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经济现象,往往令普通读者费解。概念隐喻通过具体、已知的源域来解释抽象、未知的目标域,从而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复杂的经济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学人》杂志关于中国经济文章中概念隐喻的意义产生机制及其功能,旨在帮助普通读者以及二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增强经济类语篇的词汇和文本意识。文章从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三类概念隐喻出发,通过分析可得,三种类型的隐喻在《经济学人》杂志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中均有出现,其使用与经济领域活动的复杂性和隐喻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经济隐喻就是人们用熟知的事物和概念去理解和体验经济领域中复杂的现象和活动。汉英经济语篇中存在大量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反映了汉英文化在经济领域的趋同。  相似文献   

3.
汉英经济隐喻的跨文化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经济隐喻就是人们用熟知的事物和概念去理解和体验经济领域中复杂的现象和活动。汉英经济语篇中存在大量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反映了汉英文化在经济领域的趋同。  相似文献   

4.
经济运行及其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经济领域的抽象概念往往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来再现。本文通过对新华网和FT等网站文章的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在英语经济语篇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为人们认知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构建概念系统的有效工具,为人们理解抽象的经济语篇提供了简洁、形象和生动的思维方式。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和动物隐喻。中英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映射模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两者都体现了隐喻的体验性本质,即人们通过源于客观世界的具体的人体经验来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  相似文献   

6.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台州方言中隐喻性谚语也可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这三种认知类型。这些谚语善于借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经验去阐释陌生的或抽象的概念,引发不同认知域间的相似性联想。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从认知角度认识和理解方言谚语。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经济隐喻就是人们用熟知的概念去理解经济领域中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英汉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或相同的生物隐喻,两者有其文化共通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从认知视角对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探讨了从源语到目的语概念域的对等映射、归化映射和映射移植三种主要翻译方法。适当的翻译策略有助于译文读者正确理解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文化内涵,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认知体验。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5,(1):138-140
以一则英语经济报道为例,探讨了经济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概念隐喻如何构建经济语篇的语篇连贯。单个隐喻的内在系统性为语篇连贯提供了完整的内在结构及语篇信息流向前推进的框架,不同源域或不同目标域隐喻间的共有蕴含实现了隐喻间的语义连贯。通过对所选语篇的分析可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是构建经济语篇连贯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是人们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能将政治语篇中的抽象概念化繁为简,因而受到当代领导人的欢迎。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对比分析国家领导人新闻演讲中概念战争隐喻,进一步阐述背后的文化因素,加强人们对和平发言的理解,进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隐喻的翻译不仅涉及概念的理解,也涉及原文和译文文化意象转换。英文经济语篇中含有许多隐喻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对英文经济语篇中的隐喻翻译进行研究,有利于指导我们来探讨隐喻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促进英文经济语篇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遍及语篇的概念隐喻是阻碍学习者理解语篇的因素之一。从词和语篇两方面对概念隐喻在英语语篇中的渗透进行分析,能帮助学习者识别隐喻性表达,通过选择相关的语言线索来认知语篇,更好地弄明白和解读作者隐含在语篇中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13.
隐喻无处不在。本文以莱考夫阐述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一些经济语篇中最常用的隐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源于人体经验,抽象的经济概念是通过来源于物理世界的具体概念得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余音 《文教资料》2014,(20):33-35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机制,在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是指人类将自己在某一领域(原始域)的经验事实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个相对抽象和复杂的领域(目标域)概念事实或经历的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以中美领导人在被访问国高校发表的公共演讲这一特殊但有代表性的政治语篇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选取语料共六篇,总结和归纳中美领导人演讲词在概念隐喻上体现出的相同和不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语言高度隐喻化的特征使隐喻成为经济语篇极为重要的语言组成部分。本文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对两则经济语篇进行分析,探讨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构建功能。结果表明隐喻是一种有效的语篇策略。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赋予了经济语篇在概念层面和语义层面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6.
概念隐喻来源于人类的行为体验和思维活动,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机制.将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语篇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语篇意义建构和主题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从认知的角度赏析语篇及语篇中部分语言现象的构建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认知机制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借助于空间方位和实体或人体本身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提出在英语教学中,从认知的角度阐释隐喻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典故等的关系,可以加深学生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应合,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手段。语篇的建构和理解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个思维认知的过程。从语篇的角度看,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既是语篇信息发展的要求,也是交际双方互动认知的结果。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从语篇组织和语篇理解两个方面探讨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结构清晰的始源概念来解释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概念,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现象的主要途径。英语财经新闻中常借助隐喻的不同类型如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等来描述和解析经济活动中的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使抽象的财经新闻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探讨了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认为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主要包括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些隐喻运作的基础都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以一种事物或经验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或经验,本质是两个概念域之间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而正是这种跨域映射所造成的认知的间接性使得委婉语的生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