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下面以教学<圆的周长>为例,浅谈自己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黄英标 《考试周刊》2010,(50):172-173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完美、成功的提问在物理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控制课堂秩序和气氛,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猜想是创造性思维活动.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师要向学生逐步介绍数学猜想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运用具备猜想条件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学猜想法"的训练,发挥它在"思维的体操"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猜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猜想是一种科学思维,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引入猜想阅读教学,从关注学生的阅读趣味、激发学生的猜想意识、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入手,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猜想阅读的运用,充分关照了学生爱想象的天性,也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会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陈梁兴 《亚太教育》2023,(20):125-127
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充分落实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善于思考与严谨分析的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应的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教学经验,具体从激发学习兴趣、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建模活动、组织探究活动、优化实验设计等方面,探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鹏 《广西教育》2014,(9):43-43
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最常运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笔者就数学猜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记忆更牢固,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来讨论问题,展开联想,提出猜想,训练学生创新所需的思维素质和创新精神.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再现、解读课文感人情节,可以丰富情境,突破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向课外延伸拓展,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多媒体,确实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9.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是一种严密的、全面的、自我反省的思维。它使思维明晰化并促进思维向前推进。当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更加开放而深入地对问题进行思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质疑法、辩论法和讨论法来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感知、分析、鉴赏文章的能力,这样做更多的是文化的熏陶、人文的理解,而对于理性思维的培养,更多的要见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这样的文体阅读中。本文就如何教孩子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发散思维,来谈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一、学习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加以运用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初步显现,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细微联系,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注重对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7,(8):30-31
在"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节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提升课堂效益,并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邵一枝 《考试周刊》2014,(75):65-6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发展。本文从猜想的意义和如何教学生进行猜想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运用猜想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交际法以交际活动为课堂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这一目的契合了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通过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法,笔者发现交际法能激发起学生开口说的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得到增强,但组织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还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实用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猜想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因而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猜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学猜想思维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还应贯彻以下几项重要原则:主体参与原则、探索创新原则、暴露思维过程原则、合作化原则、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原海霞 《新疆教育》2012,(7):129-130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笔者认为,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和方法,以免走入误区,造成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下面以教学《圆的周长》为例,浅谈自己实践的体会。一、课始运用猜想引课题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正方形与圆各一个,请学生观察、比较后猜想:它们的周长哪一个大一些﹖学生有猜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大的,也有猜圆的周长比较大的,还有猜两个一样大的。教师及时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能验证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学…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包含着多种语文学习活动,如诵读活动、思维活动、讨论活动等等,而在各种活动中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语言活动。这不仅因为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素,而且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如果设计得当,既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寓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达到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途径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种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学生的主动权和创新精神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制造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此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激活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学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数学猜想 ,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拓展其思维空间 ,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