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作家田彬的长篇小说《青诀》从人物对话和动作构成的场面描写推进故事情节,采取了中国小说叙事的传统模式,呈现出浓厚的传奇故事性。故事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叙事情节、相对固定的叙述视角表现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多主角塑造人物形象。传奇性特征主要表现为题材的奇特性、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传奇性。“真实性”缺席的情节设置、审美缺席的任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2.
这是课文《邓稼先》一个“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想:教学板块之一:提取信息,写人物简历教学板块之二:组合要言,写人物事迹教学板块之三:抒发感受,写人物述评这个教学设想还能这样表述:用简明的语言写人物简历用精练的语言写人物事迹用生动的语言写人物述评以上设想,将《邓稼先》的教学切分为三“块”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逐层推进,显现出本课教学清晰有序的教学思路。像这样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就是我们所说的“板块思路”。也可以这样说:所谓“板块思路”,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因剧情和创作目的的需要,简化了历史事件,合理发展了历史人物的性格,提炼出了卓王孙等反面人物身上最本质和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这些反面人物总体设置合理,但因郭沫若奔放而缺少节制的创作个性,这些人物在厚重度和真实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人物通讯,记叙了崔国政烈士的母亲温桂琴的事迹。它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复杂,人物描写深刻,阅读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 一、本文用序数词标出的三个部分各写了什么?每一部分的层次如何?写了什么?从三个部分的内在联系,说一下全文记叙的顺序和线索。二、文章第三部分说温桂琴“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又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如何认识这句话的作用?怎样理解“普通”与“伟大“这两个反义词表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课文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普通而伟大的品格的?由此联想学过的课文中类似这样的母亲,还有哪几个?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最可贵的共同之点是什么?应受到怎样的思想教育? 三举例说明本文人物描写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结合传记文学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围绕把握传记文学中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核心、作家在传记人物中的价值与主张及作品在人物经历中的哲理与价值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写作名人小传。通过“任务驱动,评价先行”展开写作教学:围绕精神核心词,关注典型事件;结合传主典型事件,聚焦细节描写;了解传主相关经历,还原时代背景及在对照中反观自我,如实评价传主。  相似文献   

6.
二月河在其三部"皇帝系列"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传奇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些人物形象,既洋溢着封建社会特定人群的精神面貌和风骨气质,也承载着作者复杂厚重的情感和微妙细腻的心理。他们有着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身上充满了超越常人和历史的传奇性,而且又不失艺术的真实性。作者通过重点刻画这些人物形象,并反复突出这些人物形象的传奇性,从而将三部"皇帝系列"小说的艺术水平和价值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深入探讨这些传奇人物形象的深层次内涵,不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知小说的思想内容,重新审视小说的意义和地位,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丰富对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7.
案例:师:前面我们熟读了课文,和强强一起感受了爷爷三次不同的笛声,感受了强强对大海的向往和来到海边欣赏大海、聆听爷爷那清脆的笛声时的高兴心情。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到文章中的人物身上。你认为强强是个怎样的孩子?括号里填什么词?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板书:()的强强(自由发表见解,简要阐明理由。)生:强强是个勇敢的孩子。他面对狂风巨浪,最终还是战胜了恐惧。生:强强是个自信的孩子。他相信自己能行,便答应爷爷一人在家。生:强强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爷爷有任务在身,不能影响爷爷的工作,所以答应爷爷并让爷爷放心,自己一个人能在家。…  相似文献   

8.
浅析于连形象及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于连身上具有的平民意识、性格的矛盾与虚伪性及直面人生的反抗精神这三个方面对于连形象进行了分析,并概括总结了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二黑结婚》是“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代表作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节选了小说的九至十二节。从人物的典型性入手,一方面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独特风格,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以期能让学生看到人物身上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人性中的理智与情感在不同人物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爱德蒙是纯理性的化身,李尔是情感化的人,考狄利娅是两者结合的典范.从这三种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智的罪恶和情感的灾难以及完美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同学问:《第二次考试》塑造了两个感人至深的形象——陈伊玲和苏林教授。这两个人物,究竟谁是作品的主要人物? 答:关于谁是《第二次考试》的主要人物,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苏林教授是主要人物,因为他贯穿于文章始终,作者在他身上花的笔墨最多;有人认为陈伊玲是主要人物,因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作品的中心意思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人认为两人都是主要人物,因为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相似文献   

12.
在王熙凤与潘金莲两个人物的塑造上,有着十分显明的前后承传关系。其性格的核心,一为跋扈,一为贪婪。然潘金莲乃残忍刻薄与贪淫无耻,终至人性沦丧;王熙凤则为八面玲珑与贪财好利,毕竟人性犹存。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能看到女性地位之历史变迁:女性从非人的存在,终于慢慢回复到了作为人的存在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脂批的检视梳理,从看待陈腐旧套的态度、对于情理问题即“真实性”的解释以及作者阅历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总结脂批关于人物塑造真实性问题的理论成果。希冀通过这样的总结与探讨能够对脂批中人物塑造理论的核心问题达到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不是学者或者政要,但每个月都有成百上千个团体、单位邀请他去演讲。他不是影视明星或者流行歌手,但不论在美国的哪个城市,只要他一出现,  相似文献   

15.
现行苏教版必修四节选了曹禺先生的《雷雨》第二幕作为反映戏剧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主题来教学,这其中有几个问题是在教学中必须讲清的,那便是:戏剧矛盾冲突的安排,戏剧人物真假美丑善恶的真实性,戏剧人物语言艺术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典小说叙事写人 ,往往是平铺直叙 ,叙述事件的始终或人物的一生 ,而且是从事情的开头、人物的出生写起 ,一直写到事情的结尾和人物的结局结束 ,注重情节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以便于接受理解。与此同时 ,由于市民是古典小说的主要阅读对象 ,为满足市民搜奇猎艳的心理 ,形成了古典小说侧重于铺叙引人入胜的传奇性故事的情节特征 ,有时为了迁就情节的发展与起伏 ,甚至不惜破坏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和作品内容的真实性。与古典作家旨在有益教化和强调小说的娱乐功能不同 ,鲁迅是抱着改良人生、改造社会的目的从事创作的 ,如果把鲁迅的启蒙思想与…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著,它的问世不仅给作家托尔斯泰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而且使女主人公娜塔莎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娜塔莎是战争中和平生活的点睛之笔,托尔斯泰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的具体性倾尽自己的全部艺术才能来描写她。本文从具体性与真实性、具体性与真诚性、具体性与"心灵辩证法"这三个角度对托尔斯泰创作的具体性在娜塔莎身上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有三个以玉为名的主要人物:宝玉、黛玉和妙玉。三人是作者最喜欢和用意最深的三个人物。作者沿用儒家"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视三人为书中仅有的君子。而君子之德却并非属于儒家传统的道德范畴,而是一种属于精神层面的对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个性追求。这就是"红楼三玉"身上所具有的深意。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从这两个独特的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同时代的女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命运.作为弃妇,她们都是悲剧性的人物.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和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