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技”、“道”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哲学、艺术和教育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竞技体操之艺、之技、之道,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与密切深刻的关联度,文章首先对技、艺、道的“源”和“流”作了系统的探索;之后,分别就竞技体操之艺、竞技体操之技、竞技体操之道,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并讨论了竞技体操“艺-技-道”的传递与融合过程,旨在正确构建竞技体操的技术观、美学观和哲学观。  相似文献   

2.
美育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体操运动特点独特,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锻炼价值极大。文章以竞技体操运动特点和体育美学为立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及逻辑分析法,探析竞技体操内蕴美、特质美,发掘其健身健心功能价值,激发人们用新视角审视竞技体操,淡化畏难情结,树立正确的竞技体操审美观,在竞技体操欣赏和练习中积极渗透美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薛连刚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5):17-17,19
创新是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训练水平不断提高的保证。本文对竞技体操创新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迅速提高竞技体操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竞技体操难与美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竞技体操的内涵、发展的内部动力及竞技体操“难”与“美”的界定与分析 ,论证了竞技体操难与美的辩证统一关系 :难是竞技体操的生命 ,美是竞技体操的灵魂 ,竞技体操难与美的矛盾斗争运动推动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习惯称体操为“竞技体操”,其在国际上的正确概念名称是“艺术体操”。“竞技”与“艺术”无论是字面还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及高等院校有关体操教科书对竞技体操概念的解释忽略了体操艺术美这一最本质特征和内涵。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工作语言为法语、德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诸语种早就把“竞技体操”改称为“艺术体操”,而我国仍沿袭使用“竞技体操”这一陈旧的概念名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的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竞技体操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竞技体操强大生命力之所在。本文在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阐述了竞技体操“新”特点,并对竞技体操创新进行了系统的体系分类。  相似文献   

7.
我国习惯称“竞技体操”,而在国际上正确要领名称是“艺术体操”。“竞技”与“艺术”不仅仅是字面上不同,概念的内涵及外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对我国的习惯命名提出质疑,以较详细的资料追朔百年的发展历史,阐述从枝术到技艺的演变过程,对体操艺术美的认识过程、难度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及预示现代体操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出对“竞技体操”命名为“艺术体操”的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操     
G832.02 20035586谈体操竞赛规则中的审美评价=Evaluation of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gymnast ics compete-tion rules[刊,中,A]/唐时虎(娄底师专体育系)//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9(2).-101-103参5(SJ)竞技体操//竞赛规则//美育//评定//难度动作从难度与美感、受伤率、大众化关系的审美入手,以美的本质为标准对体操界在体育竞赛规则上存在的两种对立观点进行了评析,得出:“难度至上”有利于体操美的自由感的生成和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学说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孔子的“以德治民”、孟子的“民为贵”、老子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都充满了和谐思想。儒家道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今天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来源于《周易》,其中道家易学中的一些思想对以“太极”得名的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试从道家易学“守和尚中”辩证思想对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进行探讨,揭示太极拳深层次思想、技术与内功修炼观与我国道教家易学融摄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体育美育思想表现在:"勇者不惧"的体育人格美育标准;"礼乐相辅"的体育情感美育手段;"文质彬彬"的体育行为美育要求;"修身为本"的体育人格美育途径。对现实意义表现在:有利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化社会;有利于培植"济世忧国"的体育精神;强调直接参与,注重体验,蕴涵着现代体育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竞技体操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竞技体操创新的发展、促进因素、支持因素及具体的创新方法和创新动作应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竞技体操创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通过查阅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相关资料,结合27届悉尼奥运会以来各项国际重大比赛中我国男子体操队取得的成绩,分析当今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后新奥运周期的训练对策,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未来的训练策略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闫鹏 《精武》2013,(36):31-32
竞技体操是体操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体育运动项目和高等学府的体育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竞技体操在体操中也是主要项目之一,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优势项目,并且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在竞技体操的训练与科研中,应不断的运用现代先进的体操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训练,以赶上国际竞技体操发展的步伐,进一步促进我国竞技体操理论水平与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竞技体操运动员训练的框架模式是我们了解这项运动所必不可少的理论框架,现根据文献资料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操训练的框架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旨在进一步对竞技体操做深入理解和分析,对今后科研有所帮助和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90年代以来的有关以人为本和人文性的文章30多篇,记录了文章的精华和主要结论,主要是针对建立“人文性”竞技体操教学观念的理论依据、意义;实现“人文性”竞技体操教学观念的可行性;实现“人文性”竞技体操教学观念的具体措施;“人文性”竞技体操教学观念的教学原则以及运用“人文性”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人文性”教学观念在竞技体操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制胜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分析对比法,通过对2001-2004国际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规则的研究,阐述了体操难美项群的共同特征,指出“难”与“美”仍然是体操难美项群制胜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动作的创新是推动难美项群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操创新系统建构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万刚 《体育科学》2003,23(1):67-70,86
以竞技体操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性因素和影响技术训练效果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技术因素为中心,初步建立了竞技体操创新系统的理论主体框架,并对竞技体操创新系统的各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庄子和卢梭分别是中西方自然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两者思想有惊人相似的一面,也有同一命题中的个体差异。庄子与卢梭自然体育思想集中表现于他们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用自然规律来进行养生保健和身体锻炼,从而培养自然人性和理想人格的思想上;回归自然的体育的途径上都是以自然法则为体育养生锻炼的理想准则;都持有“尊生”“重生”的思想,提倡对生命加以呵护。但是他们对相同命题的理解又不尽相同,以致两者的体育思想体系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9.
龚明 《精武》2012,(23):95-96
随着体操新规则的不断出台以及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竞技体操的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竞技体操应不断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定积极的发展战略,以不断适应竞技体操新的变化,同时确保我国的体操强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突破了传统的10分限制,这一重大变革带来了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变化和世界竞争格局的重组。通过对新规则的研究和一些男子竞技体操比赛近况的分析,以第29届奥运会为近期目标,剖析中国体操男队的备战局势和应对策略;根据国际体操的发展和国内改革的现实,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远期目标,探析中国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