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2008年被国家列为法定休假日,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民意的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千年前端午文化传入邻国日本,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也成为日本人民非常喜爱的节日。本文从介绍日本的端午文化出发,探讨其在日本文化演变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端午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强 《百科知识》2009,(10):54-55
2005年末,韩国“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韩国“端午祭”成功申遗的消息传至国内,引发国人震动。虽有学者指出,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有所迥异,然作为“端午”故乡的中国人不免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端午粽子情     
正端午节没有粽子,就像过年没有饺子一样,缺了核心的部分。无棕难成端午,棕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我们民族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唐明皇李隆基有一首诗写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四时花竞巧,九子棕争新。"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词《渔家傲》也写道:"五色新丝缠角粽,全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可见,古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在端午节包粽子。这个习俗延续至今,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小小的粽子里,包裹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寄托。  相似文献   

4.
端午粽子情     
马亚伟 《科教文汇》2014,(15):I0001-I0001
端午节没有粽子,就像过年没有饺子一样,缺了核心的部分。无粽难成端午,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我们民族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唐明皇李隆基有一首诗写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相似文献   

5.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张宏宇 《科教文汇》2012,(18):I0001-I000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所以自从有了这个节日,每年过端午的这一天,诗人们便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用诗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7.
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蚊蝇孳生,百虫活跃,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所以在古代,端午节也是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卫生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比如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五加酒……几乎每个习俗里都可以找到健康根源。",下面我们就解读一下端午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健康密码。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端午特意到外面走了走,发现大部分商业场所都在大打特打粽子招牌,粽子促销比比皆是,就连很多企业也都是搞粽子大送礼,感叹端午节就是粽子节!  相似文献   

9.
胡祥明 《学会》2012,(11):35-41
长期以来,科协系统对科协的科技属性、科技职能、科学文化比较凸显和重视。相反对科协的政治属性、政治职能、政治文化却比较漠视和忽视,更有甚者根本否认了科协具有政治文化这种文化形态的客观存在。这主要与部分同仁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和受"政治余悸症"、"政治冷淡症"、"去政治化症"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关。为此有必要对科协的政治属性、政治职能、政治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作以研究,对科协系统存在的忽视政治属性、政治职能、政治文化的原因加以探析,对科协的政治文化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活动的发生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人口背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关系属性。在诸种关系属性中,关于教育的生产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论述颇丰,惟有对教育活动发生的人口背景与人口属性提及甚少。本文就教育活动发生的人口背景推知教育的人口属性,再从人口属性切人学前素质教育概念及其价值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11.
浦安 《科学生活》2008,(6):66-69
芒种与养生今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5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时节。由于这个节气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故此得名。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错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播种的成活率便越来越低,所以农谚有"芒种忙忙种,一过白白种"的说法。农谚"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是说芒种与端午日下雨对粮食的丰收是十分有利的。这个节令虽说天气开始炎热,但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今年是6月8日),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就是说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  相似文献   

12.
吴俊杰 《知识窗》2013,(6):67-67
作为与人类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器具.家具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家具的物质属性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文化属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刘玉山  周芳 《内江科技》2007,28(5):36-36
民族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精神,以及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方面谈了对民族音乐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认识,以及对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刘国峰 《科教文汇》2010,(21):97-97,104
本文通过家居设计中材料的不当使用问题及材料的使用原则和家居装修部分材料的使用属性分析,指出只有在坚持整体性、功能性、审美性、技术性、经济性的使用原则下,运用好各种材料的属性,才能创造出健康、舒适愉悦、温馨和富于文化品位的室内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快速寻找Rough集约简属性的算法,该算法利用计算属性核来提高计算效率.首先,从属性核出发,不断地在属性核上添加非核属性以构成新的属性集合,并判断新的属性集合是否为属性约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剪枝运算并在不构成约简的属性集合的基础上再生成新的属性集合并进行属性约简判断.该算法为一种搜索算法,由于采用了属性核算法和剪枝算法,提高了计算效率并能够找到给定信息系统的全部属性约简.通过测试,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属性约简算法.  相似文献   

16.
4件珍稀标本,14种互动体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就是上海科技馆特别推出的“骐骥盛壮——马年生肖特展”。从头到尾仔细体验,不知不觉中会对马产生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无论是其自然属性,还是文化属性,无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制造文化的内涵入手,明确提出了现代制造文化的科学属性。并结合现状,对我国现代制造文化建设进行探讨,指出现阶段现代制造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属性核在知识信息系统中为最重要的特征集合,它包含在所有约简之中,可以作为属性约简的基础。在属性核之上通过一定的方法选取属性增加到核中,从而得到约简集合,因此属性求核算法的效率对属性约简算法的效率此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相容决策表的求核方法,为属性约简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问题,从属性依赖度增量、互信息增量角度对属性重要度进行分析,并以这两个属性重要度的度量作为启发式信息,给出变精度粗糙集属性约简的启发式算法。最后,通过具体算例说明所给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漆苏 《科研管理》2014,35(11):139-145
从专利属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未来遭遇海外专利侵权诉讼的风险因素。以专利授权为分割点,将专利属性划分为品质属性和价值属性,运用权利要求数量、后向引用和专利家族三个变量描述专利品质属性,运用专利权维持、专利授权后审查、向前引用、专利权交易和专利权融资担保等变量来描述价值属性,进而分析专利品质属性、专利价值属性与专利侵权诉讼的关联;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专利侵权涉案专利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未来发生侵权的可能性,不仅与专利授权时的品质属性相关,同时与授权后专利运行中形成的新的价值属性相关;上述属性上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市场上高风险专利,进而预测企业未来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实施专利清查和专利风险预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