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 ,在人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人的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和谐的 ,学校的教育必须是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和谐的  相似文献   

2.
在对历史的把握和观照中,尼采发现了一种重要的质:力。万事万物莫不是力运动生成的结果。力可以划分为两种,肯定的力和否定的力。而虚无主义正是否定的力运动生成的存在。尼采对虚无主义几大类型所进行的批判,为的是达到对超人式的存在样态的肯定。本文剖析的对象所具有的虚无主义的共性就是:否认第一位的现象界,否认丰富的、多元的、变化生成的事物,否认身体在把握世界方面的有效性,否认人的本能、感性,否认人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超越性的精神和意志。  相似文献   

3.
王文 《阅读》2006,(10)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源远流长的江河哺育代代华夏儿女你是文明智慧的灯塔照亮历史车轮前行你是伟岸挺拔的高山塑造大批铮铮铁骨你是壮美瑰丽的巨龙翱翔五湖四海天宇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淀着五千年的深邃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挺拔起中华的气魄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热血沸腾的歌曲奔放着长江黄河的雄伟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丰富多彩的生活构建着神州大地的和谐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啊我深深爱恋的祖国知识链接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范式的转换讨论教育范式的转换。哲学范式的转换主要表现在,从远离人的空洞的抽象的旧范式向以人为本的与人的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新范式转换,从独白的旧范式向对话的新范式转换,从静态的横向的共时态旧范式向动态的纵向的历时态新范式转换。提出了现代大学需要的专家、学者、大师级教师的教师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中 ,农业社会的政治文明在社会治理的意义上属于权力的制度 ,工业社会的政治文明属于法律的制度 ;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相信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将会奠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其中 ,人的德性将是出发点。研究人的德性 ,需要系统地考察人的德性与情欲的关系 ,需要弄清人的德性对人的社会生活所做出的实质性的规定 ,需要正确认识人的德性对人的个人生活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建党90年来,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伟大历程。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伟大征程;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里程碑;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为党的指导思想,书写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党的指导思想有着与时俱进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摆脱了传统的实体论思维方式的束缚,是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双重维度来理解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双重维度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单独从任何一方的逻辑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科学提出人的本质思想,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发展的、社会的、实践的。这一思想基于现实的人的辩证关系,发挥出一定的可能性意义,不仅理论上实现对人本主义的超越,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物质需要,却导致人们精神追求和主体价值的丧失。产生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需要价值向度的偏离。确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向度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旨归,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要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科学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伦理学是一门科学”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科学”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科学的伦理学”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科学”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普遍性的正确的、真理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书虫T型台     
《阅读》2013,(3):F0002-F0002
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一场非常神奇的旅行。温馨的书房、安静的教室、热闹的书店、美丽的公园,都是我的读书胜地。书可以带我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一欢乐的、悲伤的、愤怒的、兴奋的、像波浪一样起伏的、像蓝天一样宁静的……  相似文献   

13.
不论人类历史的进程如何发展,艺术家的使命都是精确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艺术的道德精神的内涵正是一个地域、一个家族、一个族群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意志的体现;艺术家不朽的作品,都是为当时的社会总体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顶峰。  相似文献   

14.
竞技健美操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美操运动所赋予人们的美感 ,并不是简单的人体原形的自然呈现 ,而是通过科学系统化专门训练的人的躯体、肢体 ,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连贯流畅的、富有弹性的动作 ,以动态的和静态的外在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美学特征。依据有关的美学理论体系 ,结合健美操的运动特点 ,对健美操的美学特征、表现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可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是异化的,所以人的本质也是异化的,劳动的异化是人的本质异化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异化的扬弃,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树的度序列同它的线图的谱的关系.首先得出特殊的中心对称树的度序列与它的线图最大特征值的关系.然后利用中心对称树得出一般树的度序列与它的线图最大特征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抓好课堂教学,说通俗点也就是上好课,要上好课,就涉及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重要的方面。老师的教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效果等。学生的学应该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对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此,我浅谈一下对该问题的一点理解。一、精湛的业务素质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靠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要靠教师精湛的业务素质与科学的授课技巧相结合;要靠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与…  相似文献   

18.
语境是言语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言语活动总是由一定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里,因一定的缘由,就一定的事项,期图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语境的具体内容,制约着言语活动意义的表达:对言语意义的理解,又离不开语境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认识。语境是个上下、左右、前后都可涉及的复杂网络。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很一致。就小语境而言,其中有语法关系、修辞关系、逻辑关系,还有文风因素、语体因素:就大的语境而言,涉及的就更加复杂,其中交织着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知识的等等因素。特别要指出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的存在状态的生动描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价值旨归。“现实的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人的全面发展应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共同体中实现。但受资本裹挟的西方现代化的模式下,人的主体特征消弭,精神提升缓慢,生存空间恶化,整体发展破灭。中国式现代化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奠定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中激活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酵素,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创设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场域,在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交往关系,在现实性和理想性的交汇中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武术概念争议的实质是武术概念如何获得共识的问题,而概念对象的明晰性与一致性是概念公共性的前提条件。文章分析了对象对于概念的重要性,并从概念的外延、内涵、语词与对象的关系、对象的历时性、对象的共时性、对象的集体规范六方面对概念对象的明晰性提出质疑,进一步运用逻辑分析法论证了对象模糊的根源,认为:拳种与拳种运动形式关系的混淆、拳种与拳种运动形式形成的运动关系的混淆、拳种与拳种运动形式形成的运动的价值关系的混淆、拳种之前的武术与拳种及拳种之后的武术的同质性割裂,是武术概念对象失范的逻辑根源。武术概念争议因对象失范而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