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濮美琴 《文教资料》2008,(34):19-20
什么是儿童文学,不少专家学者下过定义.建国前,受到以"自由教育论"和杜威等"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专家学者都认为"儿童文学就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因此"凡是叫儿童文学的,必得是那些切于儿童的生活,适应儿童的要求.能唤起儿童兴趣的东西".建国后,儿童文学的概念曾一度产生很大的分歧:有以教育性为主的;有以强调儿童本位为主的;有以强调文学性为主的等等.近些年.在儿童文学的分歧争论中.又有新的概念产生:"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儿童文学的概念是一个模糊集"……本文认为.儿童文学的本质属性是儿童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文学的概念历来是文学界讨论的焦点。郭沫若提出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及后人的总结都离不开儿童心理的因素。儿童本位的小说正是以自己的审美特征展示了儿童的心理,展现了儿童小说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 象的文学,它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成人意识到儿童有特殊的文学需 要。 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 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儿童文学 本身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 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 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 学。从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儿 童文学和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目标、原 则、理念、方法的全面契合。 第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 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 童文学也不例外。要将…  相似文献   

4.
张雪门儿童文学教育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教育实践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张雪门认为,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激发儿童对文学的兴趣,满足儿童的读写需求,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儿童文学教育的选材,应注意作品的儿童性、文学性、教育性。教师进行儿童文学教育应注意:抓住教育契机,灵活应对儿童需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呵护和激发儿童文学热情;结合丰富的方式,让儿童充分感受文学之美。张雪门儿童文学教育对当今幼儿园儿童文学教育实践具有的重要启示是:儿童文学教育要注重儿童本位;儿童文学教育要注重文学本身价值;儿童文学教育要警惕“教训主义”。  相似文献   

5.
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编辑文本既包括与文学研究会相关的报刊杂志.如<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周报>,也包括其出版的儿童文学丛书.这些编辑文本很好地实践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文学观,是"五四"立人"思想在儿童文学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是一种面向广大儿童的特殊文学形式。随着儿童观由成人本位向儿童本位转移,儿童文学作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章选取儿童畅销书《艾薇与豆豆》系列为个案,分析了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本位思想的践行。与传统的正面形象作品不同,该系列作品通过塑造"淘而不恶"的顽童形象,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游戏设计、真实的成人孩子冲突,还原了孩子的本来面貌,很好地践行了儿童本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之初的“五四”前后,最有影响的诸家儿童文学观点,大都认为儿童文学应以儿童为本位,即以儿童为中心和主体,以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为准绳,使之成为儿童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学。周作人甚至大声疾呼:“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但是,在儿童文学的创作领域里,尽管有如冰心那样热爱儿童的作家在辛勤笔耕,而真正以儿童为本位,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得出儿童本位的翻译原则,并最终证明了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它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能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为少年儿童提供优质、丰富的精神养分,也使他们充分感悟文学之美、母语之美,这无疑是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的共同目标.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如何让儿童文学类课文的应有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儿童文学类课文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实现教学预想,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儿童文学?过去不少专家、学者曾给它下过各种定义,并对儿童文学的本质作过种种的阐述。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二十年代,以周作人、胡适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儿童文学就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这种提法在解放后被称为“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而受到了批判。这是对旧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儿童文学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但这种说法也被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过于笼统和欠全面。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于是有的同志就认为:儿童文学是一种“教育工具”,它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这种提法近年来又受到另一些同志的批评,认为太狭隘。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又一次否定。蒋风同志说:“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见《儿童文学概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之否定。 事物总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中不断发展的。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理论也不例外。但是上述这些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突出强调“专为”儿童而创作,似乎非如此就不是儿童文学。 其实,把“专为”儿童创作的特点过分强调,反而违反了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文学在儿童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儿童文学有较强的阶段性和针对性,能激发儿童的兴趣,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教育价值、社会价值、文学本位价值和儿童本位价值等四方面的价值,在语文教材中它是一种统整性存在。因此,要将儿童文学教成儿童文学,教师要做到统整。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要做到目标的求实性和求美性的统整、内容的客体性和本体性的统整、价值的思想性和精神性的统整、手段的强制性和自主性的统整,这样才能实现儿童文学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人认为"冰心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本人认为冰心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但她写的不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而是"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且从不是专为儿童写的、借写儿童抒发成人情思、以成人视觉统摄儿童视觉、使用成人语言、这种写法的意义等方面,说明冰心"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14.
站在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走向的角度审视了周作人对儿童文学的思考。他认为 :儿童文学只有在承认、理解儿童的社会环境中才能生成 ;真正的儿童本位作品必须是充满幻想的神奇趣味与游戏愉悦的“忠实记录” ;运用这种儿童文学作品影响儿童 ,对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基本素质很有价值。这些真知灼见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和小学素质教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16.
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是对儿童心灵的理性认识。儿童文学只有回归儿童这个原点才能正常发展。在通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以成人为本位的教材体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模式化儿童形象是对“儿童本位”儿童观的忽视,背离儿童的真实生活与情感,也使得教科书显得过于呆板,缺少趣味、想象和幽默。好的儿童文学教材需要编者必须怀有对“儿童本位”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法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译者应该用有别于成人心理的童心去理解和体会原作,并用一种通俗接近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描述儿童的世界。翻译时注意把原著中儿童的天真视角、儿童的简单句式、儿童的活泼语态,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装帧印刷方面也颇下功夫,还儿童一个新奇绚丽的文学乐园。  相似文献   

18.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科书 儿童文学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有关儿童文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有观点认为,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还有观点认为,所谓儿童文学,就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尽管关于儿童文学概念的界定一直有分歧,但这些概念都特别关注到儿童文学的三个特征:年龄阶段特殊性、文学性、教育性。儿童义学与小学语义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在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方定焕是中韩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文章通过对于他们的"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形成的比较研究,使中韩的早期儿童观加以清晰化,明确他们各自在本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中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辨析周作人与方定焕在思想及文学观上的异同,给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儿童文学是他们新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