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前段时间的一部电视剧《虎妈猫爸》抢占了收视率榜首,引发了大家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热议,同时折射出了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转眼间,大班孩子在园的三年时光即将结束,他们如电视剧中的"小公主"——茜茜一样马上就要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那么,家长们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吗?孩子们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呢?因此,在大班阶段,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  相似文献   

2.
幼儿怕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离不开成人的态度与行为、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孩子怕输的原因分析1.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迁就,使幼儿缺乏输的体验与承受能力。幼儿生活中输的体验、经验的积累往往决定了幼儿对输的看法与承受能力,如今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迁就,往往导致幼儿无法承受输的结局。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游戏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孩子自尊心的维护而过于迁就孩子,他们往往过多地故意输给孩子,保持孩子愉悦的心境。然而,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幼儿缺乏正常的输的体验,久而久之,幼儿会对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从幼儿的根本需要出发,我们应该关注音乐学习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价值呢?日本幼儿音乐教育专家古市教授强调,这应该是一种人格陶冶,情感表达与交流的价值取向。美国约翰·费尔拉班德教授认为,在孩子7岁之前应尽可能通过让孩子听音乐、理解音乐来发展他的音乐潜能。那么家长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应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位父母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即将入学的小朋友,如同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作为家长,我们该为他们的发展做些什么呢?怎样做才能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镜头一:一位下岗女工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吃虾。一次,她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一些虾。看着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妈妈忍不住想品尝一下。"别动!"她的孩子说:"这是我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园幼儿家长尤其是大班幼儿家长爱让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这是为什么呢?我访问了许多家长,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想法。一是现在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又大多生活在小家庭中,孩子在家过生日显得太冷清了。让孩子在园过生日,小朋友多,热闹,孩子可以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老师和小伙伴都来为孩子祝贺,促进孩子与老师以及小伙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孩子互相友爱的品质。二是为家长解决困难。有的家长在外地工作、学习或者临时出差,有的家长工作特别忙,个别孩子是单亲家庭,其父亲或母亲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更多一些,他们都想为孩子的生日庆贺一番,对孩子作些鼓励,但又力不从心。由此家长们就想到让孩子在幼儿园过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揭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孩子聪明与否的重要指标。幼儿园发给家长的《幼儿发展情况表》上也有一栏:是否有创造力?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常常令人不可捉摸:当他们无休止地问“为什么”时,让你觉得他们身上蕴藏着创造的潜质,但他们的创造力如天上的彩虹般绚丽却也容易转瞬即逝。家长不禁疑惑:究竟什么才是创造力?孩子到底有没有创造力?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哪些误区和假象影响了我们对孩子创造力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他们每一天的活动无不是在"动"中进行。怎么动?如何动?家长的溺爱让孩子不动,老师的关爱让孩少动。甚至于有些管理让孩子乱动。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幼儿运动兴趣的发展。怎样有规律地让孩子从入园就慢慢培养运动兴趣,这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幼儿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家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怎样使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我们在亲子园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读懂孩子,使他们的爱更具有教育意义我们在活动中发现,家长在育儿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对孩子身心特点的了解;对孩子过度保护和娇惯,忽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亲子游戏的时间、空间少,  相似文献   

10.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多:拼命工作,希望挣更多的钱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真是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孩子并不买账,他们并没有因此快乐起来。原因何在?这要从幼儿快乐的源泉说起。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引起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说,幼儿的快乐来自外界事物对其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诚然,幼儿有一定的物质需要,但这个需要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心理需要。一味满足幼  相似文献   

12.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状况如何?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素质怎样?我们对全乡45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主要表现为“二少一重”。“一少”为:亲子交流少。农村家长生活负担重,劳动量大,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每日早出晚归,身心俱疲,没有精力和时间与孩子交流谈心。而且他们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能和他们说什么?只要不缺吃、不缺穿,就行了。”因此,即使偶有闲空,也不愿与孩子费口舌。只是在孩子闯祸之后,才去训斥、责骂。据调查,有60%的家长每天只对孩子说“吃饭了”“不要和小朋…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都对孩子倾注满腔的爱,但有些家长却爱的不得法,他们让孩子每次行动都获得成功,把成功看做幼儿行动的唯一选择,有稍微的不如意,家长也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而孩子只能选择大人的援助,在大人的帮助下取得成功。家长包办代替幼儿的活动,没有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所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了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1.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其明白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丧失自信心。如,不少家长问“孩子念儿歌时总是手舞足蹈,怎么办”。我便对他们说:“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用动作来帮助自己理解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同时我告诉家长,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或描述事物时也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2.对孩子期望过低、任其发展的家长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客观地评价孩子,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家长现在不仅仅注重"早期智力开发",他们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方面,美好的期望也罢,功利的目的也罢,都反映着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要输在"兴趣点"上。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或者有一定特长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好事情,但如何做,如何把握尺度,却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明天幼稚集团的几位家长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吧……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幼儿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才宝贝"中国创始人刘慧琴女士,在天津举办育儿专题讲座。她指出,早教不仅要教孩子,家长的角色定位将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爱他,就给他最好的教育——很多年轻父母这样想。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适合您的孩子?父母如何  相似文献   

17.
范丰梅 《家长》2014,(11):36-36
正只有学习时不注意周围的人和事,心才越静,学习效率才越高。相信家长们没少为孩子学习不认真、不积极、不专心的态度而伤神,因为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效率,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呢?一、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来说,家长的学习、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家长在家里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态度的熏陶,自己  相似文献   

18.
我曾一度认为,家长每天都要来园接送孩子,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当面交流,再去家访纯属多此一举。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家庭,才发现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幼儿的具体表现竟是如此复杂多样。因此,我们针对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给予家长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一、对于在认字、写字、计算方面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我们主要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告诉他们过多、过急的要求会导致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信心的危害,同时向他们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二、对于认为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家长,我们着重向他们宣传家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三、对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或教育方法不当的家  相似文献   

19.
孩子永远是天真的,他们所想的和所做的都表示着他们真实的一面。而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像是守护神一样,可在孩子们看来,他们就是魔鬼。每天只会让孩子们学习、吃饭、睡觉,这三点一线就是孩子们的一条阴间小道。他们害怕,怕老师训斥,怕家长打骂。这样家长和老师除了会对孩子做这些还会做什么呢?他们把孩子的天真一丝不漏的遮盖住了,孩子们无法呼吸,他们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20.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也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多困惑,如兴趣班对孩子的成长是利大还是弊大?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如何才能让孩子保持对兴趣班的兴趣?本文试从一些具体事例入手,作一些分析。要不要报读兴趣班家长甲:“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都在上兴趣班,我也正和先生商量给我家辛辛报个班,可孩子自己似乎对这事儿一点兴趣也没有,整天只顾着玩。我们挺着急的,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就和别人有差距了?”分析与指导:幼儿阶段,孩子身体各方面机能日益成熟,尤其以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展最为迅速,这使得他们可以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