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经传集解》被动句式主要有"见"字句和"为……所……"式,此外还有少量的其他结构形式;"被"字句尽管是汉代新起的被动句式,但其运用在晋初并不占优势;"受"字句为数不多,但确实是一种被动句式。《集解》谓语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少量的双音节词语大多为同义并列结构,它是彼时汉语词汇正在向双音化发展的反映。《集解》谓语动词以光杆动词为主,少数句子动词带有后补成分,未见直接位于动词前的前加成分。《集解》被动句式基本上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汉语叙述句从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入手,可分为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被动句式的主语虽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但它不仅不施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而且正好相反,是谓语动词所表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如: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论·陈涉世家》) 2、敌人被我们消灭了。例1中主语“士卒”是谓语动词“用”的受事者。例2中的主语“敌人”是谓语动词“消灭”的受事者。表达这种逻辑语义关系的句子,我们称之谓被动句或被动句式。  相似文献   

3.
被动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下面分别加以说明。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中都存在一种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式——意义被动句。然而,这类被动句在英语和汉语中无论是从形式结构还是从使用频率来看却都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使用的谓语动词、表示的时间范围、语序和使用频率这四个方面对英汉语中的意义被动句作一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5.
解题宝典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文言固定句式五种。倒装句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几种类型。其中宾语前置句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考试类型,其余倒装句型在实际考查中也有所涉及。被动句主要以"见""于""见……于""为""为……所"为标志。考试中考生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句式特点,对文意的理解就不够准确,翻译题就容易失分。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熟知上述句式的特点,并能对其准确判断和具体翻译。从命题趋向看,高考对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意念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一般就是指被动句式。被动句式有一个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三个典型的句式:"见……于"式、"为……所"式和"被+施(施事)+动"式。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被动句式是有标记的,即:be+V-ed.。句式隐喻使被动句在英语中得以广泛应用。文章认为,用句式隐喻对英语复杂的被动现象可以做出概括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汉语被动句式在上古时期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被动句式的产生,以上古时的主要经典著作为观察点,考察了被动句式在这一时期的使用情况,并力图描述出被动句式在上古汉语中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被动句式是语言学界比较重视且至今分歧较多的一种句式.近十年来关于古汉语被动句式的研究表现出诸多特点: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所用理论也日益新颖,研究内容正日趋全面.这些现状和特点表明古汉语被动句式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的被动句式,主要有“被”字式、“吃”字式、“为”字式、“于”字式和“所”字式。在对《二拍》中的被动句式进行了穷尽性统计与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它们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到明代被动句式是中古时期被动句式过渡到现代汉语被动句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汤芬芬 《海外英语》2012,(21):139-141
英汉被动句式表达可分为两种:有标记的被动句式和无标记被动句式。从这两方面对英汉被动句式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明确两者之间的异同和对翻译的影响。最后通过举例讨论得出翻译英汉各种被动句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谈《孟子》的被动句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孟子》一书中的被动句式做了考查并做出统计,发现只有"于"字句和"见"字句。以"于"字句和"见"字句为主,结合其它先秦著作中的"为"字句和"被"字句对上古被动句式做比较分析,找出各种句式的结构和表意的特点,并重点对"于"字句做些初步探索,对能否表被动这一有争议的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缀白裘》包含的被动句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由"遭受""蒙受"动词演变而来的"被"字式和"吃"字式;二是由使役义动词演变来的"教"字式和"叫"字式;三是由给予义动词演变而来的"与"字式和"乞"字式。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常把主语和谓语属于主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主动句,而把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被动句。被动句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被动句通常是用一个特殊的、表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来表示,一般容易掌握。而在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句式种类很多,不细心琢磨很容易弄错。现就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几种被动句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常把主语和谓语属于主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主动句 ,而把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被动句。被动句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 ,在现代汉语中 ,被动句通常是用一个特殊的、表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来表示 ,一般容易掌握。而在古汉语中 ,表示被动的句式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16.
[提示]所谓“文言特殊句式”,是指古代汉语的句式跟现代汉语的句式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句式。主要有:(1)判断句式。其基本形式是:“……者,……也”,也可不用“者”,或不用“也”,或“者”、“也”都不用。副词“乃”、“则”、“皆”、“即”,动词“为”等也可表判断。(2)被动句式。它除了用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内容,“被”表示被动外,还有几种表示被动的形式,如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动词前面加“见”;既用“于”,又用“见”;用“爱……于”;用“为……所”等。(3)倒装句式。它表现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结构后  相似文献   

17.
英语被动句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突出施事;2.详细说明施事;3.淡化施事;4.突出被动行为本身或被动行为产生的结果;5,突出受事;6.话题功能;7,礼貌功能;8.修辞功能;9.文体功能。我们应根据不同需要,恰当使用被动句式。  相似文献   

18.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颜之推创作用以训诫子孙的名著,它内容涉及儒学、文学、佛学、历史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历代家训之祖"。本文以其中的被动句式为考察对象,尤其是其中的"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为……所"式和"被"字句等形式。希望可以借此揭示这一时期被动句式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例 句49古汉语被动句式一览表@赵广成!山东寿光~~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虚假的主动性动词具有被动能力。它们在句中以主动形式出现,却表示被动意义。在逻辑上,句中主语可看作是这类动词发出动作的承受。在某些英语句型中,用主动形式的不定式表示被动意义。在少数动词、动词短语、介词、介词短语及谓语性形容词worth后用主动形式的动名词表示被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