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尺墨轩志     
徐青 《同学少年》2008,(1):48-48
尺墨轩是我的书房,门口挂着书有"尺墨轩"三个大字的匾额,落款为"徐少华"——康熙年间我们家族的一个大官。字写得很传神,纸有点儿发黄,檀香木的边框泛着古色古香的棕红。这块匾额一直是我们家族比较尊贵的物件,爸爸把它挂在我的书房门口。书房里,有一组祖传的桌椅书柜,还有一张过年时添置的床。  相似文献   

2.
尺墨轩志     
尺墨轩是我的书房,在堂屋的后面, 而堂屋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供奉着天、地、君、亲、师和族谱。我一般不从堂屋过, 只从后门进出书房。书房门口挂着写有“尺墨轩”三个大字的匾额,落款为“徐少华”——康熙年间我们家族的一个大官。纸张有点儿发黄,字却写得很传神,檀木的边框古色古香。这在我们家族是比较尊贵的物件。书房里,还有一套祖传的桌椅  相似文献   

3.
糊涂斋记     
在学校里,老想起我的那间小书房。其实,也不能称它是书房,不过是我的一间卧室。但我依然给那间不是书房的“书房”取了个名字:糊涂斋。斋内的陈设简略: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柜,再就是墙壁上挂的几幅市场上常见的廉价的字画,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幅“难得糊  相似文献   

4.
糊涂斋记     
陆地 《阅读与鉴赏》2003,(7):159-160
在学校里,老想起我的那间小书房。其实,也不能称它是书房,不过是我的一间卧室。但我依然给那间不是书房的“书房”取了个名字:糊涂斋。  相似文献   

5.
书房,在不太宽裕的家居中也许是一间可有可无的屋子。这也难怪,因为在不多的几间屋子里,挤出原本似乎更具实用价值的一间作书房,实在显得有些奢侈。但我,一个读书不满十二年的小书生却固执地坚持拥有一间书房。这也许是受了罗曼·罗兰的影响,因为他曾说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灵的单间。而在我看来,书房就是心灵的单间。书房不大,四壁都是书架,一进书房便油然感到一种文化氛围。书自然不少,文、史、  相似文献   

6.
书房     
我见过最阔气的书房,大概要算李敖的了。书房面积有198平方米,数万册图书,藏书最多时达七八万册,装饰得富丽堂皇。其花哨的风格跟先生本人类似。不过,我认为他是个富人,书房就是证据。 在书房里读书,我感觉犹如在马厩里遛马。但是,当下有钱人搬新居,装饰书房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7.
书房     
赵轩 《新读写》2011,(2):42-43
父亲以前的书房东西不算多,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个塞得满满的书柜,大小不过十平方米。 说来惭愧,书房的定义以及它的具体职能到底是什么,我至今仍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只知道小时候父亲—直管那个小房间叫书房,我也就这么叫了。  相似文献   

8.
童年的记忆里,书房是一个充满童话的小天地。现在长大了,就得有一个新的,使人感到有文学味道的书房。走进书房,迎面扑来的不是以前的牛奶味和巧克力味,而是书香。在我的书房,一排排、一列列的书整齐摆满大小两个柜子。有关于文学的书,有科普书,  相似文献   

9.
书房八章     
1.面积 书房的面积必须大,或者必须小。必须大是理想,最好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必须小是现实,很多人的书房很小,如果你家有两三口人,三四间房,在规划房间功能时最终总是最小的那间适合作书房。 小的书房有幽闭感,躲进去,把门一关,就像  相似文献   

10.
给书安个家     
主持人语“好想给书安个家”,一位久违了的教师朋友一见面即向我倾诉着他的心曲。是的,作为教师,一辈子和书打交道,想有一个书房,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况且,每当老师们备课辛劳后,书房的确是他们理想的小憩之所。淡淡的书香,香醇的热茶,松软的靠垫,再加上窗外拂过来的一缕和风,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呀。随着人们对家居文化氛围和精神愉悦的要求不断提高,书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给书安个家”似乎已为越来越多的朋友所关注、所期待。书房的布置通常要参照居住条件、藏书量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来确定。教师的书房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王启文 《小火炬》2013,(12):21-21
今天,我们来到了庐山老别墅群写生。这里有赛珍珠的别墅。赛珍珠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庐山上的别墅她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看到了赛珍珠写作的书房呢!她的书房看起来和一般人的书房没什么两样,但是那个书房历史悠久,收拾得很整齐,显得很温馨。  相似文献   

12.
早上起来,把房间大致收拾一下,泡一杯滚烫的茶,我就进了书房。在我们家的几间屋子里,我最喜欢的是书房,每次进去,心情就没来由地好起来。有那么多书陪伴我,真是于无声处听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一个个寂静如水的深夜,我端坐在我的书房里,静心专注于我的纸页。我在干净、高蹈中搜索我的灵魂,并把皱褶中的阴影清除掉。此时,我好像离教学生活远了一点,我的思绪,像天空中的流云,闪着惊雷,降下细雨或冰雹。不过,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书房连接着课堂。  相似文献   

14.
汪育香 《生活教育》2011,(17):74-76
许多学生反映,写到作文就头痛,自己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常说:"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课改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必须树立人本思想始终体现育人性。就此我们应该建构一个绿色课堂。所谓的绿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更是一个智慧生成的课堂。建构绿色课堂,体验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曾经,我们认为十全十美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满堂喝彩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在实践中,我们渐渐发现,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教学时,学生的回答、反应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范围框架,“扔”给我们毫无准备的意外。一个偶然,一个尴尬,一个错误,或在我们的措手不及中成为一种遗憾,或在我们的急中生智中演绎一段精彩。也正是有了这种意外,  相似文献   

17.
书房的秘密     
我给自己收拾出一个书房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喜欢书,喜欢买书,又是个读书教书的人,没有个书房怎么也说不过去。我现在已不大提自己的书房名了,但许多朋友和学生都还记得,因为我常常在文章后写上某年某月于二人转书屋。  相似文献   

18.
书房的变迁     
读书人都希望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它或大或小,总能承载读书人的梦想。我家书房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1年来时代变迁的缩影。祖父的书房陈设很简单,除了一本老皇历,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书了。父亲那时尚小,对书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祖父不让他随便进那间所谓的书房时,曾随口反问过祖父:"你说那是书房,书呢?"  相似文献   

19.
意外的收获     
在一篇回忆少年作文的文章里,我曾写到小学四年级前最怕作文,以后因为一次《秋日记事》的作文写了亲身感受而得到赞扬后,作文成绩便变好了,还在全县小学生作文比赛中取得第五名。哪知待到读高小,写文章已在全校小有名气时,却又遇上了日记这个“拦路虎”。那时,家里对我们堂兄弟三个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寒暑假也要关在屋里读家学。我二叔是小学教员,性格温和,有耐心,就由他负责看管我们。他的书房里添了张方桌,那便是我们三兄弟的家庭课堂。每天上午由二叔督促我们做作业,下午到武冈山小学去听黄定中先生讲辅导课。黄定中先生是云…  相似文献   

20.
书房的秘密     
我给自己收拾出一个书房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喜欢书,喜欢买书。又是个读书教书的人,没有个书房怎么也说不过去。我现在已不大提自己的书房名了,但许多朋友和学生都还记得。因为我常常在文章后写上“某年某月于二人转书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