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即将分册陆续出版。该书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预计40册,16开本,套色影印。 这部大型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之先后,辑入了现存于世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满汉官员1200余人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这些档案现分藏于中国第  相似文献   

2.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现正分批陆续出版。该书系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册,16开本,精装影印。该书1988年8月首批出版1~10册,拟于1991年全部出齐。 这部大型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之先后,辑入了现存于世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满汉官员1200余人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这些档案现分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两处。这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本馆及台湾故宫博物院在此前影印出版的《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的汉文奏折,收集到一起,合并汇编,从而成为一套完整、系统的原始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安双成主编的《满汉大辞典》,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满汉大辞典》是编著者二十多年研究的新成果,是继清代光绪年间编撰的《清文总汇》之后,在我国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部大型满汉文对译的工具书,全书共170万字.  相似文献   

4.
康熙朝是清代奏折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然而,由于当时缴折制度执行不严格和最高统治者及时处理信息垃圾,兼之以康雍之际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导致的文献销毁,致使奏折亡佚现象十分严重,不只其准确进折人员不得其详,同时其内容着重点和使用范围的发展走向亦颇为混沌模糊。为此,笔者依据已刊康熙朝满汉文奏折和有关史籍,对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第五届清代宫廷史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0月中旬在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市文物园林局、清东陵文管处、易县清西陵文管处共同发起,清东陵文管处承办。与会专家学者77人,提交论文67篇。会议以陵寝丧葬制度为主题,同时也就清宫的典制、宗教、人物、事件、建筑、园林、图书、档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邹爱莲等一行8人与会,并提交了论文8篇。邹爱莲的论文《从两件奏折清单谈东西两太后及其陵寝的兴修》,秦国经的论文《论…  相似文献   

6.
赵文良 《历史档案》1998,(2):133-134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也是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近年来出版了大量有关林则徐的学术论著,也有许多与林则徐研究的相关史料。为了推动对林则徐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拟出版《林则徐全集》,包括奏稿、公续、日记、文抄、诗抄、信和等,其中奏稿部分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负责,提供馆藏的林则徐奏折。参加编辑者在选材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档案,基本摸清了馆藏林则徐奉折档案的有关情况,现就馆藏林则徐奏折档案史料作一简介。林则徐奏折档案史料此前已编辑成…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二十三册及第二十四册,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次出版的两册史料,均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军机处上谕档,剿捕档及录副奏折、《剿平粤匪方略稿本》、宫中朱批奏折等档案史料。第二十三册收录的是咸丰十一年全年档案史料512件,计60万字。第二十四册收录同治元年全年档案史料528件,计60万字,两册售价分别为50元。欲购者请将款项(另加邮费15%)汇至北京故宫西华门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行室。邮编100031《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全宗中,有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两个文种。朱批奏折是清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原件,录副奏折是军机处照朱批奏折謄写件,为朱折副本。我们在阅读录副奏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在奏折末尾录有朱批内容,一是在奏折末尾出现“×××年×月×日奉朱批钦此”字句,朱批内容空而不录。同样是录副奏折,为何有些录有朱批内容,有些则空而不录呢?这是否是军机处謄录时疏忽所致?不是的。通过多次摸索探究,即尽量找同日的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相校,或查阅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凡不录朱批之处,乃为“另有旨”或“即有旨”。 清代官员呈递奏折,均要由清帝亲阅,阅后在奏折(片)末尾留下批示,谓之朱批。对于清帝在奏折末尾朱批内容的形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清帝阅后表示阅过,知晓或要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如“阅”、“览”、“是”,“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等,用词极简。第二类是清帝表示对奏折上报内容的具体意见,赞成、否定或其他。用语一般要十几字、几十字,个别也有数百或上千字不等。第三类则是清帝对奏请内容事关重要,有必要单独颁发谕旨,即用  相似文献   

9.
道光朝北京粮仓吏役舞弊史料(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漕粮运至北京,即储存于京通各粮仓,再由各仓依照规定的程序发放。到嘉道年间,与清朝封建统治的日趋腐败相一致,京通各仓也百弊丛生,成为官吏役胥贪污舞弊的渊薮。本专题收录的史料,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道光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法律类,主要是审拟各仓官员吏胥舞弊案件的奏折,希望能对从事清代政治、经济史研究的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奏折制度是清代独有的官文书制度。由于奏折往往附有皇帝的朱批,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记载,所以史料价值甚高。奏折始见于康熙朝,目前,康熙朝朱批奏折分藏于北京、台北两地。七十年代,台湾故宫博物院将该院所藏的康熙朝朱批奏折影印出版了,全书共9册(其中最后两册为满文奏折),命名为《宫中档康熙朝奏折》。1984至1985年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该馆所藏史料价值较高的1千多件康熙朝汉文奏折与《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中的2千多件汉文奏折汇集一起,分8册影印出版,命名为《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以下简称《奏折汇编》)。  相似文献   

11.
《历史档案》2004,(1):32-32
本刊讯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一书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是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档案史料出版项目之一。全书共分 18册 ,按内容分为四卷 ,分别是八国联军侵华卷、慈禧光绪西行卷、辛丑条约谈判卷、庚子赔款筹付卷。内容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电报档、外务部档、总理各国事物衙门档等十几个全宗档案 ,共辑录 6 0 0 0余件 ,详实而系统地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全过程及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内中情由。这些档案中绝大部分为第一次公布 ,史料价值弥足珍…  相似文献   

12.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经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满文部工作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终于正式面世,可喜可贺。作为《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的姊妹篇,可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它的面世,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前中期史、清代边疆民族史乃至清代宫廷史等都具有推动作用。我曾在中央档案馆、档案出版社工作多年,后又调至一史馆,深知满文档案史料之珍贵,翻译出版之不易。1985年《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发行,1987年。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也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而满文朱批奏…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编译的《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50万字,16开,精装,定价480元。 本书是将现存的5000余件(其中有台湾藏740件)康熙满文朱批奏折,首次全部翻译而成的。按清初的规定,这些奏折多为满官员所奏,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皇族、宫廷、天文、地理、气象及民族、宗教等种种方面。经编译者与汉文朱批奏折相较,这两种文字的奏折,不仅内容不相重复,而且区别甚大。与康熙朝《清实录》、《起居注》相较,奏折中内容多有未收入两书者,即使收录,内容亦过于简略。特别是在康熙朝汉文奏折不多(相对清圣祖在位61年而言)情况下,这批满文奏折的翻译出版,对研究清代前期各  相似文献   

14.
孙宏年 《历史档案》2005,(1):124-126
清代,中国与越南多次互派使者,这在清朝档案中有所反映,一份被定名为《安南国陪介范谦益等奏呈庆贺诗三章折》的雍正朝汉文奏折就是其中之一。这份奏折现已收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2册,但并未标明该奏折的具奏时间,而是列入了“无具文时间奏折”之内,按照具奏人姓氏笔画顺序编在第32册、第177号。笔者拟根据中越有关文献,考证其具奏时间。  相似文献   

15.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朝因御史焦友麟奏请而展开的各省官员整饬教化的讨论,恰介于川楚白莲教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这次讨论,无疑是清王朝由盛转衰之际试图整饬教化加强统治秩序的努力,但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官修史书与政书的记载往往缺漏,或语焉不详。本文拟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各地官员参与讨论的奏折,参以其他记载,揭示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晚清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历史档案》2006,(2):80-8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40册,收录本馆所藏晚清军机处电报档约万件,时间起自光绪十年(1884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翔实地反映了晚清政府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内幕。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刊布,它不但可与同时期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廷寄互为补充,而且其许多内容为奏折与廷寄等文件所不栽,具有填补资料空白的重要作用,对研究晚清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专题史料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朝宫中朱批奏折,主要反映的是乾隆十二年前后江苏清理积欠钱粮的情形。这些文件既指出了造成江苏田赋拖欠的各种原因,也涉及到清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和阻碍,对于研究清代中期的江南赋税,或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已由档案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共分八册,十六开本,套色精装,约三百万字。第一、二册已于年初出版发行,第三——八册也已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该书系按时间顺序编排,共收辑存世的清代康熙朝内外文武大臣及内务府臣仆  相似文献   

19.
<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台湾正式被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版图,开始了与内地"一体化"并轨的历史进程。在清朝统治台湾的二百多年中,台湾逐渐完成了从"化外之地"向边疆重地的转变。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社会主体性文化内涵的局面,长期积淀而牢不可破。近期,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编辑的《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30册)出版(1)。其中选辑汇编2000多件皇宫档案,包括起居注、朱批奏折、录副奏折、上谕、敕  相似文献   

20.
有关清代湖广私盐问题的研究①,以往在史料的运用上,人们往往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实录、官书、别史等史料,而忽视了对档案史料的利用,研究成果亦受到一定的局限.本文拟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等为史料依据,对湖广私盐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与探析,以期勾勒出清代尤其是清中叶,私盐在湖广地区的起伏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