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精神.而小学语文既姓“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基于儿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的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3.
“小语姓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界的一个重要论断,其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流行于何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论断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极大。作为一种从小学语文教学一线诞生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断,笔者以为要达成科学的理解,必须从“小语姓小”的缘起、边界与认知三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说起来“小”,其实“大”得很。说它“大”,因为小学语文让孩子看到了“大世界”。从中国到外国,从现代到古代,从人类社会到大自然,从人文到科学……所有这些,都可蕴涵在小学语文之中。一句话,小学语文与色彩斑斓的世界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  相似文献   

7.
赖建平 《小学语文》2010,(7):124-124
读了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不能小看》(《小学语文》2010年第3期),深有感触:小学语文看起来似乎很“小”,可是她关乎万千世界,是以“大”;她是作家情感与智慧的产物,是以“深”;她以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在小学生面前,是以“难”,因此小学语文不能小看。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既姓“语”,就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儿童的特点,真正地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具体而言,教师要用儿童视角解读文本,关注儿童的学习需要,并确定能开发儿童的“可能性”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去教学,成为“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使得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2017年9月,统编版教材开始进入小学生的课堂。一时间,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雨后春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殊不知,小学语文教学终究还是"姓小""姓语",唯有构建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梁八柱",我们的课堂才会始终保持生命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陛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是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小学语文教学界曾经在南通研讨过“小语姓语、小语姓小”的话题,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时隔十几年,小学习作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研讨的话题。笔者就“行走在儿童与语文之间”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一思:小学语文——姓“语”名“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该如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对对小学语文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小学语文,首  相似文献   

14.
与你有缘     
也许与生俱来与语文有缘,记得上小学前我就开始学习语言文字,认识了好多字。虽然只是简单的“大”“小”“上”“下”,“太”“平”“天”“国”。但在那个时代的穷乡僻壤.已很不简单了。上小学后特别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考试几乎回回得满分。念初中时更偏爱语文,特喜欢读《中国青年报》;李清照的词也读过不少。又比较喜欢读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史朝兵 《新疆教育》2012,(21):195-195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初,为中国语文教学界瞩目的《语文教学通讯》开辟了“小学刊”,定名为《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简称《论坛》,下同)。其时,我深为“论坛”这一立名而欣喜。原因是当时小学教学报刊似乎在认定小学教师姓“小”的同时,也在拼力追求发“备课设计”,发“课堂实录”,发“作业题”式的资料以救应试之急,发“豆腐干”式的短说以方便轻松阅读。  相似文献   

17.
柳飞 《教育文汇》2004,(10):12-13
音乐教育姓什么?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且答题者身份不同,考虑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同:某些音乐教师的答案可能是姓“教”、姓“技”,或是姓“知”;针对教育对象——孩子而言,它可以姓“乐(le)”、姓“玩”、姓“乐(yue)”、  相似文献   

18.
案例叙述: “小导游”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我们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该活动的“错位”现象比较普遍。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长城》时开展“小导游”教学活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只阅不写”,二是“应景伪写”.三是“随兴杂写”.为优效地在课内确保“写”的密度和效度.让“写”成为阅读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并通过“写”来促进“阅读”的交流和展示.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我们尝试提出了小学语文“随阅小作”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娜 《考试周刊》2013,(87):44-4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进一步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根基,也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点.同时还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所在。“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富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