目前墨竹研究现状着手,总结前人成果,寻找研究不足,得出探究中国画“墨竹”母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画家画是中国唐宋时期绘画的主流 ,由于北宋时文人的介入而渐趋式微。文人画提倡兴意 ,使绘画面貌发生转变 ,个性凸显 ,传习之风亦盛 ,宋以后文人画家与画家文人相错难分。董其昌的理论值得重视。僧人从事绘画虽属个别 ,作画却由来已久 ,至清“四僧”使画家样式、文人样式和僧人样式归于统一  相似文献   

7.
孙倩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1):70-71,74
宋代绘画主要以高度写实的艺术风格为主,但在北宋中期,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开始引入了"以书入画"的美学原则,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绘画开始从单一的艺术门类逐步发展成为诗书画印俱全的一门综合艺术。北宋绘画中"以书入画"的艺术倾向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即书画形式的融合和书画精神的融合。这一艺术倾向虽然在当时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它对宋后文人画的发展和成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画家画是唐宋时期中国绘画的主流,由于北宋时文人的介入而渐趋式微。文人画提倡兴意,使绘画面貌发生转变,个性凸出,传习之风亦盛。宋以后文人画家与画家文人相错难分。董其昌的理论值得重视。僧人从事绘画虽属个别,作画却由来巳久,至清“四僧”使画家样式、文人样式和僧人样式归于统一。  相似文献   

9.
禅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表现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思想现象,在艺术表现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给文人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绘画语言形式上讲,它促成了文人画风格的诞生和南北宗画风的分离;从绘画题材上讲,它促成了山水、花鸟等自然题材在画坛上的传统地位;从绘画批评机制上讲,它左右了社会普遍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王雨 《教育与职业》2007,(8):182-183
北宋中期丈人士大夫画形成潮流,郭若虚提出"气韵非师"的理论集中代表了文人画教育思想的精髓并对以后中国画坛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思想一方面重视人品的培养,对繁荣文人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画外工夫轻视绘画创作,导致了中国画整体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绘画风格也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而演变。元明时期的文人画借助丰富的题材来表达审美理想,追求诗画相融的意兴和境界,追求与文学趣味一致的笔墨趣味,诗、书、画、印的结合蔚然成风。元明时期的丈人画把写意中国画推向了成热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画森严的法则中,苏轼画随意而洒脱。苏轼不但创造出有名的“墨竹”,还发明了新型的国画——“士人画”。苏轼是中国南方画派的始祖,强调用迅速、节奏性的笔触来表现统一的概念。以苏轼为代表的北宋文人画论,标志着我国古代绘画审美意识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文人画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其他的绘画种类区分来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又称士人画,一般认为其产生和发展可追溯至魏晋,兴起于宋代,以苏轼为表率的文人画家渐渐取代了相对意义上的画工画,成为绘画史上的主流。文人画发展壮大后,关于文人画的创作者——文人画家也倍受关注,而文人画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培养模式也相应的值得我们关注,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理解文人画内涵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由"画工画"向"文人画"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文人画主导地位的形成,源于元代画坛中心人物赵孟頫的审美理论"古意"说,"古意"是赵孟頫绘画理论的中心思想,也是元明清文人画的主要指导思想,它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如今多将"文人画"与"士人画"等同而言,解释为与画院画相对立的一种绘画类型,这其实是一个偏见。"士人画"与"文人画"的创作主题、核心思想、评判标准都存在许多差异,两者应是相对独立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北宋文人画盛行,诗文的意境被引入画中,使画境中的自然趣味大增,题画诗从此出现,又极大地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文人气象发展至顶峰的宋朝,以自然风光、花鸟山水为主要题材的文人画大量涌现,成为最能代表当时绘画技艺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展现文人精神诉求的载体,文人画讲究在画作中体现出诗意,即“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文人画勾连了画家和诗人,诗画相融,便是意境,诗画相并,即为“题画诗”。诗人创作题画诗,既能展示才华,又能体现文化修养和人格风范,故而题画诗至宋代蔚然大观。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绘画风格及其美学理论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文人画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尚意、尚趣、追求"逸"格,具有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借景抒情为创作目的,谋求景情合一,"尚意"是文人画的美学核心.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从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谈起,叙述了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的各朝代著名山水画家和他们的作品风格,并以此为线索,论述中国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在论述的同时,把他们归纳为三个时期,即一、独立画种的形成期——隋唐时期的山水绘画;二、风格多样的成熟期——五代两宋元时期的山水绘画;三、画派众生的发展期——明清时期的山水绘画。  相似文献   

20.
在中西绘画发展史中,风景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今在各画科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无数的中外艺术家都热衷于借助风景这一取之不尽的题材,来自由地表达他们与自然交流的感悟,使风景画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夺目的光彩。风景画在中国的发展代表了东方绘画的最高成就,其艺术水准超过人物、花鸟等画科,而西洋的风景画起步较晚处于仅次于人物画的地位。中国与西洋风景画都是以自然风景为描绘主体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们既体现了东西方人的人生观、自然观的不同,又有绘画表现形式及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