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是语文教材"读写结合、学思同步"的编辑思想体现。如何结合教材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引导学生在感受文字魅力,激发写作兴趣;学习谋篇布局,促进思维发展;品味写作感情,提高审美能力;联系生活,生发写作真情实感四方面进行了初中语文"读写共生"的教学实践初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色语文     
琅琅书声春风里 语文学习,"读写"而已,语文教学,导读导写而已."读",是语文学习的主线,是素养的储备积累和能力形成的主渠道;"写"是读的自然结果.所谓"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云云,全在"读写"中.这是首都师大附中语文老师的共同认识.  相似文献   

3.
蔡静兰 《教书育人》2013,(19):41-42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阅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解读1.重视读写结合阅读过程中读写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老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读透一段话,找出这段话可以模仿,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读写共生,即在读写之间往复循环、共生共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立场,从学生的读写兴趣、读写需要和读写困难出发找准"共生原点";吃透语文教材,秉持目标意识,定准"共生长点";基于系统思维,系统地设计"共生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很好地利用课文范文这个例子,挖掘教材的潜力,借教材读写结合的生成点,巧妙设计习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成为他们的重中之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以及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使命。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语用的机会,开辟语用的渠道,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实现“学”和“做”的完美融合呢?在这一点上,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就是例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用元素,促进学生的语用学习。本文立足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情况,尝试为学生构建“1+X”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围绕教材这个“1”,生发出“X”个写作角度,从而在读写结合中培养语用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写作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能够有效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深度挖掘读写结合点,采用形式多样的读写结合形式,展开优化的教学设计,使读写结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67):37-39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教改背景下,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阅读素材与写作内容,因此以教材为载体,探究读写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当前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结合部编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提出了在初中教材中寻找读写结合契和的一些思路,以期能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作单元"是语文教材的一个特殊单元,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习作单元"能够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从实践理念,板块设计和训练系统等方面进行突破。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唐盛兴 《课外阅读》2011,(10):166-166
初中英语教材从一九九一年开始修改了多次,新的教材从内容上越来越体现重视听说方面能力的培养。 新的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教材内容仍然有与学生实际脱节的地方,导致学生对口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习惯了重视课文教学语法教学的老师们还是没有把口语教学放在与读写教学的同等位置,当然我也不例外,所以这种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练好口语,只重视读写教学,难免会顾此失彼,往往把口语教学一带而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口语成绩总是很难提高,多数老师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学生口语成绩差是因为不认真学,其实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模式就不难找到答案了,忽视口语教学的模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正话语分析对语文教材中各种体裁或类型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普适性。基于话语分析的读写结合教学,更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高。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积累期与生长期,教师需要基于小学生认知特点,追溯阅读读写结合的本源,将读写结合深植于教材,挖掘教材读写结合点,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读写结合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多角度引进话语分析,以快速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光明日报》一九八一年四月甘二日刊登了李群同志的文章,谈北京五中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文章说:他们主要是通过“读写结合,读写并重,读中学写,扩大读写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的:第一,培养掌握语汇的能力。他们不仅教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要词语,而且注意让学生学习掌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国际社会方面使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重要正面作用,其中语文学科更有较高影响,尤其是学会说与写,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根据优秀老师的实际运用,发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读写教模")可以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将从"读写教模"的正面作用出发,对如何运用进行合理思考,为小学语文学科提升阅读课的效果予以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读写结合".为此,可以"结合读写"的课堂教学思路,为实现"读写结合"的高质量输出打下基础,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结合读写"的效果,完成新旧教材的衔接,落实"读写结合"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一、"读写结合类课型"的价值追求语文教材是教学中的"例子",是一种范式。我们进行"读写结合类课型"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这个"写作范式",以确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课文这个"例子"的同时,可以形象懂得某一类作文该写些什么,该怎么写。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学习了课文中的语段,让他们模仿课文例子,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英语教学规律,学习英语应"听说在前,读写跟上."而多年以来,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偏重于语言知识和功能的掌握,忽视听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的倾向.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人们已发现英语学习中偏重读写模式存在的弊端,对听说能力,尤其是对听力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比如在初中和高中的英语学习中,加大了英语听力学习和训练的比例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有竞争制胜的能力,终身学习已成为必需.为了适应终身学习,我们老师对学生必须"授人以渔",而不能"授人以鱼",我们得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那么,在中学的数学课堂里我们老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根据我十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引导学生学会读教材数学教材,它不似语文教材那么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激情满怀,数学教材的内容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课堂练笔--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在课堂练笔中,我们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让它们在课堂中和谐共处呢?  相似文献   

20.
韦月初 《广西教育》2014,(29):67-68
正防城港市上思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合作"实践研究课题组召开了一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探讨研究语文S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课文《萧山杨梅》的教学方案,执教者是防城港市上思县思阳镇中心小学李佩芳老师。李佩芳老师教学这一课时的设计理念是通过读、议、说、写等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读思结合、读述结合、读评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促进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学。一、图文结合,概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